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73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獻醜了!研究問題請教:有關組織公民行為

[复制链接]

33

主题

6

听众

7709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10-4-15
最后登录
2013-9-16
积分
7709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6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7:20: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請教Kenny與大家,對以下研究的建議。% G5 \' }! n+ \5 I" p* _- l  P
% f$ ~0 w, t( p  I
在10月中旬我參加了黃熾森老師在台灣的工作坊,在演講中提到了一個新研究的開端,可以是去思考已經成熟的議題,是否仍有其他的觀點呢?於是我試著思考OCB這個行為。
) \' t/ C/ D0 ]/ U0 B+ e0 Y1 d3 \3 ~+ r/ Q
我觀察到,其實人一天中,不斷的在進行角色變換,在公司是員工、主管,下班了是父/母親、丈夫/妻子,也有可能是扮演朋友、親戚......,而時間資源有限,人們為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所以在結束一個角色後必須馬上去扮演另外一個角色,也因此我在想,人們在組織中不常展現OCB,是否是因為其他角色相對於員工來說更為重要?
1 x; p  U! b( c9 ~. y- c  l這個研究利用了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相關研究中用以解釋人們為何會"遺忘"的一個理論,Time-based resource sharing model,此模式主張人的認知負荷(cognition load)=(提取某字元的難度*提取某字元的次數)/提取的時間,單位時間內當提取(retrieval)某各字元的難度或次數越多,人們就會遺忘其他字元(因為人專注在上面)。我將這個觀念引申到OCB這個行為上,我將原本的認知負荷轉換為社會角色認知負荷,並沿用原來的內涵,每個人的社會角色認知負荷=(某角色的重視程度*某角色花費的時間)/時間,我認為人們其實在本質上很願意執行OCB,但是在生活上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角色的變換,職場外其他角色的社會認知負荷比較高,也因此人們"遺忘了"在職場中呈現OCB。因此我有一個假設,OCB這個社會角色認知負荷佔個人所有社會角色認知負荷的比例,會和OCB之間呈現正相關,也就是說當這個比例越高,人們越容易出現OCB。- L0 B4 L" K% G( Y/ c6 U2 K& Y
這個研究想達成的目標有,在學術上,提出一個新的觀點來解釋OCB,在實務上,提醒企業若要讓員工展現OCB行為,必須提高OCB這個角色認知的比例,例如:公司是否應該思考每週安排一個培養OCB的專門時段,讓員工能暫時離開正規的角色,而完全扮演OC的角色。
4 w' x1 P* f1 o  U2 ?8 z4 H* R5 o
, y) x4 U5 o/ X. Y接下來就是研究方法的設計,這也是目前比較大的困難,不知大家可以給我些想法或改進的意見嗎?
, Z+ z3 p0 W) E. o1 }" A  F7 J
我設計了一份小問卷,並且進行了前測,對象是教師(有效問卷48),但是結果並不佳(4~8是教師的OCB),問卷如下:
+ g' B6 ^3 L7 g% I* a! U- D0 w  V% U: Z
第一部分:
: ~; z$ c9 T. v' W! j: x# L0 _/ \請在閱讀完題項之後,回答(1)每星期約花多少時間(小時)在該活動(行為)上(2)您對於該活動(行為)重視的程度(非常不重要[1]<─>非常重要[10])。時間對照參考:每星期有168小時,每週學校上班時間約為42小時。& r  T# Y$ J( h; W! p# y) ~6 G
% {: o; j* b% Y
1.我每星期平均花多少小時與家庭成員互動(請圈選以下數字,從1~60小時)(例如:接送小孩、照顧太太/先生、照顧母親/父親等)* @2 V) P+ A8 j) Z
  我對於與家庭成員互動的重視程度(請圈選以下數字,從1_非常不重要~10_非常重要)
+ C' K( s) |) S: M% j# w: p6 `: j5 {& F1 N4 n( U  i* R
2.我每星期平均花多少小時與朋友互動(請圈選以下數字), T1 w& T( B5 K2 l6 W) R% F$ c
  我對於與朋友互動的重視程度(請圈選以下數字)
. @1 q" K" w/ d/ F" L2 n2 W$ o# a: |, P
3.我每星期平均花多少小時在處理學校規定事務 (請圈選以下數字) (包含教學、行政等)
( r8 t& t  L3 W5 H8 N! }) X  我對於處理學校規定事務的重視程度(請圈選以下數字)5 j" v. W% Y# }& M2 `$ ]

7 y1 e1 q7 r0 E4.我每星期平均花多少小時在提升個人素質 (請圈選以下數字)(例如:進修、改善教學技巧、提升專業能力等)
/ W0 a3 j* A4 F* X9 p  我對於提升個人素質的重視程度(請圈選以下數字)
' s: u  k7 e4 I
' B) p+ M$ Y: ?, v' j4 a( n+ S, r5.我每星期平均額外(非學校強制規定)花費多少小時在關懷學生 (請圈選以下數字)(例如:犧牲個人時間,回答學生問題、私下關懷學生家庭情況等), j, Z3 A1 `; m1 G9 d( N
  我對於額外花費時間關懷學生的重視程度(請圈選以下數字)9 o: a6 }& g' ]$ ^

9 D( m9 m( F( C5 d/ K3 y6.我每星期平均額外(非學校強制規定)花費多少小時在經營班級 (請圈選以下數字) (例如:犧牲假日時間,進行教室佈置、安排親師聯誼活動等)
/ U% u; ?  t; P( O7 |5 ^7 Y  我對於額外花費時間經營班級的重視程度(請圈選以下數字)
9 e7 F9 Z2 u3 |% Y  q% O+ ^$ A# E$ z- C% s0 F  r% P7 s
7.我每星期平均花費多少小時在體恤同事 (請圈選以下數字)(例如:主動協助新進教師、主動協助其他有沉重工作負擔的教師、彼此分享教材等)
4 k* S! R! b, L, \" x% F! a% ~  我對於體恤同事的重視程度(請圈選以下數字)
5 S3 Q( {. L- H/ B' U! j: }  |0 u7 D  b# b- Y9 z
8.我每星期平均花費多少小時在促進學校發展 (請圈選以下數字)(例如:提供建議以改善學校環境、自願參加促進學校發展的相關會議或活動等)
( j( R. w' E8 B! i0 H  我對於促進學校發展的重視程度(請圈選以下數字)0 C/ \$ B5 U. N' G

! z. J9 }3 ^+ f! c; I9 D第二部分:教師OCB量表(DiPaola, M., & Tschannen-Moran, M.(2001).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 ?% u+ c' z% E6 J$ c( H9 m2 F' v+ F, M
# m5 N$ e$ Q3 O) m/ H

% B1 }- I; j) ]而後我利用社會角色認知負荷的關係式,計算4~8佔所有角色行為的比例,再計算和OCB之間的相關。初步的結果顯示,兩者間沒有相關。& J( O* J4 Z' }! S1 t3 I
2 q; w4 w( D$ _) u  ?9 ?
此份問卷填答的困難點在於,人們並不很精確知道時間的分配情形,從回收的問卷發現,有很多人的總時間加起來超過每週168小時,顯示大家不容易分辨不同角色的扮演時間,所以有重疊的現象發生。
0 D4 ^' T1 ]! w$ E& ~3 @, k6 r# |" W  W. b. [
想請教Kenny與各位,這個研究有價值嗎?若有,需改進的地方為何?可有更好的研究方法可以幫助我繼續這個研究嗎?感謝大家!1 a% ~6 d- g% M4 z% S  [
4 P$ Y4 X! B5 w" J; j, D

0

主题

0

听众

238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1-3
最后登录
2011-7-13
积分
238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
沙发
发表于 2011-1-8 10:40:51 |只看该作者
1)我个人认为OCB并不一定与员工的时间精力高度相关,在之前OCB的测量题项中,有些OCB行为并不需要占用员工的太多的时间精力.
6 P# Y# a& y1 T% x- l9 w1 R2)你提的问题其实可以推广到很多OB的研究,比如经常被提到的家庭工作冲突,也可以提出相似的问题,是否family involvement很大,就会导致即使有心为企业工作,job performance却不高。说白了,就是动机与行为之间是否要加入时间因素,不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 I! E3 U* n4 r2 B6 e8 h! D3)综合上述,我个人的拙见是,首先需要对OCB的测量更慎重,其次,可能要区分到底是没时间做(有心没力)还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没心没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wxld    

11

主题

4

听众

6296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06-2-22
最后登录
2018-4-25
积分
6296
精华
0
主题
11
帖子
188
板凳
发表于 2011-1-8 11:58:30 |只看该作者
你检查了对某活动和其相对应的时间花费之间的相关性吗?有没有可能对某活动很重视,但花费时间却较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

听众

919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0-7-12
最后登录
2013-8-20
积分
919
精华
0
主题
8
帖子
118
地板
发表于 2011-1-8 12:31:57 |只看该作者
jkliang ,我不敢说这个研究完全没意思,但是你的焦点似乎仅是关注时间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影响行为的因素很多啊,包括组织氛围、个性特征、情感、认知等等,时间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另外,OCB强调的是自愿行为吧,组织中加以培训不是变成规定动作了吗?有没有人愿意做义工,但是在组织中就是没有OCB??他可能会讲:我领多少薪水干多少活,我不愿意加班,因为我要去做义工。拙见?拙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5
发表于 2011-1-8 21:39:45 |只看该作者
jk,我是有点不懂你的意思,什么叫做「社会角色认知负荷」?3 {6 i  {1 X' V+ [# J/ W
如果「社会角色认知负荷」=(某角色的重視程度*某角色花費的時間)/ 時間,分母中的“时间”是什么时间?
: R! k5 u, V  j* i0 ]: k如果我们单看分子中的(某角色的重視程度*某角色花費的時間),角色越被重视,花的时间越多,该角色的「社会角色认知负荷」就很高。相反的,如果一个员工的「OCB角色认知负荷」很高,代表他(相对于其他角色来说)很重视OCB,同时花在OCB的时间(相对于其他角色来说)也很多,这个人难道还不会做很多OCB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6

听众

7709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10-4-15
最后登录
2013-9-16
积分
7709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610
6
发表于 2011-1-8 23:44:17 |只看该作者
Kenny,社會角色認知負荷我的想法是引申自認知負荷,原意是在working memory的量測中,會要求受測者記憶字元與運算,然後要求受測者進行回憶剛剛的字元與運算結果,研究結果發現當某字元或運算比較困難時,受測者會花較多的心力在上面,稱之為認知負荷;我把它引申為在社會各個角色中,當每個人知覺到某個角色比較重要時,也會花比較多的心力在上面,我把它稱之為社會角色的認知負荷。至於時間,在working memory的研究中是會操弄時間的長短(如10秒、30秒),但我想在社會情境中並不易操縱,所以在問卷中我把時間固定了下來,是以一個星期為時間單位。
# T0 S' o/ Z  S2 \另您提到的當社會角色認知負荷越高時,是更會表現OCB,我同意您的看法,這個研究想法應該已經是一個套套邏輯了!我應會再想想其他的研究問題。/ @! a( Z! }( c
不過data顯示是無相關,這倒是令我有點意外(當然我不應該用data重新去推論邏輯),應該也有可能樣本數並不多,研究的問卷設計也有瑕疵。謝謝Kenny與大家,讓我更釐清了問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