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起薪从2005年就开始逐年增长,“华为效应”迫使高新技术行业等对技术人才需求强烈的企业设定高薪在市场上抢夺人才。但80%以上的中小企业对人才竞争大多采取薪酬跟随策略,根本无法与大企业竞争,也无法为人才提供优越的福利待遇和良好的学习条件,这个时候无论招聘流程怎样标准,招聘渠道怎样保持畅通和高效,中小企业都会感觉捉襟见肘,留不住想要留下的人才。有的企业投简历的多,来面试的少;有的企业校园招聘,雷声大,雨点小,有的企业达不到面试者的要求,那么中小企业如何突破招聘困局呢? 【案例一】招聘流程简化,高层与应聘者直接对接---天子门生 2010年众达朴信项目组有幸中标济南某医药企业战略人力资源咨询项目,该企业员工人数332人,以生物制药研发生产为主。在跟总经理张总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该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需要突破市场格局,实现自我提升。当项目组了解到地区行业外部市场数据时发现,该公司的外部市场薪酬竞争性不强,核心研发人员的工资在同区域同行业中低于50分位,离职率连续5年控制在8.5%,这在医药行业属于低位。但我们发现该企业招聘到岗率很高,很多新人都自信满满和快乐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我们在深入调研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该企业招聘流程不像其他同规模以上企业那样繁琐,但有一条原则就是无论招聘哪个岗位的员工,总经理都会陪同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一同面试。无论工作多忙,张总每一周都会抽出一整天的时间用来面试或是员工交流。在每年年初,各部门计划会议上,各部门负责人都会对本年度人力资源规划提出设想,对岗位能力素质进行分析,并由此确定了部门用人数量和能力要求。在招聘时,先由张总介绍企业发展愿景以及未来规划,并谈到了应聘者未来的发展通道。张总态度谦虚,对每个应聘者都给予尊重。当应聘者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都被深深的打动,并同时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能够帮助企业发展。张总招聘时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会“画饼”。这个“饼”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水中之月,而是建立在部门发展目标基础上的应聘者能力捆绑和责任赋予。 我们跟踪整个招聘流程发现,应聘者在面试之中,一直精神饱满,对自己的待遇也不会“虚假报价”,而表示愿意遵守企业的薪酬制度。机构臃肿,管理者隐身是很多企业经常出现的问题,当然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像张总这样参与每一次的招聘,但起码要时刻体现着对员工的关怀。有一次,跟张总走出办公室,参观研发实验室和工厂时,几乎每一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跟张总点头问好,我们感受到了该企业团队的凝聚力。张总自豪地跟我们说,“我认识我们公司每一个人”。 【案例二】尊重每一个求职者,提高企业雇主满意度---主考钦审 企业招聘专员或主管,每天会看到大量的简历,每个简历停留时间不超过半分钟。挑选出来的简历,统一约面访,而未被挑选出来的简历,则石沉大海,不再理睬。面访环节,应聘者要经过层层选拔,这个本是无可厚非的流程,但在这些流程中,很少有企业能做到尊重每一个应聘者,殊不知那些简历没有被挑选中的或是没有应聘上的人也是企业的一笔隐形财富。 2011年上半年,众达朴信顾问接触了一家北京IT公司,公司规模200人左右,公司处于发展期,每年人员扩充50%以上,但近三年人力资源部都提前顺利地完成了招聘任务,原因只有一个,尊重所有求职者。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单设一个岗位,专门负责回复和联系求职者。首先,她会给每一个应聘者打电话,话术标准专业,态度和蔼,在基本了解应聘者的情况后,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对于暂时不符合应聘条件的简历,进入人才库,并定期发放职业生涯发展等职场资料,把应聘者当成客户一样对待;第二种情况,通知参加面试。来到该公司的应聘者,从进入公司的一刹那就会感受到这个企业的独特感召力。前台会微笑导入,人力资源经理会亲自迎接,凡是见到应聘者的员工都会亲切地说声“你好”。让来到公司的应聘者从进入公司的大门,就感觉是自己人,并享受到了高级人才的待遇。就是这种尊重应聘者的气氛让这家公司在招聘中轻松完胜既定任务,这些隐性的财富会在未来让这家公司从人才竞争中轻松取得胜利。 【案例三】优秀人员母校宣讲,校园招聘的利器---衣锦还乡 校园招聘是每个企业几乎都会想到的主要招聘渠道,大多数企业都会参加一些著名高校的招聘会,收集上百份的简历,统一进行面试。工作流程化之后变得固化迟钝,无形中浪费了资源,降低了效率。众达朴信的会员客户,上海某化工的校园招聘独出心裁,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企业每一年度都会评选优秀员工,奖励优秀员工的其中一项措施就是联系该员工母校学生会或其他机构,安排该员工进行校园宣讲,分享他的职场心得和工作感悟,这样不仅能提高该员工的荣誉感和满意度,而且也做到了宣传该企业的效果。每到招聘季节,这项措施会更加频繁,一般而言,优秀员工在学校里的表现也不会太差,这种“光环效应”和“学长照顾”的心里诉求会让本校学生更愿意到学长的公司去碰碰运气,而该企业这种尊重人才的氛围,更让它的雇主满意度得到提高。 总结:我们接触的客户中,有很多企业在招聘工作中做的非常出色,他们不仅没有刻意模仿其他公司的招聘流程和方法,而且独辟蹊径,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简化流程,找到了适合本企业的人才招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