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4-27
- 注册时间
- 2002-11-5
- 威望
- 222
- 金钱
- 9924
- 贡献
- 2769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2915
- 日志
- 1
- 记录
- 3
- 帖子
- 3158
- 主题
- 752
- 精华
- 2
- 好友
- 27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注册时间
- 2002-11-5
- 最后登录
- 2018-4-27
- 积分
- 12915
- 精华
- 2
- 主题
- 752
- 帖子
- 3158
|
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比例为9:1,也就是说10件发明专利中有9件属于企业或者科研机构。而我国则反过来,非职务发明与职务发明的比例是7:3。但业内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企业对专利即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我国非职务发明正面临“二次创业”的严峻挑战。/ q4 |. |/ \5 h8 U( Y4 _# H
! t) G' Y, P3 q8 p6 J/ h- u 中国并非知识产权强国,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比例倒置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具体说来,即我国科研人员中的“58岁、59岁现象”。据武汉市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处副处长陈保国分析,许多科研人员到了退休前,大都不会选择将脑子里的东西以单位名义发表,因为如果此时发表了,这个专利就属于单位而不属于个人,而58岁、59岁这个年龄段恰恰是科研人员出成果的高峰期。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许多单位由于激励政策不到位,使得这些科研人员没有将自己成果归到单位的意愿。有一段时期,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与自己的退休员工就发明专利打官司的案例特别多,而且多半是单位败诉,这充分表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尚未有效实施。2 k+ B( U9 U+ I0 w0 z. A( ~
+ Q+ L. U8 s8 V; F3 m! h# ~ 如今,企业为了掌握竞争中的主动权,就必须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否则难以做大、做强。经过近20年发展,我国知识产权体系取得了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专利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并开始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制定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战略,鼓励企业员工进行发明创造,并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多的职务发明人随之涌出水面,与清贫、依靠自我发展的非职务发明人相比,无论是从研发条件水平还是产业化发展而言,他们具有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B1 f% a; ?' @0 W/ R5 \. W
: T0 ?% @2 U& V! P- B8 ]. O
职务发明人地位的凸现,无疑给许多“闭门造车”且难以开启市场之门的非职务发明人带来了冲击。1 ~$ j7 J# j# k2 @" W
/ b1 ?# c9 t" J0 d9 j 同时,社会接受专利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最早的“物以稀为贵”到如今的习以为常。在改革开放初期,专利发明在市场上大都带有几分神奇的“光环”,能够从事发明创造的人被抬到较高的社会地位,尽管他们研发出来的部分产品还存在许多不成熟之处,却还是有机会吸引资金投入。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80%以上的项目均以失败告终,这些前车之鉴自然使投资者成熟了,变得更加谨慎。' b* a0 A* i5 m: P! Y
# L& }7 k; }7 |, l. l Z 投资者风险意识加强,使职务发明专利从实验室走出后很难找到买主的现象日渐趋多,这对非职务发明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 Y; ^. H: }1 u( N( K
+ {. ^, s" K* ?# F/ N 专家称,目前投资者更看好中试阶段已经结束的专利产品,而不是停留于“纸上谈兵”的技术解释,如果能小批量进入市场经受考验则更好。因此,非职务发明者不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发明人,应有创业意识,发明本身就意味着创业,而不是依靠吃救济度日。也就是说,社会正呼唤创业型的非职务发明人。
' f9 R/ s( }4 r& L9 {, v7 p2 g4 z2 W
5 M6 M# ` x) K9 ]3 [2 w+ ?8 w: v
/ X% R N F" X2 P& Y, k,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