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4-8-12
- 注册时间
- 2004-8-12
- 威望
- 0
- 金钱
- 107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0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8-12
- 最后登录
- 2004-8-12
- 积分
- 107
- 精华
- 0
- 主题
- 2
- 帖子
- 2
|
[驳客批判] 越过波特看其它:中国能与波特鱼水之欢?
9 Q5 N$ ~* J6 U5 u# i: ?; }2004年8月9日 出处:驳客独家策划 发布人:陈育辉 来源:www.brainwash.cn
2 G9 m3 a' X s( s 1 o- M ~( Z# q M) T& s: m
提要:在几乎全中国都在炒作迈克尔·波特的时候,我们也来写一写这位“全球竞争力之父”,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波特的竞争战略模型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呢?
) a/ y, v3 P2 B& x: z6 I" l ' S4 h6 \8 n; q. M% o9 @6 V
在几乎全中国都在炒作迈克尔·波特的时候,我们也来写一写这位“全球竞争力之父”,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果赞美他,已经有太多的华丽辞藻堆在人们的面前,我们廉价的赞美将立即被淹没;如果批判他,凡是听过波特演讲、看过波特著作的人都明白,波特的宏大理论其实是在构建一套普适性的道理,在这些道理面前,我们只有遵循,模仿、学习。可就是这些普适性的道理,一旦来到中国,就有可能水土不服。在某种意义上,这似乎是中国企业的宿命,是那些试图从波特的著作里学到战略理论的中国企业家们无法超越的宿命。% a2 L' e& G; P5 w
9 G3 c: l. C9 L' [[反方驳客] 越过波特看到其他:波特,中国不感冒 $ Z/ |+ r* \% ^! v6 p6 e
2004年8月10日 出处: 发布人:鲁秋叶 来源:www.brainwash.cn
4 S2 l: L2 e0 L1 B; ^8 Q0 Z0 G( K9 d. ?4 X$ ~& ?) N, r+ m2 n6 O# |
越过波特看到其他 ) `+ d+ f) r( _% H
8 K2 t1 b7 }6 i8 [+ h2 {3 o0 X) f0 x. l8 q& R0 v
在几乎全中国都在炒作迈克尔·波特的时候,我们也来写一写这位“全球竞争力之父”,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果赞美他,已经有太多的华丽辞藻堆在人们的面前,我们廉价的赞美将立即被淹没;如果批判他,凡是听过波特演讲、看过波特著作的人都明白,波特的宏大理论其实是在构建一套普适性的道理,在这些道理面前,我们只有遵循,模仿、学习。
+ Y0 A k1 q; [( ^可就是这些普适性的道理,一旦来到中国,就有可能水土不服。在某种意义上,这似乎是中国企业的宿命,是那些试图从波特的著作里学到战略理论的中国企业家们无法超越的宿命。 % @2 F; T5 H* O% ?- D; L; |* K8 S
9 {, j; g' A" B: n9 @7 ?6 S3 B+ ~
* o2 t3 G- o9 u& D3 O. g 我想说明的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似乎不太适合中国的市场环境,甚至可能误导一些企业。
7 w Q, b4 r2 n- @* D6 H2 x3 f0 ?4 V! P6 e: Y. c5 S
2 I% e, ^) M0 o2 T. c: }1 D
比如要多元化还是专业化?是走成本领先的道路还是差异化竞争?这些涉及企业发展战略的问题,标准的企业管理理论的答案肯定是专业化、差异化。这也是波特理论的要义。
& _( ^# M, W6 R$ U; p5 [: ^$ N) V
0 ^. h; P# E- Z9 U# n. N0 f
但是波特肯定没有想到,在目前的中国市场环境下,这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中国的企业家们比波特更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了解中国的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即便波特在讲台上演讲得口干舌燥,即便波特怎样的苦口婆心,中国的企业家们在献给波特热烈的掌声之后,依然我行我素地走在中国的市场里,坚持把多元化进行到底。 9 J* v) k# s# c# R/ y- H5 [7 L
' D* v! `- o, e! Z
7 |, |" a0 w% d0 D3 u6 i% F; |; t 波特了解中国吗?
. U- N e5 j. ?, E t
) o+ t4 _. U$ K+ `' I+ m- V+ v4 J; y4 A; f" v) m
听完波特的演讲之后,我会心一笑。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学者,一个令人尊敬的教授。他秉承了美国大学最伟大的独立精神,以一个专家的眼光完整地分析了当下的中国经济态势,并给中国的企业家传播了一套规范的战略课。
g$ ]" q5 C3 V7 y" g* L# c) ]6 @& V: t/ h* r9 U
" S3 e, A' B3 g" Y 波特的著作和演讲充满着浓厚的书生气,相对与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的圆滑、大量的对中国经济的赞美,波特却更多地分析了当下的中国经济,并给中国经济的现在和发展做了一个比较低的评价。我想在座的听众肯定忽略了波特的立场。这并不奇怪,眼下,人们最大的追求是如何赚取利益,那些宏观的,整体的形势离利润太远了,人们需要的企业,人们想在波特这里找到赚取最大效益的魔方。
( f; `# a0 M2 |" q3 U2 P! T+ K& k, m5 Z: o
- `; z8 ~/ s8 J" K* f* d! \
问题由此深入。波特的尴尬正在这里,全球竞争力战略之父的理论对中国企业真的有用吗?当波特决定来到中国演讲的时候,他有没有问过自己:我了解中国吗?
3 G; y1 T. O0 h2 C \2 l' n$ E# |" V) L7 i! i( [
2 e8 C* t8 a: T+ j4 g- D' P" p 多元化和专业化之争 ; ^4 V7 d. j/ u6 v. w6 o) K) V
% \7 x; `3 K3 U: j; W' L
) m0 M2 w( ^, S1 U* i% g0 J
在中国,企业的多元化和专业化之争,是一个伪命题。 ; o7 c9 j8 l$ U/ v, O
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解决三大核心问题:第一,我们应该从事什么产业?是一种还是多种产业?第二,在特定的产业内,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战略以获得竞争优势?第三,如何设计职能战略以达成这个目标,这是更为具体的执行层面的问题。
; ~9 a1 f4 v! ?, i# T% I) T0 X- b' a! `1 p& T
9 n# l' l$ U" e8 t: `6 ~ 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专业化要优于多元化,尤其是非相关多元化。在《追求卓越》第十章“不离本行” 中,作者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企业进入非相关多元化领域的困难程度;在20世纪90年代IT发展的黄金时期,GE的杰克·韦尔奇认为通用的文化不适于IT行业的文化,因此GE没有从事非相关多元化,此事被很多人称赞不已。国内企业如联想收缩业务领域、TCL在IT领域的不尽如人意,似乎都在提醒中国企业要认真按照国外的战略理论重新定位。 % ]: O: C, d& Z B) U( p
! b# a$ l2 ]" C! W9 [' F0 N0 E# s- a/ p) _6 `6 x) I1 |
但中国的现实没有这么简单。一部分中国的企业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国内外企业经营环境的差异很大,如果国内企业按照专业化的战略运作,不仅做不大,恐怕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8 y9 E1 {- \' `& J6 k3 i: J0 E/ E
更多驳客观点:3 E! x# w. T0 d" a3 O
[反方观点]明茨伯格的挑战8 @: V C6 }/ m3 y; W
[反方观点]竞争并不是要成为最佳
6 G2 r: q6 y/ P4 X R[正方观点]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五大要点0 ?. u6 I3 P* C9 P; V. W! n: r( A
[正方观点]迈克尔·波特的战略魔杖
$ V. l4 W8 V- M4 G. l! g' o详细内容请登陆驳客世界:http://www.brainwash.cn/ver/news_view.asp?id=1503
# d% r( w$ S5 C2 @8 R# h3 P注册驳客能参与争论,宣扬你的观点。
4 R- U7 x7 \/ o; g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