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G4 J, F% P3 W, p3 {* T- N% I) z8 A
* } `- n# J: m) P 我想谈谈我看了电影《加菲猫2》以后对职场的一些新认识。7 f' K4 o4 k3 p5 y
又馋又懒的加菲猫这回跟着主人到了英国,阴差阳错地卷入了一场在英国大庄园里的遗产之争,庄园的主人是和加菲猫长得一模一样的“王子”,加菲猫被当成了王子,被企图争夺遗产的坏人抓住,扔进了一个地牢。/ P! S! S. H- w5 U' V- r
# Q# d$ ^" @9 i |/ A' u" H9 r+ w; g
在铁门重重地关上之际,加菲猫振振有词地念叨:“你别想把我怎么样,你以为我会在乎这个?我要在这里写小说,我要学习好几门外语,我要在这里冥思,修身养性,这是多么好的机会……”
3 }: j/ L0 E+ `3 V4 p4 T( S
5 b; m( f* e! z1 _" a 加菲猫的态度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就是:在你遇到停滞期的时候先把自己扔到谷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停地想最积极的事情。工作不顺心是吧,大不了我辞职,周游世界,学习瑜珈,写写博客,或者就什么都不干,怎么样,谁能打败我?我觉得电影的问题是,加菲猫还没有做他自己口头表示过的任何事情,哪怕是学半门外语,写两页小说,就有人来救他出去,然后就抓住坏蛋,拯救庄园的动物,当了大英雄。生活的过程绝没有这么简单。你要是真的撑不住,辞职什么都不干,再缓过劲来可要费一番工夫呢。
# t- t. \; k7 c4 T
' T# V& f: X M' A' ]8 } 关键的问题是,你不能暴露出你明显的弱点,或者说不能太集中地吊在一棵树上。比如我就是要那个职位,我明年一定要把工资长到那个高度,我一定要把这个老板耗走,等等。你要是这么死性,一点都不从最槽糕的起点出发考虑问题,你的结局就暂时不会妙。
`; X. G* C4 ~. ~8 d2 V6 }
# B, [2 L8 a0 T; J 上个月,一个朋友开车从北京到河北帮人娶亲办喜事接新娘,凌晨两点就出发了。我说就算是按北方的习俗,喜宴要在中午十二点之前举行,否则就算二婚不吉利,那也不至于这么披星戴月的。朋友说你有所不知,我们老家乡下办喜事接新娘一定要半夜接出来,而且不能透露一点风声。经过的村子很多,各村都有专门截花车的,“朋友,大喜的日子啊,给我们弟兄也沾点喜吧。”* h6 E9 N7 Y; I/ r
' G* o- @, g3 z; r$ P
原来是索要些糖果,现在直接要钱了,每人五十、一百,这要是一村20人,五六个村下来,费用怎么受得了。人家很文明,就是拦住车不让走,因为你有弱点,你必须在十二点前接到新娘并送到婚宴现场,你也不能为这点事跟乡亲们翻脸是不?所以,你要是目标太单一太局限,你就有了被人要挟的软肋,人家就会牵着你的鼻子走。所以说,在职场,你要适当把目标放得宽泛一些,比如说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职责范围不断扩大。你要是急着白脸,盯死了非要在某一时间得到某种待遇,你最好还是去抢银行。
2 N. X. Z; U% N8 e3 }8 G6 g! _! w" ]( x& j* T
我大致的观点是:停滞期谁都会有的,连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有,这不奇怪。情绪嘛肯定是低落的。关于工作,我觉得不顺心就应该换,但是换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一个误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自负的心理会超过自责,我们会过多地将暂时的停滞期归结为客观条件,什么老板挑剔,企业效益低下,个人才能无法发挥,等等,而忽视了自身成长的缺陷和不足。 7 C U$ L8 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