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11-9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威望
- 0
- 金钱
- 689
- 贡献
- 149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83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312
- 主题
- 377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最后登录
- 2007-11-9
- 积分
- 838
- 精华
- 1
- 主题
- 377
- 帖子
- 1312
|
写一篇只记叙不议论的帖子。
我是05年6月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学校应该还算可以,生源很好,有“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三流的管理,四流的硬件……”之说(大意)。说出来不怕笑话,其实班里好多同学初考入这所大学时,农村来的学生亲戚邻居么都会小心翼翼的问:这学校出来至少得是个县长吧?农村人对大学还有一种不明所以的顶礼膜拜。班里一共30个学生,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农村,没有北京生源,总结大概是这样的:东北的有6个,浙江的有3个,江苏的有3个,湖南的有3个,陕西加山西的有4个,福建的有3个,河南的有2个,湖北的有2个,四川的有2个,安徽的有2个。没有一个学生家里是大款。毕业一年后(暂且这么算,其实没到一年),他们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样呢。
1. 先说考上研的,算是9个吧,因为有一个支教保研的,一个是今年才考上的。其中考本校的是6个,考华东政法的是2个,人大的是1个。还有一个下落不明,应该也是考研了,因为他立志要考上人大的,今年应该是已经上了,那姑且算10个吧。
2. 再说找工作留京的,有5人。5人全部是靠关系找下这份工作的,但关系性质不一样,有的是靠亲戚,有的是靠对象,有的是靠校友。有3个在机关事业单位,1个在中学当老师,1个在公司。
3. 回到自己家乡的是大多数。虽然他们考到北京来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他们会回去。但现实就是那样残酷。有个人大代表说过一句牛比话,北京不是什么人想来就来的。他原意应该是说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来北京。但我知道的现实是,我参加招聘会时,事业单位一律在入口处就通知只要北京生源,公司企业只有销售和保险的不要你北京户口。我的想法就是,北京的高校拿着全国人民的钱,照顾了大部分北京的孩子,然后在最后一次利益分配时,把好不容易挤进北京半只脚的外地学生又重新打回去。毫无疑问,这些外地学生个北京带来了消费,带来了GDP,带来了高素质(我负责任的说,外地的学生,是比北京本地人素质高的),带来了形象,但最后,却只能被北京抛弃。
4. 回到家乡去的同学里,有两三个至今没有找到工作。回到家乡,或者去外地,找到工作的,倒都还不错,有1个出版社,2个高校,1个私人中学,1个市纪委,1个银行。去外地找工作我总结出的就是,你如果是个党员,去高校政府部门就容易的多。但是如果不去这两个部门,那就主要是靠关系。可能是跟我们学的专业有关,但我想文科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大致如此。
5. 还有2个是河南驻马店公安局来招人的时候,慌不择路的报上的。因为当时他们最先跑招聘会,知道招聘会的扯淡。两人现在的工资是400,转正后是800。他们都是家境极其贫穷,并且是家中长子,赶紧为家里分担压力,是他们赶紧签下那份工作的原因。他们家一个是四川的,一个是陕西的。常年不穿袜子,四年几乎只有一件衣服。
6. 我班里同学大部分都是四年学费生活费全部贷款,总额大约有2万多不到3万。我没有贷上不太清楚。原来的利息较低,还完大概还利息3000多,但是他们毕业的同时,银行单方面提升了利息,现在他们大概是要还将近1万左右的利息。可能有误,我不太清楚。 我在网上和报纸上,见工行已经开始起诉不还款的学生。而网上和报上的声音也大多是漫骂,这又为他们对大学生的开骂有了极好的借口。我身边就有两个没有还贷款的同学,一个今年考研,一个在公司干了大半年每月1100块卡的工作,没有攒下一分钱,现在在辞职待业。他们最近的生活费还都是家里给寄的。我不知道网上和报上的人怎么就能跟什么都懂的样子来漫骂这些没有还款的大学生。别给我扯些他们没能力连自己都养不活的蛋,我亲眼看见他们怎样辛苦的四处找工作。但是没有用,连送水的都要:北京户口。如果哪个觉得自己很有能耐,有资格对他们开骂,请致信给我,我看看你是怎么起来的。
7. 全部总结起来,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在找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有关系。譬如北京的公务员,我们班里只有两个没有考到证的,但无法找到单位接受。如果真的没有关系,就只能去外地,这时候,你的党员身份,你的六级证,你的优秀班干就能起不少作用。
8. 我有几个小时候的哥们,也是名牌大学毕业,但是现在都很窘迫。他们也想雄心勃勃的去创业,可是,他们连第一个5000块钱都拿不出来。所以,我有一个似乎不太正确的印象,就是你一出生,就决定了你这一辈子的路会怎么走。即你出生在什么样的人家,已经决定了你大半人生。别跟我扯那些穷苦孩子出身的巨富,那是一个少数被无限传播成了俨然多数。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不能创造那样的奇迹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