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3-21
- 注册时间
- 2010-4-22
- 威望
- 0
- 金钱
- 31
- 贡献
- 7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3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5
- 主题
- 5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10-4-22
- 最后登录
- 2016-3-21
- 积分
- 38
- 精华
- 0
- 主题
- 5
- 帖子
- 5
|
目前,病人输液用的输液器是滴管式输液器。1、滴管式输液器上的滴管内有空气,当输液皮条管道内空气没有被排尽或者输液器滴管上下移动超过病人心脏位置时,滴管内空气即随着药液进入病人身体,形成空气栓塞,这对病人有害。2、滴管式输液器前部有胶管,医务人员挤压胶管,依靠胶管的回弹力,使静脉血回流,依此来判断输液器针头是否刺准静脉,而胶管回弹力不易控制,所以这种方式判断输液器针头是否刺准病人静脉,有效性差。3、滴管式输液器的流量调节是依靠流量调节器上的滚轮前后推滑,改变输液皮条内腔大小来实现的,这种调节只能靠数滴管内药滴滴数来进行,精确性差,不能量化,从而影响了药液的有效性,并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为此,美国等国家的医生在开处方时,在药物剂量的后面,直接注明了药液的输液流速,护士只能在使用输液器时配合以输液泵,进行量化操作(这也有缺点)。以上这些问题应当被解决,请问:我们可以这样解决吗?输液流速与输液器最小内腔大小成比例关系,每一个输液皮条内腔最小部分的横截面积都对应着一个输液流量,假如将某一段输液皮条内腔作成一个斜度内腔,流速调节器的调节点在斜度内腔内移动,其调节点放在斜度内腔内的位置即决定着输液流量的大小,调节点在斜度内腔内孔较小端,输液流量小,调节点移至斜度内腔内孔较大处时,输液流速大,调节点在斜度内腔内的每一个位置即都对应有一个流量读数,这一读数刻在与调节点平齐的斜度内腔外面,医务人员根据药液所需要的流量,将调节点固定在相应的刻度读数上,输液皮条内的药数流速即为刻度上的流量读数,这读数精确,量化,它不需要滴管,没有了滴管内的空气,不会形成空气栓塞,另外,调节点在斜度内腔内快速回拉,会使血液回流,由于回拉力容易控制,所以这种方式判断输液针头是否刺准静脉,较为有效。这种假设的解决方法有道理吗?可行否!如有其他问题或解决方法,敬请多多赐教,听说国内已有人根据这种设想,发明了量化输液流量调节器,有看到过吗? 王建友乐清市奥斯新技术研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