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5-29
- 注册时间
- 2011-5-30
- 威望
- 264
- 金钱
- 6456
- 贡献
- 2156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8876
- 日志
- 33
- 记录
- 61
- 帖子
- 890
- 主题
- 74
- 精华
- 0
- 好友
- 58
   
签到天数: 15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注册时间
- 2011-5-30
- 最后登录
- 2013-5-29
- 积分
- 8876
- 精华
- 0
- 主题
- 74
- 帖子
- 890
|
员工的责任心,就是企业的防火墙。其实许多企业巨人轰然崩塌与员工的责任心缺失有关。而员工的责任心缺失,又与企业经营员工责任心的能力有关。: C$ d. r3 l0 `) n( n8 H' A: @) i
责任心体现在细微之处 x- j# e* A z$ f6 v. W/ v1 I
% g# k$ I% M3 K 俗话说:润物细无声。需要责任心的地方,并不一定都马上涉及企业的生存,反而往往是那些看似无大碍的小节之处。而这些小节的积累,往往就注定了企业的命运。
; z: D" m% m* O& T% D2 F7 A/ F! C; U7 ^; g. r; s& h
前一时期,一位业内朋友聊到他遇到了一个令他费解的问题:他给一位企业老板发送一封电子邀请函,连发几次都被退回,与那位老板的秘书查询时,秘书说邮箱满了。可四天过去了,还是发不过去,再去问,那位秘书还是说邮箱是满的!试想,不知这四天之内该有多少邮件遭到了被退回的厄运?而这众多被退回的邮件当中谁敢说没有重要的内容?如果那位秘书能考虑这一点,恐怕就不会让邮箱一直满着。作为秘书,每日查看、清理邮箱,是最起码的职责,而这位秘书显然责任心不够。
9 Z5 u% [4 a4 a
% T6 A) A6 q8 N- f9 i3 [7 a 人们还经常见到这样的员工——电话铃声持续地响起,他(她)仍慢条斯里地处理自己的事,根本充耳不闻。我也见过这样接待投诉的员工:一屋子人在聊天,投诉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可就是不接听。问之,则曰:“还没到上班时间。”其实,离上班时间仅差一两分钟,就看着表不接。我也曾听到过有些客户服务部门的员工讲述自己部门的秘密:“五点下班得赶紧跑,不然慢了,遇到顾客投诉就麻烦了——耽误回家。即使有电话也不要轻易接,接了就很可能成了烫手的山芋。”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恰恰反映了员工的责任心。而正是这体现员工责任心的细小之事,关系着企业的信誉、信用、效益、发展,甚至生存。
8 x) K4 Z& D) t8 |9 w" W% Z8 L
, \. R( T; S* W) G1 ` 员工缺乏责任心的病根
+ t5 ]6 x8 R1 ~ \
0 E; _; f/ \: o F4 |6 P$ Q 首先是管理者不知道该如何体现和增强员工的责任心。这属于经验少,智慧不够,思维能力不足的表现。4 Q4 }2 y: s& Y2 x5 N; X& g: F
0 z. {$ R) d3 S d 其次是企业的管理者思想懈怠或疏于管理监督,员工自然跟着懈怠。领导懈怠一,员工能松懈十。$ b, g y9 ]- _3 S) u. I* L
# b* D2 B6 J7 }3 |% ~2 K
再次是源于人的懒惰天性。企业原本规章制度执行得很好,时间一长自然懈怠,思想上一放松,责任心就减弱,行为上自然就松懈。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就是执行力下降,很多问题就是由此而生。3 L6 j& G# h' [0 I q
/ ^, G" x( f8 O" u 体现责任心的三阶段
8 @0 H# Z, U, U4 `; p
7 D+ N- a. _. L) G! d2 O3 { 责任心体现在三个阶段:一是做事情之前,二是做事情的过程中,三是事情做完后出了问题。第一阶段,做事之前要想到后果。第二阶段,做事过程中尽量控制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防止坏的结果出现。第三阶段,出了问题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和积极承担责任不仅是一个人的勇气问题,而且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心地是否自信,是否光明磊落,是否恐惧未来。
- a0 `3 k& i- l8 @: @' o4 I
D3 P3 S" B+ x- r1 i5 U 那么究竟该如何经管员工的责任心?我的经验是:“综合治理,多管齐下”——科学设计流程、强化管理、行为教育、点亮员工的心灯。
& F/ m0 D. g) `* N# x+ ?/ @: b, {% `1 x* |" i
经营责任心之一——严格流程
$ T) m: b: Z& m: L, N2 d& O4 i8 z$ c0 O( b, Z: L1 W {
要想保证员工尽职尽责,首先对业务流程、服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等所有工作流程要科学设计,从流程上确保工作质量,只有流程上科学合理,才能高效。比如:邀请一批嘉宾参加企业的重要活动,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对方,整个工作流程应该如下:. A4 C+ T' c, m8 R9 `1 U7 U
, {* [. F3 l, ]0 N" k5 X
1. 发送全部邮件。核对好邮件地址后,把邮件全部发出,并做好邮件发送记录,保存好邮件,以便后来的再次发送和核对。5 g% V1 |4 Q$ a l( s+ Q3 | {6 Y
5 Y/ y# H/ }( i, U: s9 f
2.检查有无退回。发现退回者再核对邮件,重新发送原邮件,发送后再检查退回状况。
% A8 D; m7 m3 A r- s5 U' w2 N T- e, O9 S4 l7 i
3. 逐一打电话核对收到没有。有时邮件尽管发送出去了,但由于各种原因对方没有收到,为没有收到者应重新发送原邮件。
/ q Q3 x! _1 A1 B; R
) g2 _; v: F3 a; h; v) `. Z3 q" e* c4 Q 4. 询问收到的是否是自己所要发送的邮件。有时存在误发邮件的可能。
' ~* R$ M: {/ \3 z& D: C& x! \- g( H) e/ X8 H4 [
5. 询问邮件清楚与否。询问是否有乱码和内容完整程度。
/ F8 y* b4 V2 C, {9 f/ a8 q; Z; e' f n) ]/ p4 C" x ~8 r
6. 核对内容的主要条款。对方尽管收到了完整清晰的邮件,但是也应当电话核对主要条款,比如:时间、地点、具体事项、关键人物、所要准备的工作等等,容易混淆的要重点强调。这里目的有二:一是核对具体内容条款有没有错误;二是强化关键词,强化的作用是防止对方看错或理解错误等以引起对方的重视。4 D8 S; S$ _; n; L8 M! S7 i
1 g% L; ^5 q e; c& c' S: c 而一般情况下员工是怎么做这项工作的呢?六道程序中能把第一道程序做好就不错了!但如果我们把工作流程能这么严格地规定出来,要求必须完成所有程序,员工的责任心也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了。什么叫管理?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流程问题表格化。
( `" R) A: y0 a1 E+ H+ D
" t( s+ |( y/ R# A2 @& E1 B3 Q 仅流程化、表格化还不够,还应该标准化。比如:就上面发送邮件的六个关键步骤而言,什么时间内完成发送,邮件发出后多长时间检查邮件退回,多长时间内要求做何处理……都要有标准。不然,邮件发出去了,三天以后才检查,而此时活动就要开始了,检查还有什么意义?所以标准化是流程设计的最高要求,对工作理解把握得透彻与否,决定着流程设计标准化的质量。) g& f- g4 R. S. B; X9 i, H
- h( `8 {2 Z5 E V/ M
所有的经营管理事务工作都应流程化、标准化。没有流程化和标准化,就很难统一要求,每个人都由着个人的性子来,企业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只要把流程设计得科学合理,做到了标准化,那么所有参与工作的人的岗位责任也就设计进去了;只要照此流程和标准去做,自然也就尽职尽责了。所以流程设计约束的是每个参与工作的人的操作行为。, ]6 H) M9 R7 D; ~5 v7 L. h6 W
$ n [- Y& v- N 经营责任心之二——强化制度监管+ { T B6 m# u0 q
0 i C% Z( q. y# ^+ L5 }5 Z
我们对员工按照流程和标准进行要求,而要求的内容,就是制度。制度是从物质上、精神上等多方面约束,是强迫员工按照流程标准来做、强迫员工尽职尽责的手段。如果说流程是流水的钢管的话,那么制度就是钢管之间的铆丁。企业要通过制度,让员工明白违反流程、不尽职的代价是什么?; ~% ?8 ]* \$ d- S/ ]2 H, E$ o8 p
: P6 i8 [/ }- V3 O8 r+ s3 q4 E
监管是管理工作所必须的,监管分传统人力上的监管和技术上的监管,随着工作复杂程度的提升,技术监管也越来越重要。制度是死的,是条文性的东西,有了制度没有人监管,等于没有制度。监管者首先自己要遵守应该遵守的制度,其次还要破除情面不徇私情进行监管,监管同样需要智慧,需要原则和灵活相结合。如果说制度是铆丁,那么监管就是上铆丁的工具,它可以让铆丁紧,也可以让铆丁松动;它可以让管道畅通,也可以让管道堵塞起来。所以监管直接决定着流水的管道、流水的效果。
- P5 ?5 D' J( \4 k* H( N* P, \5 D0 _
1 c2 I d" |" Z* K 经营责任心之三——教化人心$ K$ Y. |5 j! ?5 j( E+ n, Z* v" o; |2 B$ W
4 K4 a% |# I0 p+ ]# ~
仅有流程制度和监管,员工就一定按流程和标准做了吗?显然未必。那就要通过行为教育来进行。如果说流程和管理工作是硬性的强迫性约束,那么行为教育则是让员工自愿接受约束,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这就是教化的作用。行为教育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另一部分是领导者的示范作用。
2 j0 p5 x: Q/ }) d! B4 k4 m+ F, w+ m. x l
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是企业领导者最基本职责之一,也是领导者责任心的体现。要想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都充分体现出来,必须首先让员工学会遵守工作流程,严格按工作标准工作,不违反工作制度,自觉接受组织监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 J( i6 Y/ m% o. P4 u t
+ U4 A& C: s0 H$ G' U 何为培?培:培土;培养。在树苗四周堆上土叫培,目的有二:一是保护,不被风刮倒;二是保养,添加养料。何为训?就是告诉人们不该做什么。训导,就是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训练,就是反复做,把应该做的事情按正确的方法反复演练。训练的目的就是达到熟练掌握和习惯自觉的程度,使工作人员养成按工作流程和标准工作的习惯。8 l' A* a& N ^
+ @' B6 g- E S" E' } 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反复做正确的事情,把演练和实战相结合,使员工达到对业务流程熟悉的程度,对业务标准形成条件反射的程度,行为达到习惯的程度,达成统一的行为模式和企业氛围,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责任心,构建企业的防火墙。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企业对员工责任心的经营。
) ?% j1 T3 O7 w! q8 @! z, Q5 z, Z1 {1 K1 N4 A( L5 C
行为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领导身体力行。想要员工有责任心,那么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身体力行,起到模范的作用。领导一正能压百邪,领导邪一寸,下属能邪百里。如果只是要求一般的工作人员如何按照流程和标准来做,要求一般工作人员严格按制度办事,而作为领导者超越制度和监管,出了问题,领导率先逃避责任,那么无论怎么培训教育,员工的行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有些领导爱面子,惩罚自己觉得是丢人的事情,这是不够自信的表现。只有领导敢负责任,员工才能敢负责任。领导都担负不起责任来,一般员工的肩膀又能扛得住多大的责任重担呢?如果领导敢于担责任,那么员工就会不惧怕犯错误,就会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尽职尽责,这样,企业岂有不发展之理?
. _$ _. u' g! P. f" {2 u: B1 D. I9 j
经营责任心之四——点亮员工的心
# K$ K& a; f4 _' c
. o( T/ `' e, r( J 无论是通过流程设计和强化管理来约束员工岗位尽职尽责,抑或是通过行为教育来让员工主动自愿接受约束,达到岗位尽职尽责的目的,这都是来自员工外部的压力和驱动力,那么要使员工做到自我驱动和远行,必须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点亮员工的心灯。
7 S! ^. y' d" N
- g0 O/ O- V8 A4 c 一般人们会认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自己的事情,企业只是使用和管理员工。这是错误观点。企业要想开发出员工的最大潜能,使员工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财富,那么就必须从员工的职业生涯上下功夫,真正帮助员工规划好未来的人生蓝图,点燃员工心中的灯火,让灯火照亮员工前进的道路。只有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员工才能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才有可能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试想,一名员工对自己都没有责任心的话,那他怎么可能对他人和组织有责任意识呢?所以,只有员工走得远,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 q/ G" T: R) M7 h4 Q! A! M! g1 h, p% V, f, y. I& S
那么企业该如何点亮员工的心灯呢?企业用什么来点亮员工的心灯呢?回答是企业必须用企业的心灯,点亮员工的心灯。没有心灯的企业或者心灯不亮堂的企业,又怎能点亮员工的心灯,照耀员工前进的道路呢?那么谁又是企业的点灯人?这更是值得玩味无穷和探讨的话题。 |
|
-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