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在寻找自己的接班人的时候,其中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是:对人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人性到底是什么?她究竟包含着哪些内在?出于职业的敏感性,有些想法便记了下来。 前一段时间看了一个电影,讲述的是新疆的一对父母,为了孩子上学,远赴遥远的上海,但他们深知上海有这个孩子的亲生父母在那边,但是那个孩子最终没有留在上海,毕业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样的一个故事。其中歌颂了父母的无私和子女的孝顺,这当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我想到的是:父母这种无私的毕生的爱的动力从何处来?子女的孝如果说是对父母的爱的报答,为何又不惜一切的以伤害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孝?这难道是父母所愿意看到的吗?尽管有了爱和孝,但这两者毕竟不能达到完美的统一,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虎毒不食子”这句话是反映人本善的内心,纵观历史的演变,种群的繁衍,之所以能得以延续,最终源于这些动物的本能,那自然界的种群,他们的爱的延续的时间一般只能维持不长的时间,为什么呢? 前一段时间,听到一个培训老师给我描述了一件事情:她母亲让她起床吃饭,因为时间是早上10点多了,但是她不想吃饭,因为此时她太困了,唯一想做的就是睡觉,但是她母亲说,不吃饭怎么行,会饿坏身子的,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但是她的反驳同样很有道理:我理解你的心情,让我的身体好一些,但是你这是真的为我好吗?我现在需要的是休息,不是吃饭,你要是为了我好,就让我好好的休息,但是如果现在你让我吃饭,就是对我不好,但同时这样会对你的心理产生好的感受,你是不是很自私啊?这段对话,使我很震惊:这原来就是父母无私的爱?他们的爱源于什么?源于本能,或者说源于自利的本性,不是自私,因为自私里面还包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坏他人的利益为前提。 原来,我就对人性是自利的,有些感触,如果用这个观点来描述一些事情的话,就显得一目了然了,人的出名是为了满足虚荣,出名之后无私的去帮助别人,是为了满足自己心理的空虚和高处不胜寒的寂寞。不忙的时候帮助别人,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优势或者近期或远期的回报。说个很残酷的现实,父母无私的爱,其实不是无私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承担起他们的责任,以及这份责任带给他们的心灵的慰藉,这是他们心理最大的压力,其他的损失和痛苦,都不能与之相比,这就是为什么父母会有这么强烈的动力去爱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不这么做的话,损失的那些代价,将无法弥补自己的那份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自利的!!这个结论听起来不免让人心寒(包括我),但你扪心想想,你若为人父母,你的心态如何??或者说,你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你会如何做?你做的动机又是什么? 因此,人是自利的,这是绝对的,每个人的动机都是以自己的利害和心理满足程度为基本出发点的。 然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但凡一个邪恶之人看到人性的本来的东西时,也会产生共鸣,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人的另一个本性,就是怜悯之心(同情心)!!举个例子来说:当看到别人的一只脚挨打的时候,自己的那只脚也会情不自禁的缩回来,如果打在他身上,就好像打在自己身上一样。还有,当一个舞蹈者在松弛的绳索上翻腾、摇摆,努力保持身体平衡的时候,身为观众的你,也会不自觉地做出类似的举动,因为你觉得自己仿佛也正在绳上。正是由于每个人心里都有怜悯之心,才是整个社会有着某种温暖的东西(爱)。 还有一个问题,佛学上说,世间的事本没有对与错,只是一个“缘”字,只是“缘”深和“缘”浅之分,姑且不用佛学的理论去诠释世间事情的对错和善恶,从人的角度来剖析,如果把佛学上的“世间的事本没有对与错”作为正确的理论的话,那么现实中的对与错,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那只能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了,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这种角度是出于自己本身,因此姑且这个角度称之为“本能”,这种本能区别于动物界的本能,它是经过社会化的一个过程,是带有“人”的本能,因此我将之构成“人性”的又一维度。 因此,可以构建一个“人性”基本假设模型:自利——怜悯——本能,三维的人性模型,人的一切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已可以通过这个空间进行描述出来,或者可以通过这个模型去分析人,去看人,去理解人,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
; H! Y: p, h- K8 g5 p9 T
前些日子买了一本亚当斯密写的《道德情操论》,其实亚当斯密的第一本著作就是这一本,不过后面写的《国富论》对大家的影响可能更深刻,其实他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对本书花了三十年的时间修订了六次,就是在修订这本书的期间,完成的《国富论》,可见大家的人性在哪里?在《道》一书中,他阐述了人性的一面就是:同情,他认为同情既能增加快乐也能减轻痛苦。然而在修订这本书的过程中,他又发现,人性里还有一种东西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又衍生出了人性的另一面“自利”,也就基于这个假设,产生了《国富论》——市场中看不见的手!!不过任何问题是不是只有两面呢?就像事物的稳定性要靠三个支点一样,这样才能更可靠和稳定,既然世间的事情都是因为有了人而改变,那么人性将是这些事情的“因”,因此这个“人性”就应该是最稳固的,不是吗?也就是,“人性”的这两面只解决了“我”和“他”的问题,但是还存在第三个变量“你”。如果“你”从中破坏了这个是非的平衡。必然会造成混乱,这种混乱是这两个“因”所不能协调的,就要有第三个“因”,但是这第三个“因”是不是人的“本能”呢?不得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