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88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看企业文化的五个问题(下)

[复制链接]

52

主题

4

听众

30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5-27
最后登录
2008-7-23
积分
30
精华
0
主题
52
帖子
1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6-21 17:1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三个问题:企业文化要处理的十个矛盾 ( h* @0 ? v- {# H6 |/ l6 w - d1 }5 R" Z& @ J  抓住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中遇到的种种矛盾,企业文化才会建设得比较扎实。 # r8 ?. \+ M( j/ E% f  那么,这中间都有什么矛盾呢?我开列出来有十大矛盾: 2 S5 G( ` r* ^6 D" Y3 i   第一个矛盾,企业和社会的矛盾。 r' ^* s' g6 H0 e  企业和社会的矛盾,表现在企业和社会、国家的关系上,也表现在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上。企业要赚钱,怎么赚钱?赚钱后干什么?你这个企业赚钱对社会和消费者形成怎样的后果? & | |3 T- e) I6 W; s  第二个矛盾,企业和企业的矛盾。 ?% ]# b0 u! a- d) |  这是企业之间的横向关系。核心是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如何竞争,怎样合作,如何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 ' f( F2 s9 O" K0 Y% S   第三个矛盾,个人和企业(团队)的矛盾。 + k$ ^5 N, D% u" a* v o   个人和企业的关系,一般说是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但并不这样简单,因为在企业内部,个人和个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董事长、总经理、一般工人,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有很大差别的,只讲集体主义,只讲“归属感”,并不能把问题完全解决,甚至主要问题都不能解决。 ; V" o1 W$ m* S$ [8 `9 W x' f# z   第四个矛盾,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矛盾。 ! k! c2 t c7 ^   第五个矛盾,利益和风险的矛盾。 # J8 r+ {* S) v7 K' r4 x; B. |& l  第六个矛盾,人和事的矛盾。 . \# @" B. d8 R   第七个矛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 5 e' P8 R! r# q9 E9 U) a/ E4 @& P   第八个矛盾,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矛盾。 ( d0 L+ l' s7 T) a+ |  第九个矛盾,共性和个性的矛盾。 2 x# @6 T! Z/ ~; x K0 o0 p1 V  第十个矛盾,实和虚的矛盾。 ) d! n! E7 s; S; D8 T2 ?9 V  这些矛盾不是并列的、平行的,它们之间是互相交叉的。我们把它们提出来,不是为了陷入“烦琐哲学”,而是提供建设企业文化当中的一些思考的切入点。也是为了不同的企业分析自己在文化建设中的着力点。3 g3 i$ c% D" z2 Z, }+ o + q8 K9 D* B& \. K第四个问题: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点 2 e$ E \# j2 N( z6 l, e+ D* D( ?, d% J$ C   针对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和被忽略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抓住三个要点: , e3 l8 e& T9 ]3 a   第一个要点,企业文化要着眼于正确处理企业内部的三者关系。 ' y6 F1 Q( R* n9 I, b6 Y# Y U4 r  首先要认识到,企业中虽然有许多人,但就其身份讲只有三个“人”;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这三者人数不同,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内部的主要关系。 ! K+ |0 U l: B3 `' [* N# ?! e$ x  处理好这三者关系需要遵循20字的基本原则:各就各位,各行其道,各尽其责,各得其所,有机整体。 : y, D( |* R0 ~# U# l2 f: {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内部三者关系是不清晰的。例如工人是企业的主人,这句话从政治上看是完全正确的,但从产权的角度就不妥当和不准确了。因为资产是国家的、全民的,而不能认为是企业内部这些人的,工人在企业内部的第一个角色是劳动者。劳动者的轨道应当是“按劳分配”,而不是“资产增殖”,经营者也是这样。而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是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企业内部没有所有者的合格代表,于是只能由政府从外部加以干预,这就造成了许多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其实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在企业内部造就所有者的合格代表。总之,这“四各”的问题解决了,企业文化才有实在的内容。  P5 x7 B7 R+ \& G- Y$ p( \0 \9 K  第二个要点,要抓住企业、社会、消费者(群体)三者一致性。 / P- ~2 W; C5 d6 W) Q. G  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是一个谋求利润的单位。就全社会的角度看,它的经济效率也必须在有利于社会的前提下获得。从企业自身看,它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广大消费者对它的信任。因此,企业所追求的必须是企业、社会、消费者三者利益的一致,必须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一致。许多名牌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例如海尔的口号是“真诚到永远”,长虹的“以产业报国为已任”,TCL的“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等等都属于这一类的理念。 ) t) q# Y9 m9 i0 A& K1 M" _( ~: m6 E   第三个要点,坚持实和虚的一致性,注意虚实之间的良性循环。 7 x0 p6 d7 B& I+ `/ z   一方面要善于从企业的实际中造就和升华出企业文化;一方面也要善于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离开企业的发展搞企业文化,既没有源泉,也没有实际的意义。 c$ z; E/ N6 j6 a; F5 ` o( R) L8 w5 X+ T# R* ? 第五个问题:企业文化和企业家 g+ R* _/ T! l( g2 ~& J) D5 L) R3 h) p7 |1 H   企业文化应该是一把手工程。就是说,企业文化必须是企业的主要领导者、主要经营者亲自抓。 7 J$ C+ J$ B+ w% i   许多企业都设立了负责企业文化的部门,但如果主要领导者不亲自抓,那就必然流于形式,形不成什么气候。 ! [9 }; M; l- z7 m& ~' {! I   企业经营者应该明白,自己对于企业的领导,主要是两种领导。一种可以称为“权术领导”,但它主要作用于人的行为,并不能作用于人的心。另一种则可以称为“文化领导”或“文化管理”,它主要作用于人的思想,征服人心。 . L9 [$ D8 N2 o1 g T  一个企业为什么会发生突然的变故,有些重要的副手为什么会突然出走,往往就是文化管理不够的原因。而那些文化管理比较好的企业,不仅在顺利时可以发展,就是遇到风险和逆境的时候,也照样能够继续前进。其深刻的根源就在于此。 0 I( Z2 P% `( J! ]9 N   企业家自身的素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居于很重要的地位,企业家不仅仅是善于赚钱的人,还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大企业家往往是文化人乃至哲人。因此企业家自身的表率作用,往往成为推行企业文化的最强大的动力。 $ ]+ s: ~$ N7 J' {' b 当然,企业家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素质,还要花大力气研究和实施自身素质的外化——群体化工作。当然,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单独的工作部门来落实,有时也需要请社会上的专家或专门机构来帮助自己策划。 & w- E' e' g: D/ Y

1

主题

4

听众

1236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6-12
最后登录
2004-7-23
积分
1236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110
沙发
发表于 2004-6-24 21:43:00 |只看该作者

妙!

有极大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