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10-18
- 注册时间
- 2005-11-1
- 威望
- 6794
- 金钱
- 10901
- 贡献
- 19223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6918
- 日志
- 22
- 记录
- 182
- 帖子
- 5932
- 主题
- 245
- 精华
- 15
- 好友
- 245
签到天数: 347 天 [LV.8]以坛为家I - 注册时间
- 2005-11-1
- 最后登录
- 2019-10-18
- 积分
- 36918
- 精华
- 15
- 主题
- 245
- 帖子
- 5932
|
大家好,我是小坤,好久不发帖了,今天在某博客上看到一篇做读书笔记的文章,作者是《小强升职记》的作者,看完这篇文章我很有启发,贴上来供大家学习,希望你看完也有所收获哦。/ G- t( j; U) `0 f: ?# n& |7 c
0 G( W, n1 o1 |
1 q5 g a+ @2 j7 q1 i如何做读书笔记更有生产力Posted on 2012-07-12 by David Zou 6 U: y. }! g9 E- ^# r( L
书是作者经验的浓缩,那么读书就是获取这些经验而已吗(获取经验的同时得到享受)?
) A: K' P# A* `) z! c( [1 `8 C我个人认为不是这样,我通常还会在后面加上一个步骤: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 |; r. B- m) Q Z: s' X/ w7 r n意思就是要把“作者的”,转化为“我的”,这中间有一座桥梁,就是读书笔记。
: m g5 Z- N8 `9 `1 U) [但我发现身边很多人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还是学校里里的那一套:记下要点,以备查阅* X3 E4 R/ ^" j1 D3 ?0 t3 W
我认为在现在这个时代,这种方法已经不适合知识工作者使用,读书笔记应该更有生产力才行。
$ {* d; \2 N" D9 R/ `4 X% Q6 \0 A% A- H, z$ [7 x* G+ j
所以这一篇文章就和大家分享我是如何让读书笔记更有生产力的,共包含三部分内容:& J n$ B Y5 h& ?5 e
1、句子-放入evernote。2、观点-尽快与他人分享。3、可行动的想法-列出行动计划
9 A n3 a, M& d句子-放入evernote我小的时候专门有个本子,A5大小,横线本,专门用来摘抄一些名言警句,或者优美的段落) i# d3 {& g4 ~* g
可是往往坚持不了3个月,就放弃了,然后到某一天,又突然振作,拿一个新本子出来继续摘抄0 H7 H1 ^8 c0 r( F/ w. ?4 s
所以家里有很多用了不到一半的本子就不足为奇了~$ i9 ?2 V( x, F; }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5 T0 w. L; s, Y# y1、录入过程太痛苦- m& \9 {" Y& T) B$ g; Z
2、缺少回顾# {2 q4 k) V6 m" j
3、缺少应用' C' s* k: m! i. B; A* y( v0 Y V
Evernote可以帮助我解决前两个问题:, @3 e# g8 Z( u9 u6 ^
对于比较喜欢的句子,我就录入到evernote里,对于精彩的段落(包括我的批注),就拍照然后放在evernote里,如果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录音到evernote也没有关系,这样就解决了录入痛苦的问题。
5 A. I* j* V- G8 `- `. g6 E, q; z5 w4 f0 O
我每周日的早晨,都会做周回顾,回顾清单里面有一项就是回顾evernote里的资料,这样可以帮助我把“作者的”变成“自己的”。 `" M+ c. j) {0 _ g% ^3 `* w% C
观点-尽快与他人分享我的朋友傅华是一个喜欢阅读、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今年是他的Gap year(间隔年),所以每天都有大量的时间用来阅读、完成儿时梦想:学习散打和吉他(令人羡慕的生活)。! y! C! z2 k& V5 a8 n x
我特别喜欢找他喝茶,因为他总是能从古至今,绘声绘色的讲一些故事或者案例,比如说:7 s8 l; U2 B8 y8 r3 v
- 《易经》是怎么回事
- 最近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变化
- 史玉柱是如何东山再起的
- 等等等等' m7 Z. } |. z3 _# P( R3 [0 N
我惊讶于他的博闻强记,于是我问他:“你是怎么把这么多资讯放在脑袋里变成自己的东西的?”5 o- g* ^; p* u+ F8 S& l9 P
6 k! C9 G0 w& e, i- z& z% S& t他说:“很简单啊,这些东西大多刚看过不久,并且已经讲到第三遍了。”# S3 T' I1 S. s1 {: D- \) W
1 K$ H3 i' o. F! K原来他从书上看到什么观点或者故事,就立即和身边人分享,(第一个往往就是他老婆)分享的同时也就内化了~
2 m3 X& e3 O# a" f7 `- Y) i' W- V( v! c0 G# L8 F4 J
这个是我比较薄弱的地方,所以书籍中的养分就流失很多,掌握到他这个诀窍之后我也要试试看咯~
/ r: _+ P4 i) q
, B- i+ k* }$ g9 H- Y4 U# J
% }$ r, N, J) [) \2 Q. A2 b通过尽快分享,把“作者的”变成“自己的”!. B! g1 V$ u& O+ g+ O9 n
可行动的想法-列出行动计划“读书笔记等同于行动计划”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3 _' a* m5 w' K) k
首先,在读书的时候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个我可以试试……”
1 R: B! c: E a或许也会写在读书笔记上、书的空白处,但这样却收效甚微,除非你能制定出行动计划
% S8 Q5 C$ c! ]/ y. u举例:
* J: k7 {2 `- ~2 C" X" p: `& l阅读了《知道做到》这本书,里面提到“知道”和“做到”之间的鸿沟有三条:; a# [. P# _4 ^
1、信息过载) I/ p* T/ ?& v/ R5 l
2、消极过滤, m9 B# ` U8 O j3 m/ a
3、缺少跟进* J! l3 s5 q r6 o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手机一直在旁边,所以我可以随时收集好的点子
: F! K% h" n5 C读完之后发现我收集下来20个左右的杂事5 a# ^1 _) a/ H" [( ~
不过我决定先填平“信息过载”这个鸿沟,于是我在omnifocus里写下的行动就是:
! N( A! Q7 z; @0 r+ V1、减少购买关于时间管理的商业书籍,读一些心理学基础著作,比如《心理学与生活》(因为我想知道拖延和个人心理之间的关系)& X2 N. {- z5 ^0 `0 Z
2、书柜里面整理出一个空间,专门用来存放“可以反复阅读的书”。
% g& m8 t! G' F; E3、退订一部分RSS
0 b; n0 w: ]) ] p至于放在将来某时清单,还是行动清单随便你
5 [) L( w; n: J1 v$ J5 D7 W# o这是商业书籍,其实读到一些小说或者传记的时候也会有孵化行动的想法
2 A9 U" u: \/ r* r: p1 v( f比如说小说里提到北海道的美景,那么是不是可以孵化成一次日本旅行?
' Z7 j2 [. m6 P4 X比如某人的传记里提到一本很棒的书,那么是不是立即把这本书加到书单里?
, M+ L2 v8 c/ T T# n$ N. N比如某本书里提到一种有趣的记笔记的方法,那么是不是可以亲自试试?' y: J4 v- j% c( u
把这些想法加工成行动,然后放到GTD系统里面吧,行动之后,就会变成“自己的”!0 i6 T! x+ Q, F o3 Y6 w3 X
$ u" u5 |$ ~2 l: Z( o2 g/ ?! q
你看,整个过程真是行云流水呢!
; F1 S7 A+ x/ L3 U& U2 G: {) w/ V4 D结语:1 l3 P0 M, T5 b3 s# I1 ]6 ^; s2 b+ R
李开复说过:“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会记得,做过的我会理解”,我觉得对于读书来说就是“看过的,会忘记,说过的,会记得,做过的,会理解!”。2 x9 D' ]. A( z, h3 A
读书笔记是联结作者和读者的桥梁,通过上面提到的三个方法可以让这座桥更加牢固,更加有效率。
& w' V' v" |1 r2 r% J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我朋友的博客,里面有非常多关于阅读的博文,很精彩哦:战隼的学习探索& K& P3 a/ _8 }% I: ?
) d! _; x# g$ a$ k |
-
总评分: 威望 + 52
金钱 + 11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