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4-1-30
- 注册时间
- 2003-6-27
- 威望
- 0
- 金钱
- 6276
- 贡献
- 95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637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61
- 主题
- 145
- 精华
- 0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03-6-27
- 最后登录
- 2024-1-30
- 积分
- 6371
- 精华
- 0
- 主题
- 145
- 帖子
- 361
|
地板
发表于 2004-9-28 11:1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4
二、需求分析机制:3 o2 g, ]8 |1 \% I! o
目前中国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大多是短期和随意的工作,不能为培训结束后的效果评估及未来培训需求的测定提供详尽、科学的材料依据。因此,建立起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机制刻不容缓。
) H9 F, j: ]: Q# F0 o 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机制应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 Y- g9 L, }% a) J
1.企业的组织结构及战略目标;
; C+ R! B' ?: o8 l$ }7 Y' W! `/ ~+ O 2.企业处理业务的方式和员工的行为准则(即企业文化方面);! o2 C( E u+ i/ j% H4 J9 Z3 H9 y
3.管理者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要求;
: S. l. Z+ z. I+ n9 L 4.顾客的需求;% H5 a$ Y2 N" J. D5 S
5.员工的自我评价。它是培训需求分析的最好来源,因为员工对工作胜任能力的不足情况比谁都清楚。
; V% m" e; M* m$ o7 }8 s, n2 U9 { 值得注意的是,培训需求评估的科学性不仅取决于分析的内容,同时也取决于企业与受训者的需求统一程度。如果两者不统一,就无法激发员工的培训热情,培训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在SATE系统中,培训需求评估机制还必须与职业生涯管理体系设计相结合。$ [ n2 p/ I. S" K: I1 Z) h# M9 F
三、成果转化机制:
6 t/ y; T- D( A$ F4 J2 ^" |" R) z) _ 培训的终极目标是增长企业自身的价值,因此,企业投资培训不仅是为了让员工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和良好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使这些成果转化为员工的职业行为和企业绩效。因此,依据需求分析所进行的培训不是培训活动的全部,而仅仅是开始,成果转化机制的建立就成了解决培训有效性问题的关键。7 x! A2 `5 n" t0 ~3 C$ r
成果转化机制应由以下三个相互独立的子机制组成:
. J, k3 Z) M) d* k9 K% ]! ~ 1.设计子机制。为了加速培训成果的转化,操作层在进行培训项目设计时应尽量注意培训活动、环境、反应与工作状态的相似性,尽可能地打破员工的思维惯性,促使受训者将所学技能较容易地转化到工作中去。一般而言,采用情景模拟(Simulation Method)、视听培训(Audiovisual Method)的培训方式和行为模拟(Behavior Modeling)、角色扮演(Role playing)、管理游戏(Management Games)的培训方法有助于成果转化。# k( H4 n, n( y5 f. l
2.激励子机制。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我们推荐建立技能工资体系(Skill-Based Pay System),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物质激励机制。在此工资体系中,薪资直接与员工所拥有的知识或技能挂钩,能够促使员工积极地参加培训,提高员工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技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技能工资制度还解决了培训成果的递减问题(技术遗忘)。该制度要求对员工的工作技能进行阶段性评估,对评估优异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加薪,以确保员工通过培训所学到的技能得以巩固和熟练掌握。此外,还应建立合理的精神激励机制,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这样将大大有利于培训成果的转化。
; S& Y: E: E5 m" T V, R7 ? 3.反馈子机制。反馈是成果转化机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员工热情地参与培训之后,培训负责部门有义务将员工的培训成绩、培训评价结果,通过书面材料、小型会议或公司局域网的方式反馈给他们,使员工能了解自己的参与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还能帮助员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培训目标和企业所期望的绩效水平。快速有效的反馈机制也使得企业高层及培训部门既能照顾到企业整体各层面的问题,又能及时了解一些重要的细节问题,真正做到点面结合,提高培训效果,增加组织价值。& B5 P4 K$ O5 Y' L$ C8 {
四、效果评估机制8 R8 d5 s5 D p/ j3 y( C' K
培训评估是所有培训工作的难点,从战术角度而言,问题常源自于培训效果的测试难度。因此,建立科学的效果评估机制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0 i# }& s' P2 w" j/ Q; L$ [& |) K
1.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主张建立全面、科学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的对象包括员工个人,该级指标主要包括员工参加培训的态度、考试或考核的成绩等,评价的结果应与员工的晋级及浮动奖金直接挂钩;二级评价的对象是职能部门或分公司,该级指标主要包括各职能部门或分公司对培训的参与、支持程度及参训人员在培训中的表现及所得到的评价等,该级的评价结果则与部门的业绩奖金、部门领导的业绩评价相挂钩;三级评价的对象是整个公司,该级指标是公司整体培训效果。评价时应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结合起来,同时采用联席评价会议的方式进行。该级评估结果仅作为公司的下一步培训改进借鉴之用,并作为公司档案保存,而不与任何单位、部门与个人的利益相挂钩。7 G5 v7 l V& M
2.评估方式的正确选择。可供实践中采用的评估方式主要有四种:后测、前后测、后测加对照组、前后测加对照组。评估方式的选择不是任意的,应根据企业进行评估的目的选择。若评估目的是为了比较两个项目的效率或判断员工培训前后技能变化,则采用相对严谨但费用较大的前后测加对照组;若为了测试培训成果转化后的职业行为是否达到绩效水平,则只需选择较便捷和节省费用的后测方案即可。总之,应尽量考虑到效果与效率。
' L! f+ M6 B( \4 Q 总之,成功实施SATE系统的关键则在于企业的决策层(高层领导)、管理层(各部门经理)与操作层(培训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能从系统的角度形成稳固坚定的联盟,严格地执行SATE系统的四个机制,共同推动培训的有效开展,为企业的增值作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