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济南,协助部门招聘组开展校园招聘工作。当天下午到达济南,马不停蹄由酒店直奔山东大学宣讲厅,次日去大学城山东轻工业学院进行前期宣传及宣讲。三天下来,总体感觉收获不少,总结如下: 感悟一:了解了公司校园招聘的总体流程,对校园招聘有了整体把握。公司在校园招聘上通过借助外力布局,联结大学就业中心,开展前期宣传工作,同时进行宣贯,面试,录用,一气呵成。招聘流程设置较为完善,但有些节点不可控,比如听同事说的济南大学站,就业中心老师不配合、英才网的工作人员不上心,导致在济南大学招聘不经如人意。而在山轻工效果就很好,首先是校方重视,校园大使积极配合,提前将信息有针对性向相关学院进行宣贯,并通过短信方式群发告知,使当日宣贯非常成功。 因此在校园招聘总体流程把握方面,应该重点关注两项:一是校方的沟通联络,再者是对一些招聘中介机构的把握(校园大使也是由其所聘),其中第二点中的招聘中介是第一点的基础。搞定中介,一般就能搞定学校。 感悟二:在操作层面,虽然人员不是很多,但我发现分工还是有一些问题。首先,分工具有随意指派性,没有考虑到每个人的特点及工作需求问题。虽然校园招聘除宣讲外其他工作的技术性不强,但随意的安排在过程控制上会出现不顺畅的状态。 感悟三:面试。面试出现了HR与用人部门立场不一致的情况。因为需求量大,HR追求任务量的完成,因为员工流失率高,用人部门(主要是装备)追求对人才质的把控,二者博弈,结果一般是相互妥协。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因为面试人员较多(山轻工近300人),专业用人部门重点关注面试者的知识能力,我们则关注面试者的籍贯、男女朋友、家庭背景等稳定性因素。面试呈现平面化状态。需要我们特别注意。我个人认为,对一个人的面试需要重点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知识能力、沟通能力、学习主动性、与人相处能力及意愿,然后把握他的个人价值取向。 总而言之,招聘就是一门艺术,好坏都需要有观众来评价。而观众就是我们公司的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