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32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复制链接]

181

主题

4

听众

4629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6-19
最后登录
2013-7-31
积分
4629
精华
0
主题
181
帖子
13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1 17:2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构建个人的知识管理体系 3 v9 K5 e7 F: k. A8 H6 P& n原作者:邱汇川 出处:智网 发表日期:2004-09-01 & I. D8 A2 W U, s: Y5 W * N7 ^# G! F5 R. }% U3 r1 c& M , M Z( h9 e& d: S! h7 K在许多知识管理方面的书籍中,基本上都谈到企业若要建立知识管理体系,必须先从个人知识管理(PKM)开始。而理论性的系统操作,就不在这里儿多提,我想要谈的是我对于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个人见解与体会。# o) T4 t+ m- f- F0 ?7 ^# V" T' i# A - m+ _5 M( [4 c/ g' a 试著借用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论如何构建个人知识管理体系,或许是个创举,然而我发现其中竟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如何把自己放到市场里去,与其他人竞争。基本逻辑是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市场组合。, [9 n1 F; q% A0 _ " [% x% Z8 {* j. k) a 首先,要了解“Where am I?”、“Who am I?”。所在的环境、地区、行业是一个先决条件;个人的教育背景、社会阶级、甚至年龄、性格特质、行为、生活方式、喜好,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接着,我们必须选择要进入哪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市场空间,我对自己的建议是比较保守的,也就是性价比高的、稳定性强的。8 T. Z7 E! U1 q6 ?2 L( K ~( j T/ \* ` & a: c. C" j8 w' P6 \$ Y 其次,我们可以扪心自问,求知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哪方面的需要呢?是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是为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是为了晋升更高的职位?还是像我一样,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我简单的把求知的目的分成三大类:生存(Survival)、成功(Success)、有意义(Significance)。每个人的需要不同,这就是为满足需要而设定的目的(目标),并随着环境、自身条件的差异,实时动态地不断调整与改变。这个目标的设定,有时候仅是一种见贤思齐的欲望,当然最有成效的情况是符合实际的需要,也就是除了有意愿之外,还要加上能力,才不会沦为广种薄收、事倍功半的结局。 # R Z) X5 c& F7 p0 O* D# M( F ) h" v8 o5 @+ W# {- u: E$ F& d当你的目标确定下来了,不要忘记把第一个步骤和第二个步骤结合:我要如何运用自己的优势条件,来满足需要、达成设定的目标?这个过程一定要实际可行,而不可以痴心妄想,一旦定位错误,不是别人不开心,就是自己不开心。 4 F; S. C% w' H' h! z ' a" F; u9 v A! l# G7 g% d9 ~最后的重头戏就是推出自己的知识管理套餐,我借用科特勒的市场组合4P,来重新定义PKM:8 c* U+ _' P' ]% U4 i- } $ K4 Z/ W+ h8 h: i我用的是“4C+8c”— * Q- l* n- s0 _8 e; \5 r" ?2 c* G# v% }5 a 1.对应Product的,是Content,也就是内容。包含了Know-what、Know-why、Know-how,也就是信息事实、原理知识和技巧知识。例如,要成为一个营销经理,那么你需要的know-what就是行业资料、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商业会展信息、政策法规;Know-why就是行业案例、经济管理理论知识、产品技术原理、竞争性研究报告;Know-how则主要是管理的方法论,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等,所以必须以针对性的方式,来管理所应具备的知识内容。/ q3 `4 d0 i- V9 _ ; C2 f+ ?' x6 _" y 2. 对应Price的,是Clarification,也就是辨识出高质量的、正确的知识。这个过程又包含了5个小c,分类classification、编码coding以及储存conservation,通过电脑化computerization的协助,便于查找、更新及维护,达到协作coordination的功能。信息日新月异,知识也推陈出新,互联网虽然提供了快速、便捷的资料查找技术,但是不见得所有的资料与知识,都是对你有正面帮助的,甚至片面带有成见的知识,最好不足以取,必须小心谨慎的选取与辨识。分类的方式,建立文件夹是最简单方便的,我自己本身是以管理的分类方式为基础,再做细分类的。关于编码储存,我个人的建议是尽量以电子档案来储存,并且用中文来命名,如有可能,可以在档案名加上出处(或作者);另外,在病毒无孔不入的恶劣环境下,最好每周或每两周backup一次到移动硬盘,或是CDRW,确保资料的安全性。 0 @) z, y. a* j+ S5 q( }/ y/ B: A7 F* |1 j: O* a+ }6 j+ r 3. 对应Place的,是Channel,也就是渠道。知识的来源很多,我只注重有效性高的渠道,例如:专业网站、专业机构、政府、学校、媒体、企业内部,当然…网上论坛也是一种选择,算是人际间的知识渠道。 , z6 r( ]+ Z: g/ R6 g) ]# G. c) Y3 q. p2 O9 `- t 4. 对应Promotion的,是Communication,也就是交流沟通。这个过程又包含了3个小c,组合combination、理解应用comprehension以及创新creation。在知识管理里面,知识本身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能力,或许只有收藏的价值,唯有通过个人对于知识作系统性的整合分析,组合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从实践当中理解知识的内涵、通过与事、人之间的应用、交流和互动,才能获取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价值,并在交流中转化成为创新的知识,为未来产生专业判断与预测的能力。1 ~% `9 r I( r ( X( O. R: z) u' i( e; o: k' S- j所以个人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将在职业生涯和事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提供了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日渐严苛的人才竞争,个人的无形资产,势必起到关键性的实际作用。[EDIT]用户“梦白”于2004-10-11 17:23:32编辑过此帖。[/EDI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