- 最后登录
- 2014-10-18
- 注册时间
- 2005-7-14
- 威望
- 229
- 金钱
- 1192
- 贡献
- 274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1695
- 日志
- 24
- 记录
- 1
- 帖子
- 91
- 主题
- 85
- 精华
- 0
- 好友
- 14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5-7-14
- 最后登录
- 2014-10-18
- 积分
- 1695
- 精华
- 0
- 主题
- 85
- 帖子
- 91
|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某老师说因为自己的课程内容精彩,所以从不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此文一出,更有几位仁兄跟贴赞成,我实在不敢苟同这样的观点.当然,我国培训业现在处于成长期,决不是成熟期,难免有个别“内容不够,活动来凑”的“游戏大师”;有“课上激动、课间感动、课后不动”的“煽(三)动大师”; 有做个热烈的活动、看个热门的电影电视短片、讲个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就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断章取义、牵强附会、故弄玄虚的“忽悠大使”。若因以上现象就全盘否定课堂互动的作用,思维不免显得过于狭隘了。如果没有互动,一堂培训课就是照本宣科,就是强制灌输,这充分体现了"教师本位"的教学观. 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课堂互动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如虎添翼。 一、课堂互动的定义
' E( v6 T$ n+ o0 X3 I 一说到“课堂互动”,有人认为就是在课堂上做几个活动活跃气氛。这样的理解是狭隘的,也是不准确的。真正的“课堂互动”是:讲师通过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授课方式带动学员,从而充分调动学员的身体、情绪和思维,促使其全方位参与到教学中。
n+ H" E) _- y 二、课堂互动的原则; f$ S' m: L# O, ?9 q2 Y% r4 m1 g
1.主动控场:发现学员的异常课堂行为,如打盹、走神、窃窃私语等,立刻进行正向干预(“正向干预”是我在TTT的课堂上多次强调的成年人教学原则之一,在此不再赘述)。不能等学员都睡着了,再将他喊醒,这叫处理教学事故,不能叫课堂互动。6 j5 r. K# r7 f' s0 H
2.全面控场:关注所有学员,尤其是教室边角、后边的学员,让每个学员都感受到老师的重视。
9 E1 ]. a, O: x2 A$ z 3.预先控场:在课程设计时,就应该考虑讲到何段内容引导学员进入什么样的学习状态。& A( s1 z7 p; O+ S1 m, W
三、课堂互动的层级
. b r4 E7 D6 Y1 P 我将课堂互动分为三个层级,经多年实践,现与大家分享。3 T4 v, B6 m. N
1.身体的互动
. Y& T- j0 }! M 此种互动方式,美其名曰:"运动运动身体,抖擞抖擞精神".活动本身往往与培训主题无关.其形式多种多样:做活动、玩游戏、做手语、跳舞蹈等等,其作用是让学员放松、使气氛活跃。
/ i+ j& E, Y7 a6 q- \( R 2.情绪的互动
1 i* i: h* g& M. i0 a4 d& ` 此种互动方式,培训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笑话、短片、音乐引导等形式,使学员的情绪跟着讲师所讲内容一起起伏,产生共鸣。其作用是让学员保持听课的兴奋状态,不会过早疲劳。
+ ^# s$ t. x2 L 3.思维的互动& w" r- G) j, U3 Y* j
此种互动形式,培训师通过提问、讨论、案例探研讨、现场问题解决、现场演练等形式,引起学员的独立思考或小组的集体思考。其作用是使学员对知识、技能或态度有更深刻的认知和体悟。
* N1 V: ] t, A5 C( r# Z, h 以上三个层级不是绝对分开的,多数情况下会同时进行。
3 _+ R W; }; w1 N- f6 y* i 四、课堂互动的形式
! Z2 x' F6 F1 j8 d/ X3 J 其实,互动应该贯穿整个培训的过程——从培训活动的启动一直到课程结束后的跟踪、实践、改进。单就课堂授课的过程来说,又可将课堂互动分为:开场、结尾和过程中的互动三种。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过程中的互动形式”,“开场”和“结尾”请参见我的相关文章。
/ |/ K$ A$ q U% k; B 1.体验式活动
. ^3 N6 e: e$ q& q; g8 m 此类活动最好能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就有意识的设计,与上课的主题有关且能让学员有所思、有所得。而部分老师仅仅把它当作活跃气氛了。) G" w4 M4 y8 l' W- b/ z* ]
体验式培训的价值核心在于引发思考,而不是活动本身。这就要求培训师具有良好的启发思考、专业点评的能力。可惜是部分老师就某一活动早有准备,无论在哪上课,无论是哪个学员,无论课程是什么内容,培训师所给答案均是一样的——我们把这叫“罐头语言”,根本谈不上针对性、适用性。
- }3 S G9 I; p1 ~% C# E 还有部分老师把这段时间当成自己休息的时间,让助手去做活动。我只是想你如何观察学员的表现,如何针对性讲解?- N2 B: g, @' O9 {) J, F: `
2.主动提问# M1 k3 V! o! A. Y `, l
提问是最好的互动方式。培训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提问和回答学员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在培训师提问的过程中,要鼓励学员表达不同的看法,切勿自己揣着所谓的“标准答案”,与其不符者一概归为另类。4 }9 b0 I) m$ A1 ?
3.对学员反应给以适当的回馈
/ y$ [& s0 v, X7 Y 培训师的授课过程中,讲究“讲授、示范、体验、察判”。当我们看到学员的一些反应,如紧锁眉头、来不及记录、大部分学员有困倦的表现等,我们也许就要给与反馈了:问学员有什么问题、将刚才讲的重复一遍、是不是可以下课休息了。
: E [2 c# C7 L' t* R! i 因为现场的在职人员训练,本身追求的就是“通过回馈发展技能”,老师要观察学员的反馈并给与回馈(因为我国大部分成年人不愿当众表达自己的意见)。否则,讲师只顾照着自己的安排讲,学员被动的听,不如直接购买光碟组织观看即可。& z$ N# e" O. E8 X' t; d4 L
4.音乐给课程添彩
5 S! j! U' Z. D 用音乐的根本目的是营造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而不是让学员疯狂、让学员流泪、使学员情绪波动较大,长时间不能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这实在是得不偿失。更有甚者,以“学员疯狂的数量、流泪的数量”来显示自己的所谓“功力”,鄙人不敢苟同。
) H; a4 c, J9 n, Y6 E8 r) M 一般上午可以放一些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如班得瑞的轻音乐等;下午放一些带歌词、节奏稍强的音乐。 % B) P& w& i* A9 ]" c) \! N
5.案例研讨
1 f3 ?, L, v9 m" p+ \) O' P" p' v 此法是所有我们常用之道,以后撰文详述,此不多言。
+ C# j+ I# q. i9 |# Y 6.让学员担任课堂的角色; N, w! L% r$ K& o4 e' C6 G3 N
我经常会让学员在课堂上担任一些除学生之外的角色:负责时间管理、负责学员生活、担任一些教学等等,学员会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因为课程质量的确保,是需要学员和老师一起努力的。
( h( {7 O6 U0 g+ @" ^1 x- V0 i 7.导入常识; B: q: X4 B n2 H3 |6 p' l7 M
在课堂上,可以导入一些常识即我们所说的“真性情、身边事、平常话”,让学员有真实感和亲切感。有一个小技巧:培训师说部分上文,一定让学员说部分下文。8 l: Y( o$ q& C, Y2 }8 Z' P: ^
8.给学员提问的时间6 l4 X' g& f6 M2 H8 ^1 d7 x
无论你采取什么方法,每一个单元的内容结束总有部分内容不能够被所有的学员接受,就要停下来给他们提问的时间。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耽误时间(有部分老师或者担心回答不好,其实你只要有一种与学员平等交流的心态就不怕回答问题,因为你只是一个在某个领域有一点点研究的“人”,而绝非是“神”)。
* r; ^; Y- `4 Z9 ^* d 9.角色扮演" R( q7 J5 f8 Y+ R2 e* U
只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沟通训练、辅导技能训练、产品推销技能训练等等,都可以事先编写“脚本”,让学员承担角色在课上演练,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 i1 \6 b, x, n4 w
10.情景训练$ V1 R) l: X# B, Z& @ m
根据课程需要,培训前组织拍摄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课上安排学员观看、讨论,从而直观展现相关工作技能的改进方法。; l' N% m* D7 C
课堂互动的形式绝非以上十种,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应确保与培训主题有关。要想学习更多的课堂互动形式,请参考《如何做好生动培训》。
4 B {* d/ ]8 n 总之,“课堂互动”是现代培训师回避不了的论题。课堂互动的研究和实践,意味着从“课堂控制论”走向“课堂互动论”,它体现了“学员本位”的教学观。自主活动、集体思维、教学共同体是“课堂互动”研究和实践的关键。: ~, T2 s' w5 d. o
“课堂互动”研究和实践的价值在于,把握学员的多种有效学习途径----听觉、视觉、触觉、思觉、味觉、嗅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变讲师个人秀的现状,打造以"自主、合作、探究、行动"为特点的课堂氛围。! O+ x$ |; e& ?$ x8 N
|
-
总评分: 金钱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