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6-6-28
- 注册时间
- 2004-8-27
- 威望
- 2
- 金钱
- 482
- 贡献
- 137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62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63
- 主题
- 80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8-27
- 最后登录
- 2006-6-28
- 积分
- 621
- 精华
- 0
- 主题
- 80
- 帖子
- 463
|
是不是经常听身边的人说,在公司里看老板的脸色实在太郁闷,总有一天我得自己单干,自己说了算;当看到身边的朋友争先恐后地从公司里辞职,各自拥有了名目繁多的小公司、小工厂、小饭馆,富康换成了现代跑,两居室换成了TOWNHOUSE,你是不是也心驰荡漾的想步她们后尘呢?人人都想当老板,可是单身女孩当老板,真是那么容易做成的一件事吗? / F% ?# a3 R8 _2 i, V% K9 u
[B]仲琦26岁[/B]
5 C$ m' |# Y) x: s9 K$ m9 M- H! k* I9 G: {$ B5 ^
■ 毕业后至今:某电脑公司高级职员
+ [4 Q6 T& [/ i3 `- _/ R
" z4 Y5 `5 J4 U( S ■ 2002年9月:和家人一同投资160万元,开办“忆澜轩”餐厅,兼具公司白领和私人餐馆经营者的双重身份。
: m* y. B5 k* J V; ~
" V/ v: l \" D$ S8 s6 [7 q' G “ 你最好能争取到家人的支持,或者找一个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 w6 F. U+ c2 n$ [) H$ C
g2 Y' d0 M! o8 D, o# F. z
现在连仲琦自己也很难想象,如果当初没有妈妈和男朋友的帮助,“忆澜轩”会不会像气泡一样消失。160万元的投入,400多平方米的面积,气派和骄傲是给外人看的,餐馆运营中所受到的折磨她却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了。本打算2002年9月开张,等天然气入户就等到了来年的1月;没有暖气,只能加大电暖气和空调的温度;好容易开张,“非典”却突然袭来……后来,大厨的欺生,客人的刁难,菜系的重新定位,仲琦只剩下焦头烂额的份儿了。 3 x; j; R) S3 X& @# p
2 `: Z% V* a& ]( H( Z
其实她完全不必这样自讨苦吃,不论是大有说道的家庭背景还是自己在某著名跨国公司令人羡幕的职位,都可以让她“优雅并懒散地浪费工作之外的时间”。可是仲琦偏不,非得搞个“第二职业”。她比较相信感觉,一个念头就决定第二职业的内容,三天就选定了店址,兀自支起了摊子——万事悠悠,惟吃为大,开饭馆最保险,于是在北京饭馆云集的东三环边上,一家叫做“忆澜轩”的餐馆平地而起。 & |* C: z- S5 m& P- s6 O
7 O s: J3 m9 ` 可没想到这第二职业一折腾就折腾大了,把仲琦累了个贼死,在两份工作中游走,朝九晚五成了朝九朝二,她差点辞职。还好,有男朋友和妈妈帮她一块扛起这担子。如今“忆澜轩”早已走出困境,主推的北京私家菜也远近闻名——从一定意义上讲,当初仲琦一个人的梦想,早已成了三个人共同的事业,而正是这三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仲琦才真正的“美梦成真”了。
, N! s' T" ~6 q" K0 [6 Z- R a: U
& K7 {/ _1 F( P4 K- [ [B]仲琦讲述 [/B]
: K- F/ \% F- b, |$ X# x3 E" Q" z: A4 C3 [8 z5 T: x# c0 ?
幸好有妈妈帮我应付一切恼人的繁琐细节
- d5 {! s/ x: H& m [; \! `8 t3 i; s
就算是提前做了很充足准备的行家里手,一样会有很多突发事件让他措手不及,何况我这带点“玩票”性质的门外汉。满心欢喜地做了餐厅的设计草图,闭上眼睛,梦中属于自己的茶餐厅似乎就已经落成了,全然忘了刚刚交付手中的店铺只是个连玻璃和天花板都没有的半成品。找了业内口碑最好的装修公司也并非完事大吉,你总得监工吧?屋子里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甚至桌上的筷子架总得自己去选吧?从大厨到服务员总得面试吧?当一切步入运营中我才明白,当初自己想在工作之余过过“女老板”的瘾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
; c7 m9 v, H" Q2 a
+ C; M3 |. r# G g8 P1 q4 | 最要命的是,这期间,无数事前从没有听说过的质检部门登门造访——检查消防通道的、做环境保持评估的,查厨房排烟量的、“推荐”你买指定净化器的——后来才知道,原来只要干餐饮,都需要经过这些繁复的程序。每次上边来人都必须主人亲自“坐陪”,好在妈妈有大把的闲暇时间,是她在店里盯着所有的事情,不然,正常工作作息的我还真不知道怎样挤时间来应付这一切呢。
6 W- z9 y E# B0 k8 e
9 V6 N4 K2 e5 i1 k; j [B]相关工作经验的贫乏害得我交足了学费[/B]
`' V: c! A( ^: {: M0 _0 R- Y9 R9 j# T% Z, E* n! k" w
管理专业毕业,又一直在跨国大公司工作的我本来对管理餐厅里的几十个人信心十足,但真正面对他们时我才发现,曾经让自己骄傲的资本在他们看起来,是多么的小儿科。不论以前的工作多么体面辉煌,对于餐饮我只是个不摸门道的新手,居然受到了大厨们的“欺负”!由于不清楚究竟什么样的厨具厨师们用得比较得心应手,便让他们带着去买,这下可好,他们“这个、那个、这个”地点了一气,拉了好长的一串单子。在妈妈的一再要求下精简了一半,还是花了三万多元。炸个薯条还要配个炸锅,直到现在,仍有很多厨具一次都没用过。
9 I2 I+ g) e$ m0 K, D. o9 X8 X' ?3 W1 n5 ~7 S) |3 T1 T- }. p
更让人气愤的是,厨师长见我们从没有做过这行,连厨房都不让我们进,说厨房由厨师长管理,是行内的规矩。我们有一道非常有名的土豆泥,他们强行要求用超市里卖的土豆粉制作,我说这样成本多高啊,还是用土豆合算。谁知道厨师长白眼一翻:你懂什么!把菜价提高好了!我越琢磨越不是滋味,自己花那么多钱开的饭馆,连进厨房的权利都没有,绝不能眼睁睁地被欺负。最终辞掉了第一批厨师,虽然他们是朋友介绍过来的。
1 D! R6 T; E$ p3 o6 S9 j4 C* Y
7 E8 ]- O, [/ B7 x" Y; z* O# y3 B [B]群策群力度过换菜风[/B]波 ) t0 j" l& ^: s& p1 O1 ^
; x% m7 n9 ^, A+ }% r/ | 当初看中了这块地,是因为整条街的文化氛围。这附近有我很喜欢的郑均的酒吧,有任泉的“蜀地传说”,其他准备开张营业的餐馆,也都是打着“吃文化”的招牌,客人都是附近写字楼里的上班族,整体层次比较高。于是我和男友决定把餐厅定位为茶餐厅,浪漫时髦而且经济实惠。好容易挨过“非典”,餐厅经营了一段时间,却发现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红火,这些高楼里的白领,他们说起茶餐厅,想起来的是“金湖”,是“不见不散”,虽然我们的菜品一点不次于它们,但毕竟名不见经传。何况周遭的饭馆,都是非常有个性的中餐厅。
' N- N; K# Q+ [2 {( d L0 Y! q+ w7 O+ [3 D
于是我们开始重新考虑餐馆的定位。这真是个艰难的过程,主推菜不能和周围餐馆雷同,不然就凭空地给自己设了竞争对手。可是转转看看,川菜、鲁菜、粤菜,边上这几家几乎都占全了。鱼是经久不衰的主题,男朋友拿着一摞香港饮食杂志一拍大腿,同时妈妈提出了做“北京私家菜”的想法。我们把私家菜的做法和男友保留“粤菜中的火锅、淡水鱼、健康的概念”结合到一块,终于定下了精品北京私家菜的定位,并且研制了独此一家的“温公鱼”。
) X4 t G, G& @; F, `, L( L" ^1 o5 l) O
生意终于开始好转,我知道,能走到今天,都是因为有他们在身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