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的研究室學長們以使用此方法論發表多篇期刊,但多數發表在運輸管理領域,若大家有興趣可以在期刊相關資料庫中搜尋作者Hsin-Lin Chang或Chang HL,即可找到相關文章。mostwanted所提應該也是這系列的研究,我會再去研讀。 這個研究方法和傳統測量理論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將試題與應試者放在同一個量尺(logit)上進行討論。以敝研究室學長的文章內容為例,這篇文章主要目的在量測「老人搭乘公車的能力」,量表共有18題,都是5尺度。以IRT中單參數模式─Rasch model的結果呈現,稱為item-person map,在圖中左邊為應試者,右邊為題目,右上而下難度遞增。以試題而言,Item10最難,Item06最簡單,也就是說Item10─maintaining balance while standing when the bus is accelerating/decelerating對於應試者來說很困難,Item06-─purchasing the ticket on the bus最容易做到。左邊是應試者,每一個#代表一個sample,在Item10以上有36個sample,表示有36個人答對了Item10,也就是說Item10「相對」他們來說並不困難。以上簡略說明,希望大家能夠了解。(我好像有權限問題,無法上傳圖片或超連結,不知道該怎麼讓大家看到圖呢?大家可以"item-person map"及"Rasch"當關鍵字搜尋,大概可以推論我的描述)
: { E0 t8 [& r) c; Z3 c* q) N進一步說明我原本的問題,這是個量測「老人搭乘公車的能力」這個latent的量表,其目的想了解每個試題和受測者之間相對的難度,當然這個方法也提供了一個latent的score,我覺得對於Educational Measurement是很make sense的,但是在管理領域呢?這個方法著重在item和person的相對分析而不是construct之間的連結,對於管理研究在追求construct之間的關連性以建立理論這個目的而言,似乎方向並不正確;例如,當這個量表換為LMX的量測時,需要把LMX量表下的每個題目提出討論嗎?我想SEM中的measurement model應該可以做的很不錯了!這是個問題嗎?或者僅僅只是方法論的不同階段應用而已。不過,研究室學長常常以IRT與SEM相提並論,我想我和他們持不同意見,或是僅是研究目的不同,是我杞人憂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