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63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形成性構念與反應性構念的問項

[复制链接]

33

主题

6

听众

7709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10-4-15
最后登录
2013-9-16
积分
7709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6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18:23: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Kenny與大家好
# W: G; G$ x4 t5 ?8 t% ~( ~3 k- f  I1 U
       有一個問題請教。如果有一個單維構念既可為reflective model,也可為formative model,在不同model下問項(item)的內容是否也應該有所不同?: \3 Q& W$ [0 s

2 f  j- V$ W, Q       舉例來說:產品滿意度,在formative model下,問項是否應該設計為「這個產品的價格"讓"我感到實惠」、「這個產品的功能"讓"我感到新奇」;若設計為reflective model,問項是否應該設計為「我對這產品的價格感到實惠」、「我對這產品的功能感到新奇」?
1 Y6 w; _( c& y4 I  j# N$ v7 Z+ m
6 H+ G; ~' G7 R, T0 A5 `" R' A       可有相關文獻可支持這個想法?我找了許久,好像沒有人談這個問題。
: G) C6 g. ?7 n- T       感謝!! F  `$ e9 A% S/ X  T# }$ F, c  O

  A" W8 j. T: R3 {" z
0 d/ `8 Z: J. z! {- }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2-4-3 20:25:19 |只看该作者
jkliang,你不用愁烦了。如何同时可以用 formative 或 reflective 的方法来测的话,我1000%建议你用 Reflective indicators. 很多人(包括reviewers)都不喜欢 formative indicators 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6

听众

7709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10-4-15
最后登录
2013-9-16
积分
7709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610
板凳
发表于 2012-4-4 21:58:37 |只看该作者
因為我最近在寫一篇review paper,想要探討台灣運輸界目前利用測量當作研究方法是否有注意到reflective和formative的問題。文章中,我的老師要求我加入這個說明,用以加強讀者對於兩種模式的印象,所以想要尋找相關的文獻支持。而我在文章的最後也提出盡量使用reflective indicator的建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2-4-5 22:33:45 |只看该作者
jkliang 发表于 2012-4-4 21:58 - {5 K: U7 K% V6 z4 R2 [7 G
因為我最近在寫一篇review paper,想要探討台灣運輸界目前利用測量當作研究方法是否有注意到reflective和fo ...
* d( T- w, _# I$ {
如果你硬要讨论的话,我觉得 “感觉” 的东西应该都是 reflective 的。很难说几个 “感觉” 加起来就叫做一个构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6

听众

7709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10-4-15
最后登录
2013-9-16
积分
7709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610
5
发表于 2012-4-6 09:12:36 |只看该作者
的確。甚至我聽過有學者認為,formative應該不是測量。不過,您書中提到的「工作績效」是個雙面性構念,從這裡著手不失為一個好方向。我試著做以下描述,不知適當嗎:
. A' b9 \1 X* |" w% ?為讓讀者更能夠清楚區別出兩者之差異,以下將舉「工作績效」為例進行說明。業務人員的「工作績效」,可以將之定義為該業務人員販售不同產品的業績總合(例如手機、電腦、相機等),此時「工作績效」是一個形成性構念,販售不同產品的業績是指標,當不同產品的業績變動時,該業務人員的「工作績效」亦隨之改變;若研究者將「工作績效」定義為,該員工之主管根據他在不同方面的工作表現來評量(例如客戶滿意度、產品銷售數量等),此時「工作績效」變成了一個反映性構念,一個業務人員具有高的「工作績效」時,會反映出高度的客戶滿意度及良好的產品銷售數量。  |, n, o) ^3 B
從此可觀之,一個構念究竟為形成性構念或是反映性構念,取決於研究者如何定義該構念,而構念的定義則源自於研究者所採用的理論觀點。在上述「工作績效」的例子中,研究者若站在企業由外而內的觀點,認為業務人員的工作績效是由外在的銷售業績總合所構成,此時便會將「工作績效」設定為形成性構念;但研究者若以企業由內而外的觀點,認為業務人員的工作績效是由於業務人員運用公司內部的資源而表現在對外的客戶滿意度、產品銷售數量,此時便會將「工作績效」設定為反映性構念。明顯可看出研究者的理論觀點不同,定義出的構念定義也將會不同,更直接影響了測量模式類型的設定,此邏輯上的推理判斷,僅依靠後續的統計方法是無法達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6
发表于 2012-4-10 20:18:47 |只看该作者
jkliang,你讲的东西大概是对的,但是我不喜欢。
2 I) z4 u$ h; s* S1. 为什么硬要 “为了讨论 formative indicators” 而想一些故意的例子呢? 我想除非你还是看见很多 reflective indicators 而你觉得他们应该是 formative, or vice versa。 你给我的感觉是为了写而写,不是看见问题才写。
( V7 A2 [5 o3 W  s9 B8 ]% _+ G, Y
0 |1 g, o% c6 t2 W8 K4 J" R& E: F2. 產品銷售數量等于不同的销售量相加,我不太愿意叫做 formative indicators。加总 就 加总 了,没有测量的问题,也没有误差的问题,何来 measurement indcator 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6

听众

7709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10-4-15
最后登录
2013-9-16
积分
7709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610
7
发表于 2012-4-11 08:46:21 |只看该作者
了解!感謝Kee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