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10-14
- 注册时间
- 2012-1-14
- 威望
- 438
- 金钱
- 2667
- 贡献
- 883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988
- 日志
- 247
- 记录
- 0
- 帖子
- 62
- 主题
- 42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12-1-14
- 最后登录
- 2013-10-14
- 积分
- 3988
- 精华
- 0
- 主题
- 42
- 帖子
- 62
|
365行行行出状元,行行离不开口才!
& }9 N* a" }" @+ b4 w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3 U& u6 Y# f7 e
& U |* L% @: b1 d) H& \
: s/ r( L2 A& `, N. U; M* w7 k) m5 e* i
前言:. h# d. \( J3 j4 Z2 E. Z# G* B* U
; D+ e+ U5 m( \ r; t6 o365行行行出状元,可行行离不开口才。口才好,小则可以讨喜、动人,大则可以保身、兴邦。好口才给予的力量,能使我们无论是在与人谈判、安慰亲朋、恋爱道歉,还是应对上司、求人办事等各个方面都如鱼得水,达成我们希望的结果。口才不好,小则树敌、伤友、大则丧命、失天下。不懂得说话的技巧,你有可能丢掉机会、失去朋友,丧失顾客,还会给自己惹来一身麻烦。口才拙劣,不善言谈,很容易给人留下能力低下和思维匮乏的印象。这样的人不管处在哪一个社会层面,也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轻松地走上人际的前台,也不会得到足够的器重和赏识,甚至只能沦为无足轻重的边缘人。5 C$ n' @" F6 M4 s3 z/ h- _/ z6 ?1 A
! M1 w, b3 u0 j" M+ ]
所谓领导,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上是下属,对下是领导,对内对外是同志。但它的基本特征是:有一定的职务头衔,以做人的工作为其主要工作对象,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处于统领、指挥地位,并对周围及下属起导向、引导和指导作用的人。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其位谋其政,当一名上级信任、下级拥护的称职领导,就必须善于从积极的方面表现自己,影响下属。
1 z8 x* v! g4 y2 Y( N: O6 r
0 W4 w/ p e7 \- o7 p7 v, Q* \所谓口才,顾名思义就是口语交际的才能,换句话说,也就是善于讲话。谭小芳老师了解到,古希腊的一个寓言之所以把舌头比作怪物,是因为它能用最美好的词语来赞誉人,也可以用最恶毒的言辞来诅咒人,它能把蚂蚁说成大象,也能把小丑说成国王。所以,我们才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古老俗语。+ e; r4 N* Q. {; U
4 ?; \# ?, e: s- g( b9 `
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纵观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无一例外都是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善于表达的语言大师。领导者肩负着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本公司、本部门的发展决策,率领部属和群众,实现既定的宏伟目标这一重任。领导者的意图、意志、指标体系、工作措施和手段,均离不开高超的语言表达才能。- H/ J9 N; W+ H6 `8 J% H
/ {9 g" k* w2 n, p5 L笨嘴拙舌的人当不好称职的领导,是情理之中的。在现实生活中,话不投机,语不到位,方法不当,激化矛盾,把事情搞糟的例子不少;不善于了解群众心理,不善于运用语言技巧,不讲方式方法,不看对象、场合,滥发议论,使群众把领导的话当耳旁风的也不乏其例;好心不被人理解,善意得不到好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善于做深入细致、入情入理的思想工作,其结果事倍功半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K4 v0 A" `# V; h( H
R! a3 a( P: R( T1 [& s9 B! k8 V) P领导者如战场上的将军,是激励手下的核心人物,也是决定事业胜败的关键因素。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领导的统率。领导者中肯有力的言辞,会迫使对方作出让步,或取得共识,以利于达成协议;领导者慷慨陈词,会促成外引内联,振兴一方经济;领导说话得体,言之有物,会使权威自立,上下一心。虽说没有人是天生的演讲家,但是成功的领导者大多拥有一副好口才。解释、说服,推销、激励……几乎所有的领导活动都离不开“说”,“会说”与否决定了领导行为的有效与否。$ I4 F+ q; Z: l0 V/ ]$ l' A5 v& ~
; y- e+ y4 @+ z3 ^* [" p
作为一位领导者,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话水平,使自己在万众瞩目之下,身处各种场合之中,面对各种对象之时,都可以树立超凡出众的形象和应有的权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说过:“凡是我所认识的重要领袖人物,几乎全都掌握一种正在失传的艺术,就是特别擅长与人作面对面的交谈。我认为这个共同点并非偶然。领导即说服。领导力即说服力。- Q) L! \* B% ^( D
1 v5 H+ T8 x; A, p中国的孩子,在座的许多领导同志都有子女了,一开始我们愿意教孩子写字,人、手、刀、口。可是西方一些国家,往往家长一开始就是教孩子说话,让孩子话说的好,从小就很重视。大家知道铁娘子,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她三岁的时候她父亲就给她聘任了一个教演讲的教师,教她说话。可见他们对演讲的重视。
3 q6 V6 z2 ^) @% ]1 f4 H6 m: i
9 y2 X) a" {$ @+ b都说领导者的口才很重要,但遗憾的是,有些领导并没有意识到口才的重要性,在讲话中他们要么用词深奥,或者特别专业,让人听不懂;要么平铺直叙,干巴巴的,使人听得索然无味。很多单位的领导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开会时自己在台上滔滔不绝、慷慨激昂,台下的人则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在闭目养神,能够真正听自己讲话的没有几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领导讲话的方式不吸引人,如有的讲话拖拉,有的脱离开会的主旨,有的废话连篇……" Y2 S G; A/ W9 X
" g+ s; E" Z7 Y% U% }- a. L5 v
请看这个案例:陈跃(化名),一位中西部地区科技部门的副厅级干部,最近时常感到烦恼。不久前,陈跃在向一位国务院领导汇报工作时,发现自己心慌得厉害,“条理不大清晰了,语言也不像平时那么流畅,越讲越不自在。完了之后,自己都感到非常失败”。从政多年,陈跃第一次对自己的口才感到不自信。近年来,笔者所遇到被“说话问题”困扰的官员,远不止陈跃一个。越来越多的官员走进课堂,寻求专业的辅导与训练。6 W- Y5 v8 A$ H2 c4 H( J) L
: P2 W; r6 p& W& _, o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职位高的领导干部的确会比职位低的领导干部口才要好。级别越高,官员对自己的口才越自信。这与职位高的领导干部掌握的信息量大、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有关系,更为重要的是,领导干部职位越高,讲话机会往往越多,熟能生巧,久而久之,口语表达能力自然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职位高低与口才高低的正比例关系,从一定程度印证了“好口才是练出来的”。2 K, s" C3 M! {' @) u
L0 n% C. D, s2 s; n" h
从以上案例可知——很难想象,一个口才欠佳的领导,如何在现今的工作环境中支撑局面,稳步攀升,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事实上,一个领导者的说话能力,常常被当作考察领导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能言善辩、口才卓越的领导越来越显示出一种独特的优势。实际上,领导者在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就是口才,提供信息需要口才,阐述方案需要口才,评估方案、表明决策、宣传鼓动、组织指挥、公关协调及监督反馈等都离不开口才。
% P3 p' ~) d! S) _1 ?2 ?
* |7 h! }$ [# w/ P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会说话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起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国入世过渡期不断推进的关键时期,好口才对于中国各个阶层的领导人员来说,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本。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如今的文明社会,谁能驾驭奇妙的“舌头”,谁就能改变自己的一生。6 `; D9 P3 ~8 J" o" v S. h
; Z- l, Q' X; C0 X% f8 P& Z/ F国内权威的领导者口才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从求职到升迁,从恋爱到婚姻,从推销到谈判,从交际到办事……无不需要说话的能力。话说得好,小则可以讨喜,大则可以保身;而话说得不好,小则树敌,大则事业失败。说话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我想,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各位应该都很有感触!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当今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仅有一小部分取决于专业知识,而大部分取决于口才的艺术。”9 d' q, o' a1 f+ w
, ?# l/ j/ w+ t8 a4 A
有一次,我听到百家讲坛的易中天教授讲到——演讲水平是天赋,后天努力是没有用的!我感觉到这个观点可能会误导一些管理者,谭老师了解到,时下有不少领导者,或是他不能演讲、或是害怕演讲、或是他的演讲水平不够好,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首先必须具备好的演讲口才。根据谭小芳老师不严谨的考证,中国历史上说人“口才好”有两个词令我印象深刻:“舌灿莲花”、“唯舌不变”。
! @' k! y8 [$ {" G
) I: _6 D, _6 E9 y! A2 p“舌灿莲花”的典故源自南北朝高僧佛图澄的一段事迹。在《高僧传》和《晋书艺术传;佛图澄》里记载:后赵国主石勒在襄国(今邢台)召见佛图澄,想试验他的道行。佛图澄即取来钵盂,盛满水,烧香持咒,不多久,钵中竟生出青莲花,光色曜日,令人欣喜,于是,后人便引“舌灿莲花”来譬喻说话的文采和美妙。# t4 ?, J, i; s! j
N8 z& C4 n9 G第二个故事——中国古代第一流的佛经译者:鸠摩罗什圆寂前曾经立下誓言,“若我所译经典,合乎佛意,愿我死后,荼毗(火化)时,舌根不坏。”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今陕西户县草堂寺)圆寂,火化后确实如他誓言所说,“薪灭形碎,唯舌不坏”,即舌头久焚而不坏,红如莲花,成为一颗巨大的舍利子。我们知道佛经翻译的过程也是讲经的过程,我个人的理解——大家觉得这位大师翻译的太好了,讲学讲的太好了,所以流传了这个故事。
! S# Q9 W0 S& M/ ~& d* o5 E% j0 m3 P, @
有意思的是,两个故事都和佛教有关。今天,我们来谈一谈领导者的演讲口才。演讲,顾名思义就是又“演”又“讲”,口才口才,光有口还不够,还要有才,才是什么?内容!笔者有时感叹——领导者不在于口才一定要好,只要你有思想、有创意、能带给听众前所未有的体验和震撼,你就可以成为出色的演讲者。我想这就是演讲的至高境界。 ~+ N% B8 z( b6 `8 a2 o4 D8 A0 B. T
/ r+ y% L" p0 I9 m M' h说话人人都会,但不见得人人会说话。一句话说得好,可以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不好,可以说得人跳。一句话可能化敌为友,冰释前嫌,化干戈为玉帛;一句话也可以化友为敌,引发一场争论甚至导致一场战争。所以,你仅仅能说还是不够的,还要会说。俗话说“为官须练嘴上功”,作为领导者,那么怎样才是会说话呢?) }, ]" X1 j' c+ z% n
+ F6 B' |/ I( n- u在谭小芳老师看来,领导干部“好口才”有低、中、高三重标准。就低标准来说,不说套话、空话,言之有物,是低层级的“会说话”;能灵活、流畅、机智地现场应答,有效说服听众,是中层次的“会说话”;能吸引、控制、激发他们的追随者,具有超凡说话魅力的领导,才是高层次的“会说话”。我们先看一个奥巴马的案例吧——; i( J& k4 D: m
6 s) j& p& [- A+ {, d+ G/ K
赖特问题是奥巴马竞选之路上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这位66岁的黑人牧师曾引领奥巴马成为基督教徒,成为奥巴马22年的精神导师,他为奥巴马主持婚礼并为其两位女儿进行了洗礼。但也是这位牧师,非常痛恨美国白人,他说非洲的艾滋病是美国人带去的,还说“9·11”事件是上帝对美国的诅咒,等等。等到奥巴马出来竞选总统的时候,就被对手抓住把柄,把这些事情宣布出来。奥巴马的好朋友是这种人,一个痛恨美国的人,怎么能让他当选呢?那么,奥巴马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9 I3 u7 z, s0 ~
+ i5 K+ a* H' W' {3 R1 g3 i& o; T奥巴马太厉害了,从他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我们可以想象,他是一个什么样的总统。如果换做我们一般人的话,可能会说,我错了,我道歉,对不起,那个牧师我本来就讨厌他,我不理他了,不跟他玩了。可能就是这样,向全美国老百姓道歉,痛骂牧师一顿,跟他断绝关系,划清界限。全世界都认为他会开记者会道歉,结果不是这样。, q4 B4 F4 m% E1 W. T
f7 @7 S$ @% B1 u, D
2008年3月18日,奥巴马在费城发表演讲“一个更完美的联邦”,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我不能跟那个黑人牧师断绝关系。此话一出,全场都愣住了。所有人都期待他骂人,结果他没骂。他说,正如同我不能够断绝我和我的白人外祖母的关系是一样的,我从小父母离异,爸爸是黑人,妈妈是白人,我的外祖母从小把我带大,她是一个白人,她将一生的爱都倾注在我身上。
& { m: q: o1 }* v( [) d' ?
1 {. p7 O& A8 o6 n3 X4 S5 f可是我的外祖母也告诉过我,她最害怕上街的时候有黑人从她旁边走过,她怕黑人抢她,我的外祖母也常常告诉我她有多痛恨黑人。因此,我要接受我的外祖母,就要接受我的牧师,因为那就是美国的一部分,是我不可能脱离的。但是这个牧师犯了一个错误,不是他偏激的种族言论,这不是他最大的错误,他最大的错误是他忘了美国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国家,美国是一个会改变的国家。而“改变”这个词就是他竞选的纲要。奥巴马的演讲获得了全世界的赞赏,大家甚至认为“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跟林肯的就职宣言同样伟大。这篇宣言完全征服了美国人的心。
9 g3 C& A0 W7 X& ?* T* y3 L! J; ^0 r
( s2 E! A7 y" D8 N0 b( i4 H' ^我们大家都知道,美国的总统竞选,与其说是各方势力的较量,不如说是竞选总统的个人口才的“大比拼”,最后胜利者的口才水平都是令人称道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作为优秀的领导是具有良好口才的管理者,懂得春风化雨,用温暖得体的语言去感召被管理者,在“润物细无声”里达到管理的目的。而这种借助口才的高妙的管理艺术,会在管理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融洽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人际关系,为彼此共同的生活、工作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而人际环境的和谐、舒畅,又能动地反作用于人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热情。如此的良性循环,这是每一个领导者所梦寐以求的。- O7 _6 P5 F; ]9 R6 E! _
2 m; }- f) P7 @! c
总之,沉默是银,开口是金!领导=70%口才+30%管理。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到处受人欢迎,办起事来也总是顺顺当当;反之,则在交际中处处碰壁,办起事来困难重重。作为一名领导者更是如此......谭老师希望我们的领导者能够全面提升口才,更好地胜任领导职位!1 s* B! p ?. `" H6 F
9 ^. m' u2 B9 v( `7 Q; U8 L$ h%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