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6-18
- 注册时间
- 2003-7-5
- 威望
- 0
- 金钱
- 3752
- 贡献
- 12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76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57
- 主题
- 31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3-7-5
- 最后登录
- 2008-6-18
- 积分
- 3764
- 精华
- 0
- 主题
- 31
- 帖子
- 257
|
感受的强度来自经历和体验 会有多深刻的感受要看你的心路历程
——读《失落的一角》
传说中的“无字天书”,看一眼而知世界,看者从此便可成为圣人,或者人中龙凤,但真正的“无字天书”是什么样的,谁也说不清楚,只有在一些武侠小说里才能看到若干似是而非的描写。可眼下,南海出版公司就推出了一本被看过的人称作超过“无字天书”的书,它的名字叫《失落的一角》,现已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传诵,据说还没找出有相同看书感受的读者。
对这种事情,我向来是颇为怀疑的,但看看也无妨,何况我记得曾经看过该书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的《阁楼上的光》,书中淡雅的文字让人回味无穷。拿到手的《失落的一角》是16开的精装本,有近百页码,但文字却不足五百字,平均每页只有5个字,线条画简单得没几笔,故事也很简单:一个圆缺了一角,它一边唱着歌一边寻找。有的一角太大,有的又太小,它飘洋过海,历经风吹雨打,终于找到了与自己最合适的那一角,它们组成完整的圆,但是圆却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歌唱,所以它轻轻放下已经寻到的一角,又独自上路继续它寻找的征途……
确实,如出版者说的看完整本书,所用时间也就五六分钟,书中有大量的空白,但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让放下书本的我感到心痛。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为了追求所谓让人羡慕的生活,放弃了原本不错的职业,放弃了相恋7年的男友,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进入了向往已久的单位,可我并不快乐,钱挣多了,但我忽然觉得我失去的远比我得到的多,我寻找的原本并不是我所要的,所以我毅然选择了离开,选择了现在这个赚钱不多,但快乐的工作。我不就是那个圆吗?那空白处不正是我自己的内心吗?
老谢尔以最简洁有味的线条和文字,在书中阐释了一则有关"完美" 与"缺憾"的寓言,令我们思索无限,而感受的强度来自过往的经历和体验, 会有多深刻的感受要看你的心路历程,那诸多的空白就是留给读者阅读自己的机会。
苏东坡《送参寥师》诗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做诗如此,读诗亦然。静中观动,无中见有,才是读书本色。 或许这也是南海出版公司此次推出谢尔系列图书的重要原因,他们要用空白读书挑战现有的读书模式。
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接受这种模式,但书确实不错,让我们明白自己想要的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