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10-14
- 注册时间
- 2012-1-14
- 威望
- 438
- 金钱
- 2667
- 贡献
- 883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988
- 日志
- 247
- 记录
- 0
- 帖子
- 62
- 主题
- 42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12-1-14
- 最后登录
- 2013-10-14
- 积分
- 3988
- 精华
- 0
- 主题
- 42
- 帖子
- 62
|
本帖最后由 markkk2010 于 2012-2-11 10:17 编辑 * h9 X' w; g9 }6 r; I- s4 Q
% u5 [8 a2 b' i9 V( ~% d谭小芳
! I6 e+ e. m) r前言:
7 f, |% g T8 i2 C7 E9 i; b0 P8 x0 ~根据国际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的调查,反腐败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的是新闻监督。只要能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大部分的腐败就可铲除。新闻媒体曾经连载越南战争的文件,当时的尼克松总统起诉新闻媒体泄露国家机密,但最后尼克松总统败诉。水门事件时,新闻媒体披露尼克松总统的同伙窃听民主党总部的事情,尼克松总统以吊销营业执照相威胁,也没能阻止新闻媒体的彻底调查,最终迫使尼克松总统下台。美国历史上有著名的“扒粪运动”,提倡新闻揭露丑恶,刨根追底,让政客们丑行曝光。
/ g" T4 I9 F: Y* V2 |0 B; Y! G) m3 t& n
腐败的定义是什么?腐败是有职权的公务人员或者党员干部,利用职权所进行的谋利活动。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国家的赋税是从每个人民的身上直接与间接征收入国库的,本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有职权的公务人员与党员干部利用权力挪用、使用、浪费、贪污、贿赂,用公款玩女人、吃喝玩乐、中饱私囊等等行为——就是腐败!就是盗窃人民财产,就是盗窃国家赋税!就是在动摇国家根本!' Z. S" i. N: R8 t5 _5 b% o
. _4 \% z% k5 A8 x# n% T近来反腐败案件曝光很多,这毫无疑问表明了反腐倡廉的力度在加大。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了解到,近日里来曝光数起,最突出的,包括了深圳能源集团总经理劳德容案、海南工商局长马招德案、湖北证券前总裁陈浩武案、三峡证券前管理层案等,引起人们诸多思索。首先,腐败就是鲜廉寡耻、道德败坏,有多少玄机可以分析呢?关键还是对官员思想品质的教育和考察。还有些"反面教材"在编制时侧重从现象进行归纳,从个别而一般,总结出诸如"贪官多喜欢养情妇"、"贪欲膨胀铤而走险"之类的规律,试图给后人以警示。这些当然都是有道理的,思想教育、纪律检查由是显示出重要性。) I- G( I2 F/ |3 i6 _. }& _1 B
1 {1 f. Q3 o4 B% R# h但是,我们深层次挖掘的话,会发现——腐败是与权利相伴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有权力的地方,腐败就有了它滋生的土壤。腐败是经营者为了达到个人的效用最大化,不惜滥用权力、以权谋私,通过收取回扣、收受贿赂、贪污挪用公款、把国有资产占为己有、权钱权色交易、进行过分的职务消费等等。虽然多数国有企业经营者思想觉悟较高,尚能够对职位消费进行自我约束,但也有一些经营者,其职位消费随意性很强,甚至完全处于失控状态。
) K. E Y# G- n
' K# S. D/ |/ u, e4 D腐败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制度不完善。企业经营者的智力资本在我国还没有普遍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承认,经营者收入有的还偏低,其贡献与收益差距很大。尤其是在个人的外界人力资源价值远远超过企业内部所得的薪水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实施腐败行为的动机。缺乏有效办法规范职务消费或控制隐性收入,难以有效约束职务消费行为,容易导致职位消费扩张和实施其它腐败行为。
+ I/ e+ S9 T; [4 U
/ { J# W3 J! M6 k5 s: M' L) P! V也有这样的原因——用人制度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用人制度的缺陷给不称职的“高消费”经营者留下了生存空间。经营者主要由上级部门任命,经营者只要处理好这层关系,其职位风险几乎等于零。在缺乏必要的市场选拔机制和职位风险的条件下,那些缺乏自觉性和责任感的经营者往往放纵自己,可以不计职务消费任意扩张的后果,甚至有恃无恐。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和各方面监督机制不完善,致使案件查处率低,主动付出成本也较低,这是管理腐败愈治愈烈的主要原因。
W8 y, X! z2 U' p6 o! K7 m) v g6 @$ N' ?/ g& k* ]! {+ o' |4 @
尽管国家对企业进成本的业务招待费有明确的标准,但一些企业的业务招待费经常超支。还有些转移为其他开支,以至无据可查。有些国企领导饭桌上一掷千金毫不心疼。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热衷于钓鱼、打保龄球、涉足色情场所,甚至嫖娼,全部活动按公务活动做财务处理;有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手中有决策、计划、审批、采购、工程发包、合同签订、财务开支等权力,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吃回扣,收中介费、拿提成、收红包、搞权钱交易等等;有的国有企业经营者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索贿受贿,甚至想方设法把国有资产转化成自己的资产,通过开办个人公司,搞“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把自己的不明财产合法化。$ Q: D# C7 e0 g5 ]7 A
J9 _# B3 l( l+ i
民营企业之所以廉政建设状况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看似有人管,其实是没人管。在国有单位则正好相反,看似没人管,其实无形的达摩克斯利剑始终高悬着,处处高悬着,这把剑将伴人一生,一旦挪用公款、贪污、受贿或其他犯罪等,将会形成一个人终生的心理阴影,早晚揭出,对一个人的影响将是全面的,不仅有退赔、罚没等经济处罚,而且还会有党纪、政纪处分,影响到提升、政治仕途等,还要在档案里写上一笔,更重者还要受到刑事处罚、判刑等,甚至影响到家人的生活、工作和前途等。
, _5 m+ ]; v7 P- R0 U/ q7 @$ ?1 Q* g1 O- Q( F( m. O6 s
所以说,在国有体制里,员工的腐败错误对员工个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刻的、持久的、终身性的,甚至是辐射性的。而在民营企业,显然就不一样,出了问题,往往退赔了事,或部分退赔,老板以尽可能的挽回经济损失为最高目标。至于其他影响则几乎没有或很微小。在风气不太正的民营企业里,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员工和老板由于是真正的劳资关系,双方的矛盾有时几乎是敌对的和不可调和的,有这种腐败行为的人,不但不会被广大员工所痛恨,反而会被有的员工所推崇,认为是勇敢的表现,“早该治治老板,谁让你有钱,谁让你扣门儿对我们苛刻呢?老板活该,应该被治一把,我有机会,我也会这样做。”
5 t8 a3 U$ ^, m( ?1 r( U- q% x. P: h' N
腐败行为出现时,若老板没有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力、处理不当(或过轻过重),都会助长这种行为的再发生,以致形成腐败风气,甚至以腐败为荣,大家相互交流腐败的经验,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所以腐败行为在民营企业里是有其思想根源和环境基础,正是基于此,加强廉政建设和思想教育在民营企业是非常必要的。
( ]0 {4 p3 l, q- K9 _ f" t+ h2 u
新时期我国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出现博客、QQ、MSN、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网上聊天室等等不一而足,网络社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新形态。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多样化,使世界的距离变的越来越小。网络反腐实际上是利用互联网这种电子媒体进行批评、检举、揭发、控告、发表文论等。网络信息的海量、开放、多元及网络化互动传播,信息消费的平民化、大众化,打破了信息垄断、改变了信息单向传播和单一话语权的局面,给反腐败人员借助网络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反腐方式、提高反腐效果提供了难得机遇。谭小芳老师总结了以下几点——
5 L6 }% P- f( s$ {, [4 b
1 Q: V J c* o& J, b( f8 F1、网络监督具有及时快捷特点
" y" ?! b. Z& t1 m g! U* Z% _
. }& W: E) L: u4 w6 b网络能够全天候地传播信息与实时自由发布信息,它把时间的占有权完全交给了受众。正是如此,腐败分子或嫌疑人一旦被盯上,就会长时期引起人们关注,在网络上掀起发帖、跟帖高潮,一直到事情的进展公众认可为止。甚至会有人发起人肉搜索,在纪检部门开展调查之前先将腐败分子的所作所为用网民的力量调查清楚,提供信息,供反腐部门参考。
8 M3 a( s8 u [. o3 \
' I# Y6 I. o0 ?0 X& L3 E. p; H2、网络监督具有直接零距离特点
1 G' d6 y: E6 X9 Q: P c
; l8 X) n( e6 s$ j, p8 v, s1 i" A交互性拉近了网络与网民情感和心理上的距离,人们称之为信息的零距离传播。利用网络监督,克服了传统监督面的缺点,如对面提出意见或建议,可能碍于情面,显得非常尴尬,如果是上下级关系,监督双方可能造成误会以致影响到今后工作的团结。而网络监督既保持了一种零距离的亲近,又避免了面对面监督带来的不快,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都有好处。
( O3 \9 L1 c- r, p- S/ @. X
@! x' P; Y4 ]3、网络监督抗干扰性强( |( a% l/ ~$ p' |9 r, o2 l
- M+ ^8 i8 _1 X: m. r: _网络打破了话语特权的垄断,把部分话语转交给受众,就是说,受众通过粘贴、编辑、链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评论,及时、便利、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克服了传统监督中,被监督者调用手中所掌握的一切国家机器,不择手段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封杀,甚至对监督者进行打击报复的弊端。而网络监督则会使监督对象有劲使不出。根据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海量、开放、多元化、网络化互动、平民化、大众化等的特征和网络反腐的快捷、直接、抗干扰、立体直观等优势,谭小芳老师提出依靠网络防治腐败的几项措施——1 Y0 r" K% ~6 N. `; c0 s3 l" B+ ^
4 h( O/ ^0 Y5 I5 p2 h
1、开辟网上举报系统& e- P4 b. }0 ^0 @
9 ]- z7 a. Z2 N举报在反腐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举报的质量对于有效打击腐败尤为重要。网上举报,经济、便捷,可以互动,具有较好的保密性能,这是传统的信访方式无法比拟的。举办者可以不泄露身份在网上自由沟通信息。也可以开通工作QQ举报、手机短信举报、开辟网上信箱举报。有的单位开辟了总经理和党委书记公开信箱,做到匿名发帖,信件内容与答复全部公开,促进了信息的上下沟通,很好地发挥了对基层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 G _5 F" d9 y
) [1 ?* x5 {. C6 ^" R- u
2、采用电子商务和网上报销系统# p+ Q) h9 t o# K
% K D0 t0 s) }& d
提供高效透明规范的管理和技术功能,实现从管人到管事、从思想到业务、从纪律到流程、从事后查处到实时监控、从内在自控制到外部技术控制的转变,从而降低监督和追惩的成本,提高反腐败的效率和“效度”,创新出技术防控腐败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权力缺乏必要的限制、权力的运作不透明往往是产生腐败的两大原因。而电子商务和网上报销系统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可以遏制滋生腐败的思想和行为。网络就像一个透明鱼缸,企业每笔资金的流向和用处,在其中纤毫毕现。
8 U& E2 K0 [* k, J* g
5 c+ O' P4 ^: k* \3、开展采用公开的电子管理系统
( j7 o( I2 b! w! m9 E; }7 G" N. l' P @, R5 K3 ?: ^
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向员工或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标准的管理和服务。也可以利用网络可将职务权力范围、行权过程公之于众,也使企业管理人员的行为更具公信力。由于信息公开、透明,员工可以浏览除受保密规定外的工作计划、采购项目、财务支出清单、审计结果等,所以基于公开的电子管理管理平台进行的企业内部事务管理,可以称为阳光单位,可以有效让员工监督权力的运行,监督特权者的在职消费和黑色、灰色收入。# m2 {( F; U: G& O- z& }+ O
: v& L. a0 g0 q! X& K" |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