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593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职工养老保险基数的到底怎么确定?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16

听众

4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纯净旷野,自由心灵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05-11-26
最后登录
2015-6-23
积分
45609
精华
2
主题
106
帖子
2914

春节活动勋章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论坛群英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6:25: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之前发过一篇帖子是关于养老保险基数的,最近也有人发帖咨询这个问题。我根据搜集到的资料现分享一下几点看法:% A% ^( v$ k- x2 ?6 p
Tips:偶在天津+ h; f8 `& I& w# w7 z9 ~  I
       1、在咨询了12333后,得到的消息是:根据原劳动部办公厅1997年印发116号文件(附后):, E  g: c; e5 y4 G
      (1)新进职工按照起薪当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工资基数,对于这里的“工资”没有过多解释, 暂时推断为应发工资。5 x/ j' j/ z( w/ W
      (2)入职后第二年,以应发工资为缴费基数,不是实发。
, `2 G: G% G) I# N% y6 |       2、我阅读了原劳动部办公厅1997年印发116号文件,里面说明:
2 T* Y. s. D4 v- k6 n  o7 j. y      (1)同上,不过对于上面的“工资”怎样界定?/ t1 C, S- d. S
      (2)第八条:入职后第二年,按上一年实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于是此处的“实发工资”与上面的“应发工资”矛盾?
  N6 N' t2 W$ c  h% i      (3)同时第七条中规定:职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月平均工资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附后),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于是此处与第八条产生矛盾?0 A- T$ Q; G  m1 q
         3、上面提到的是热线和法规中的规定,那么实际上应该有企业的缴费基数与上面的是不同的,请问大家怎样操作的呢?(从节约成本或者规避风险角度)
: w& n3 G( H) B) M; F3 X+ t7 |8 d" _0 F9 s) k8 k
        欢迎大家踊跃讨论!多给点帮助吧。' ~( f" g7 |" p* C+ |# K

! c' m. `& r: c# l) Z# d        PS:我没有红包发的~⊙﹏⊙b汗,只会精神奖励~
# Y& O3 J: `6 l3 I$ v5 [# q                   好像不能发附件,就在回复中写出了,有点长。。。
0 V' r. H% A5 f& a! s0 R
5 O- C' o7 B+ e* ?7 U! r0 L7 i* f9 C5 B! C6 F" B7 D" a+ _# |
$ G# X; q! I3 Y) H" T/ q. U
本帖最后由 loulan777 于 2010-10-19 16:32 编辑
1 \4 r: U9 d, R' x* O: k! q. _# Q+ a8 r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歪脖儿树 + 10 集中说明的方法,很值得借鉴。 ...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106

主题

16

听众

4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纯净旷野,自由心灵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05-11-26
最后登录
2015-6-23
积分
45609
精华
2
主题
106
帖子
2914

春节活动勋章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论坛群英谱

沙发
发表于 2010-10-19 16:31:33 |只看该作者 |楼主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 @3 N' k* X1 M5 f' H% X/ b
  为了规范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以下简称个人帐户)的建立和使用,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和《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1 Y6 k1 n1 u$ c. l' N% |  一、个人帐户的建立 $ o* ]+ Y3 H, J" S7 h
  1.个人帐户用于记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从企业缴费中划转记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金额。个人帐户是职工在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后,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主要依据。
! G5 m: |* i) l1 |- y2 U3 y0 T6 I  2.个人帐户的建立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由工资发放单位向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个人的工资收入等基础数据。 3 U" k) c4 {. t" u  X; V
  3.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社会保障号码(国家标准GB11643-89),为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每人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个人帐户。目前国家技术监督局尚未公布社会保障号码校验码,在公布之前可暂用职工身份证号码。职工身份证号码因故更改时,个人帐户号码不作变动。
, L4 d* m8 D+ `  4.个人帐户建立时间从各地按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个人帐户时开始;之后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从参加工作当月起建立个人帐户。
- j0 Q; X; M% K  5.1998年1月1日后才建立个人帐户的单位,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从1998年1月1日起开始按个人缴费工资的11%记帐外,对1996年前参加工作的职工还应至少包括1996、1997两年个人缴费部分累计本息;对1996、1997年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帐户储存额应包括自参加工作之月到1997年底的个人缴费部分累计本息。 ; t$ x4 ~3 a6 v2 i! M! A
  6.个人帐户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社会保障号码、参加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个人首次缴费时间、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个人当年缴费工资基数、当年缴费月数、当年记帐利息及个人帐户储存额情况等(表式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 C0 f( Q0 J& t7 E6 X  7.职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本人上月工资收入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下同)。月平均工资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记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
( q" I3 K" [6 S' O  8.新招职工(包括研究生、大学生、大中专毕业生等)以起薪当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工资基数;从第二年起,按上一年实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单位派出的长期脱产学习人员、经批准请长假的职工,保留工资关系的,以脱产或请假的上年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4 A+ s* \/ x0 j$ _, s7 {  单位派到境外、国外工作的职工,按本人出境(国)上年在本单位领取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次年的缴费工资基数按上年本单位平均工资增长率进行调整。 # H9 L) r1 J7 b& [
  失业后再就业的职工,以再就业起薪当月的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工资基数;从第二年起,按上一年实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以上人员的月平均缴费工资的上限和下限按照第7条规定执行。
3 ?  H  [( r2 T  9.个人帐户记入比例为按第7条确定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11%,其中包括个人缴费的全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企业缴费中划转记入两部分。个人缴费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企业划转部分相应补齐到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11%;从1998年起至少每两年个人缴费提高1%,企业划转部分相应减少1%,最终达到个人缴费为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企业划转部分相应减少到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3%。有条件的地区和工资增长较快的年份,个人缴费提高的速度可以适当加快。 目前各地个人帐户记帐比例低于或高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11%的,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向统一制度的并轨工作。 , @  M( ?/ H: \/ x* k
  10.个人帐户的储存额按"养老保险基金记帐利率"(以下简称"记帐利率")计算利息。记帐利率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参考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等因素确定并每年公布一次。
/ l3 r3 q( J' c, ~) v% S  二、个人帐户的管理
8 x3 W3 F2 j9 X, w, {8 i* A4 G  1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按照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要求建立、健全职工基础资料,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手续,并按要求填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登记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缴费情况表》和《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变化情况表》。   M* y& `$ ~" k) r7 U1 }7 ]
  1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单位申报情况将数据输入微机管理,同时相应建立参保单位缴费台帐、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并根据《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变化情况表》,相应核定调整单位和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5 g0 }# x) ^& P: z  T
  13.对于因某种原因单位或个人不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视为欠缴。欠缴月份无论全额欠缴还是部分欠缴均暂不记入个人帐户,待单位或个人按规定补齐欠缴金额后方可补记入个人帐户。 - x' |1 ~( G! f$ Y/ I; j
  职工所在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用期间,职工个人可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所足额缴纳的费用记入个人帐户,并计算为职工实际缴费年限。 出现欠缴情况后,以后缴费采用滚动分配法记帐:即缴费先补缴以前欠缴费用及利息后,剩余部分作为当月缴费。 * i& q* a' ~  m+ h
  14.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缴费年度结束后,应对职工个人帐户进行结算,包括当年缴费额、实际缴费月数、当年利息额、历年缴费累计结转本息储存额等。利息按每年公布的记帐利率计算。 $ ?/ M8 A) z- d' E- P
  15.至本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有两种计算方法。
: \& b0 \- s' l5 V2 a1 L  方法一:年度计算法。即至本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在每个缴费年度结束以后按年度计算(以上年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基数记帐时适用此方法)。
9 h9 w  }* D9 c. z  计算公式:至本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上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本年记帐利率)+个人帐户本年记帐金额×(1+本年记帐利率×1.083×1/2) 方法二:月积数法。至本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在一个缴费年度内按月计算(以上月职工工资收入为缴费工资基数记帐时适用此方法)。
: a1 X% K8 J$ M" f; g1 K+ }  计算公式:至本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上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本年记帐利率)+本年记帐额本金+本年记帐额利息
0 N8 a, B+ S  G& T3 z  其中:
8 ~, ~+ Z3 P. ?/ C) A1 b' p  本年记帐额利息=本年记帐月积数×本年记帐利率×1/12 : h: R0 d2 o! O2 e: U% w# M
  本年记帐月积数=∑〔n月份记帐额×(12-n+1)〕 (n为本年各记帐月份,且1≤n≤12) 补缴欠缴的利息或本息和的计算办法见附件3。 4 X( s; S) [, ~% J9 F. o: g
  16.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缴费年度结束后,应根据《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记录,为每个参保职工打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对帐单》,发给职工本人,由职工审核签字后,依年粘贴在《职工养老保险手册》中妥善保存。 5 Y3 V0 e5 O! _6 F
  17.统一制度之前各地已为职工建立的个人帐户储存额,与统一制度后职工个人帐户储存额合并计算。
1 k+ M7 l- k( ^' d/ B, I  18.职工由于各种原因而中断工作的,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也不计算缴费年限,其个人帐户由原经办机构予以保留,个人帐户继续计息。职工调动或中断工作前后个人帐户的储存额累计计算,不间断计息。 3 L" ^3 V( k4 ~$ l
  19.个人帐户储存额不能挪作他用,也不得提前支取(另有规定者除外)。
. P; l9 F7 V& z8 e- t  三、个人帐户的转移 ' J, a4 G+ Y% W- u+ Z
  20.职工在同一统筹范围内流动时,只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档案,不转移基金。
1 I; Z2 }7 Z, ], W. i7 s0 @0 W) h$ [3 [  21.职工跨统筹范围流动时,转移办法按如下规定: # I: q7 h. Q6 g' r( C& b
  (1)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档案。 ( R! i4 z# g  `7 y
  (2)对职工转移时已建立个人帐户的地区,转移基金额为个人帐户中1998年1月1日之前的个人缴费部分累计本息加上从1998年1月1日起记入的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 ' u  c$ Y4 x5 p# O! V
  (3)对职工转移时仍未建立个人帐户的地区,1998年1月1日之前转移的,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转移基金额为1996年1月1日起至调转月止的职工个人缴费部分累计本息;1996、1997年参加工作的职工,基金转移额为参加工作之月起至1997年底的个人缴费部分累计本息。1998年1月1日之后转移的,转移基金额为1998年之前按前述规定计算的职工个人缴费部分累计本息,加上从1998年1月1日起按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11%计算的缴费额累计本息。未建个人帐户期间,计算个人缴费部分的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定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算。 (4)对年中调转职工调转当年的记帐额,调出地区只转本金不转当年应记利息;职工调转后,由调入地区对职工调转当年记帐额一并计息。计算方法按第15条规定执行。
" V; A6 ]) V! J: p* f  (5)基金转移时,不得从转移额中扣除管理费。 . H# f# g; t2 o& J/ `  |/ M3 |
  (6)职工转出时,调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填写《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转移情况表》(转移单)。 * ]# o' ~  h$ Z
  (7)职工转入时,调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依据转出地区提供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转移情况表》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等资料,并结合本地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为职工续建个人帐户,做好个人帐户关系的前后衔接工作。
  }" r! p7 b! p9 T  四、个人帐户的支付 6 ~2 u. C3 \+ l# v/ Q, t: ]# E
  22.当单位离退休人员发生变动时,单位应填写《离退休人员增减变化情况表》,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待遇给付情况应及时进行相应调整。
, g; w/ f! |' }' W  23.按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办理退休的职工,其基本养老金中的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等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个人帐户养老金由个人帐户中支付。 " p, J6 r: a$ Q1 Z# o* G
  24.职工退休以后年度调整增加的养老金,按职工退休时个人帐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各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分别从个人帐户储存余额和社会统筹基金中列支。
; h: @& o+ v! g* E- O5 P- |  25.职工退休后,其个人帐户缴费情况停止记录,个人帐户在按月支付离退休金(含以后年度调整增加的部分)后的余额部分继续计息。利息计算有两种方法:
8 [6 Q; Y: C5 @0 W( W  方法一:年度计算法。即离退休人员个人帐户余额生成的利息在每个支付年度结束后按年度计算(支付年度内各月支付的养老金数额相同时适用此方法)。年利息计算公式如下:
2 s* c4 H' K# D+ g4 a) J  年利息=(个人帐户年初余额-当年支付养老金总额)×本年记帐利率+当年支付养老金总额×本年记帐利率×1.083×1/2 2 t. L$ G1 Q9 P, K2 w
  个人帐户年终余额=个人帐户年初余额-当年支付养老金总额+年利息 * Z7 j# Y, N; W3 M
  方法二:月积数法。即离退休人员个人帐户余额生成的利息在每个支付年度内按月计算(支付年度内各月支付的养老金数额不同时适用此方法)。年利息计算公式如下:
- F/ B1 [# Q8 L1 e+ q0 h$ O2 R8 x  年利息=个人帐户年初余额×本年记帐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积数×本年记帐利率×1/12
' z0 U! E" g; A6 p  本年度支付月积数=∑〔n月份支付额×(12-n+1)〕 3 q' Z6 _$ ~- M( P, E2 b- z* [! x
  (n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且1≤n≤12) * R' c6 G2 ~8 M( f4 {
  26.当职工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满15年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出现上述情况时,职工所在单位应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填报《个人帐户一次性支付审批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后封存其个人帐户档案。 : K# {/ O* l/ s; R: ^( F
  五、个人帐户的继承
, n: |2 ]1 N. x% A6 ?  27.职工在职期间死亡时,其继承额为其死亡时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
& Q+ v# ]! W( ~: }, r# V9 Y# f  28.离退休人员死亡时,继承额按如下公式计算: . @$ k) h" N8 U8 j* x
  继承额=离退休人员死亡时个人帐户余额×离退休时个人帐户中个人缴费本息占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的比例 ! H) Z. Y% h; {( Q
  29.继承额一次性支付给亡者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个人帐户的其余部分,并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帐户处理完后,应停止缴费或支付记录,予以封存。 , r- q; h" i- ]8 ]. F9 J/ A: S
  六、其它
  ^0 v. ~" [1 I. C) S, L8 k- E" d  30.新安置的军队复员、退伍军人、转业干部及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调入企业人员,其个人帐户的建立,待国家明确规定后,再按国家规定执行。 2 Z& V, _5 `7 x- n" \
  31.本办法自1998年1月1日起实行
$ I# _" s* l; t" l8 J
' F9 M1 t0 C* s) y' k- u+ F'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16

听众

4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纯净旷野,自由心灵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05-11-26
最后登录
2015-6-23
积分
45609
精华
2
主题
106
帖子
2914

春节活动勋章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论坛群英谱

板凳
发表于 2010-10-19 16:31:57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 B# }) ?4 }; b& z(国家统计局令第一号)
. z& i$ _& X9 Z  j; s7 _/ a第一章  总  则, Q/ N2 x# T% _" ~$ j0 p
第一条  为了统一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保证国家对工资进行统一的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有利于编制、检查计划和进行工资管理以及正确地反映职工的工资收入,制定本规定。
3 \% m& J4 k. \0 l) }第二条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各种合营单位,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在计划、统计、会计上有关工资总额范围的计算,均应遵守本规定。
- C$ O4 d( H' L第三条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o0 e8 B2 z# o) t6 j" H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v3 v) H: _) W" p& T1 v' D8 Q  ~
第二章  工资总额的组成
- N5 X1 H% }' @) z' {第四条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Q; E1 Q  |) [* T( w( A0 T" w( u
(一)计时工资;
5 c4 o  |+ Q; k4 t, {1 ?(二)计件工资;
+ O" |& {! o' Z" s# B! L(三)奖金;- ^! J+ z/ ~$ Z
(四)津贴和补贴;5 W( \: C0 P, U& y/ {) C/ w- F
(五)加班加点工资;
( I7 C7 ?) m9 D! B(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 `# S) b5 ^" j- m! p4 z) ?: u2 p( d第五条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 L- y9 E) z/ P6 c' o5 d' n
(一)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6 K- C) ]4 B' f# S& ~/ Y7 O
(二)实行结构工资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 y& Q* f; j0 {9 K1 C: g
(三)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
  b* n: L  n9 f(四)运动员体育津贴。$ _9 Z( W2 U: Q# T* u- O+ w
第六条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
% I, m; b( m  c5 g5 C(一)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v  j( p$ o: c8 ]
(二)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 Y1 M$ W" ]0 E6 E  {- @(三)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Y/ @: N/ s5 }$ f5 m
第七条  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
; C/ \# q3 x3 f5 n9 M, x(一)生产奖;
9 f* Q4 ?, Q5 O! ^" H(二)节约奖;9 \# l8 b9 A2 i: g  X
(三)劳动竞赛奖;$ }, l2 w8 t( M$ G) U6 a- L
(四)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 A5 m5 Q6 P  G8 R
(五)其他奖金。
" [' P! O7 g) [# Q7 n第八条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9 w4 M9 `, \% r(一)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n4 P( O$ R# t/ F3 O, l5 ~+ ^
(二)物价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 C+ N6 n7 X& W; k
第九条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 X  F- |; v7 N0 n; {! [$ P2 T第十条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 H# `5 _8 R3 j5 Y
(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 q+ p3 j) n# o(二)附加工资、保留工资。2 r) \- Y, R7 B* m1 I
第三章  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8 O* z6 j- {2 e: M* w# Q
第十一条  下列各项不列入工资总额的范围:, D% E) |) k0 z' S+ X" t  @
(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 d4 y7 H5 k4 S! c8 P, L
(二)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 G+ T/ w8 T% H3 F; ~# B$ ?% A
(三)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6 W0 m4 X( O, v: j(四)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 m6 {1 A, T) B
(五)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3 Q0 w4 m: g% e$ s. a(六)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 \: @' r0 o4 t/ g(七)对自带工具、牲畜来企业工作职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
& W1 E' ^8 X* S  C: C: ~3 r(八)实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
( t" c7 |& C) q" n(九)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 |. w- J( a' x$ A. N
(十)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等;! a4 F& Z2 R# O9 T" O( P/ e
(十一)因录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续费或管理费;
& k7 z* |) {- [- p(十二)支付给家庭工人的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发包费用;: K5 I  F' f' v; D" t
(十三)支付给参加企业劳动的在校学生的补贴;
' I' @; k! ^2 W/ S( {3 m3 H) P(十四)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
  u( X' k6 E& q# k( z) U第十二条  前条所列各项按照国家规定另行统计。4 C- I9 J. j: U  Z$ i4 K. G9 K
第四章  附  则1 n& Y  o) ], ~
第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私营单位、华侨及港、澳、台工商业者经营单位和外商经营单位有关工资总额范围的计算,参照本规定执行。) d5 ^; I/ I$ R/ |% A1 U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A  ]/ g! E& U* w2 C% n
第十五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依据本规定制定有关工资总额组成的具体范围的规定。3 ~" u, o5 |7 {+ P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务院一九五五年五月二十一日批准颁发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0 c3 b3 a, J5 G

$ k/ y2 S8 l' P8 C# ]+ m* q&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1837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09-12-2
最后登录
2013-5-8
积分
1837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83
地板
发表于 2010-10-19 20:59:53 |只看该作者
顶完,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149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9-8-30
最后登录
2010-11-21
积分
149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31
5
发表于 2010-10-19 21:16:37 |只看该作者
新入职按第一月实发0 ^+ ^8 y/ Q, Q: u1 g
入职第二年基数=上年度实发总额/实发月份
3 ^# h) P9 ?+ T1 E: `社保审计是这样核查的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歪脖儿树 + 6 经验丰富的点心

总评分: 金钱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48

积分

书童

Rank: 1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8-6-10
最后登录
2012-8-21
积分
48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11
6
发表于 2010-10-19 22:06:50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16

听众

4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纯净旷野,自由心灵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05-11-26
最后登录
2015-6-23
积分
45609
精华
2
主题
106
帖子
2914

春节活动勋章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论坛群英谱

7
发表于 2010-10-20 09:43:46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 5楼 茶点心 的帖子. o5 e8 ]% u/ s9 Y

+ N2 \7 U" d# t8 R9 d* Q: b: b- t8 C3 C, d5 i
    非常感谢茶点心的回复!看来不同地区只要按照上面的说法办就对了。。。
: Q5 C  @  Q* [  n$ N1 K# w    还是对这个和第八条中的说法不相吻合而纠结中。。。$ O8 X* e- Z5 {) w! G3 z1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9-1-20
最后登录
2012-3-2
积分
12965
精华
7
主题
219
帖子
1111

2009年度勋章

8
发表于 2010-10-20 10:45:2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楼 loulan777 的帖子
8 {. Y7 M9 G1 m4 q! H8 E( K& @4 B% s# H9 q" `
% T0 A+ E% t' N+ r- Y
    鉴于目前全国社保方面的规定尚未统一,各省都按照自己的规定处理相关事宜。总体来说,对于第二年的养老保险基数,在实践中比较多的做法是参照了上一年实发工资的平均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16

听众

4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纯净旷野,自由心灵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05-11-26
最后登录
2015-6-23
积分
45609
精华
2
主题
106
帖子
2914

春节活动勋章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论坛群英谱

9
发表于 2010-10-20 11:34:27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 8楼 歪脖儿树 的帖子
+ w! a7 |4 Z9 a- x( O/ w7 c; E' `& G. ^4 h- s
8 j$ |; n: _$ f& L  i/ N9 w6 Y
    非常感谢脖子的回复!这回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9-1-20
最后登录
2012-3-2
积分
12965
精华
7
主题
219
帖子
1111

2009年度勋章

10
发表于 2010-10-20 11:36:1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楼 loulan777 的帖子
" Q$ o- c" J/ E4 R( Q" o5 S, x0 a/ }/ c/ C' {/ G; i5 J

+ H% l* g( h8 t1 Z- b+ T* y    呵呵。客气了。以后常来版区啊。。。。没您的支持可不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