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8-25
- 注册时间
- 2004-5-17
- 威望
- 9
- 金钱
- 93628
- 贡献
- 790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94427
- 日志
- 0
- 记录
- 5
- 帖子
- 3621
- 主题
- 985
- 精华
- 7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4-5-17
- 最后登录
- 2016-8-25
- 积分
- 94427
- 精华
- 7
- 主题
- 985
- 帖子
- 3621
|
在日前举办的“全国人才市场第二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网络招聘活动中,一事业单位对外公布邮箱,收集毕业生简历供初步筛选。从收到的求职简历来看,应届毕业生表现出的3种心态令人忧虑。9 D$ C' F7 J: N7 y+ _, k+ t: K5 T) p; S
e2 I! u" v7 l" ]0 `5 b一是太盲目。尽管该单位明确要求应聘者须是人力资源专业毕业,但在收到的简历中,有85%的学生所学专业与人力资源毫无关系。真正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不超过5%,其他跟人力资源相关的劳动经济、社会保障等专业学生约占10%。% }/ W) v/ U f; ^' z+ o
7 y }: R: C8 [% {3 Z8 [9 K& K* E6 v# S二是欠诚信。该单位收到一份简历,求职毕业生在简历中写着她曾经在国家某部委机关实习,并担任“处长助理”。众所周知,国家部委机关的“处长助理”必须是公务员,行政级别应为主任科员。因此,这名学生的实习经历令人怀疑。+ _1 x0 ?7 [2 l$ e) U
6 F7 s0 P3 Z/ g4 U# i. ~
三是不注意细节。为了防止病毒传播,在单位招聘启事中要求学生的求职信不要以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发送,但发来的求职信中有相当部分仍是以附件形式发送的,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毕业生简历。此外,该事业单位名称与企业有明显区别,但是收到的求职信中许多都写着“我愿意到贵公司工作,为贵公司的发展尽微薄之力”云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