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12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培训规划] 企业员工培训七大误区

[复制链接]

3

主题

6

听众

623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3-5-31
最后登录
2013-6-28
积分
623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10:35: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J3 c  c" b1 o' i3 r
相同的行业、相同的员工、相同的设备,但有着不一样的业绩,是当下困惑许多企业主和经理人的“老大难”问题。
2 B' Y+ h, U* T并由此产生一些的“高论”(zeyavbnt片论),特别是对部分驰骋市场数十年的高管来说,“员工培训”承担了太多的角色,也走过一些误区,最后蒙蔽了大家的眼睛。 : @; s7 Y8 c. |( E5 Z" A9 w2 c
认识员工培训的“七大误区” : B' w1 @6 u. w* R- P
德国和日本的强大,往往能引出这样的结论:德国的强大离不开一批素质很高的产业工人,日本的强大离不开整体国民的学习意识。
: y( u9 \+ E1 U/ e0 d8 `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对外“客户是上帝”,对内,谁又是我们的“上帝”?员工。
2 D3 Z1 I; `( A. S3 N" H如何让我们的“上帝”快速进入环境,缩短适应的时间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培训,然而,在部分高管中仍然对培训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区,这里做了一些列举,供大家思考: $ }$ S5 V; }0 X$ U0 Q. G0 |
1、培训“无用论” ( V' }& _+ m. y: `
“企业的发展,不是靠培训完成的,最后执行推动的还是企业自身。”他们还认为,企业最好的老师是市场和社会,培训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家在一阵笑和哭中度过一段难忘的记忆,除此以外,对实际工作没有产生多大意义。 & V' V/ j. l& h2 [  m! H; a
点评:“无用论”点痛了一些把所有期望都押注在培训上的企业主,至高的期望总是以为培训是公主的一吻,顿时青蛙实现“质”的突变,成为王子。 % g! l4 O) A4 A" C3 ~5 |* o
但,德国的产业工人和日本整体的学习精神,就像罗马城一样,不是一天建成的。 - l4 X4 T  N0 c* ~' F5 p/ x' z
培训,更多的需要持续的执行和完善,离开这些,“培训”就只能停留在“记忆”层面上,没有实用价值。
$ e( @- A1 _9 r2、培训“至高论” 8 r3 |9 P9 u- g) }' T4 U* m
“选择培训,就像中国革命选择了黄埔军校,不管是中国革命造就了黄埔还是黄埔造就了中国革命,无疑的一点就是,黄埔军校是推动中国革命尤其关键的一个环节。”他们认为,中国人之所以聪明,是因为中国人总能“站在巨人的肩上”,他们是最善于模仿的一群人,在这一点,他们把动物模仿的本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极致地步。培训,对他们来说,是走向发展的阶梯和“捷径”。
4 h( R5 W- ]5 q  S3 r2 e# N点评:培训“至高论”肯定了培训的引导和模-全球品牌网-范意义,是基于高度的执行力和一定的经验之上,适用于企业中高层管理对于先进管理知识的接受,而忽视了基层员工对于“基础”的夯实。 * r8 k, f% n3 E/ I  `# j& k7 O2 T5 g
过多的培训,也经常导致走向另一个极端,员工缺乏创新,凡事寄希望于培训,甚至形成依赖,并导致思维恶性循环和逻辑的死胡同,而淹没自身的价值。 , ]2 d* {. w7 h  X' g
3、培训“形式论” , S$ S3 W4 e: H
“培训,走走过场而已,想让培训代替员工日后犯的错误,就是大错特错了,从结果来看,员工在培训后仍犯相同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例子。”甚至一些培训师也这样认为,从这些人的角度看来,培训时员工走进企业的一个过场,至于到底起到多少作用,有待发现。
4 y, ^9 Z9 f# v  s* J点评:培训“形式论”是基于千篇一律的流程式培训而言,他们没有重视培训本身的实效作用,也将忽视下一步的工作实践,对于工作来说,是管理层思想上的麻痹和固化。
! N! o% |) |$ H# `+ p* {+ Y心态重塑和营销良好的工作环境,将是这类人群迫切需要的培训和指导。 + c( R$ t# m, \) A6 b( ?
4、培训“游戏论” ( S+ S1 ^8 @6 z5 k8 r( T% ?/ |
“培训,第一要有激情,第二还是要有激情,第三还是要有激情!”他们认为,培训师的煽动性是整个培训的灵魂,正如二战时希特勒对于德国的意义,也正如此,接下来企业会遇到一个难题,等“灵魂”离开,我们的员工将怎么办?毕竟,企业花了银子不是为了发动员工感受惊心动魄的“激动”,而是要发挥实际的效用。 5 j1 G0 p" M  V* q( f  t
点评:培训“游戏论”,最大限度调动了现场参与互动,把所有精力和心情拧成一股绳,制造了课堂活跃的最高潮部分,优势是即兴的互动,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效果。但,培训的娱乐性会影响到培训本身的价值,往往导致“培训游戏”的娱乐性和培训的知识性本末倒置,从而走向误导和偏离的路线。
2 t6 [$ ~" Y  `9 X/ m培训“游戏论”是培训之“奇”非“正”,是“辅”非“主”,因此在培训中,企业主和培训师同行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g" J1 C. Y4 L4 _( x4 z; ?5、培训“权威论”
# O5 o0 a9 R; E! L“培训,必须权威培训才有效。要么就不花钱,要么就花大钱。”唯“权威”论,是典型对名人的迷信,过多地把关注点放在一点,往往忽视了本身的需求基础,这也是大家经常见到,名人也不一定起到希望的作用,相反,导致企业因为高额的费用受到很大的损失,成为典型的期望与效用不对称现象。 6 u4 u1 ?! H9 l( x
点评:唯“权威”论,是基于经验和期待,忽视了团队的现状和需求,脱离实际和越级提升,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理论上说,一个团队最好的培训师是团队中表现最优秀的人,但实际中还应考虑更多的元素,培训师本身的素质和工作中的业务技能是不能完全重合的。
/ j! Q% S3 g1 l7 C- ^/ f: C因此,在选择员工培训时,一定要了解员工目前需要的是什么层次的培训。
. \* `5 A/ c; p' V+ v6、培训“教条论”
: i) h1 p8 O+ d3 B# y7 {“培训师说的东西,感觉是在背课本,还不如自己看书。”这类培训,是针对培训师而言,部分也是员工问题,体现了员工和培训师知识层次“倒挂”的现象,培训师对员工看来,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而且培训知识和技能过于陈腐,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对于现状的改造。
0 V& r+ b) h! D8 E) O点评:在越来越发达的现代,培训不能忽视员工的知识构成而把关注点放到培训师上,从而对培训师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培训是学员和培训师双方合作共赢的结果。
% G1 c6 e* Q5 d) p7、培训“经验论”
8 k5 h( Y8 x% ^* I& m6 r9 {“经验是不可忽视而无法替代的。”因此有上文中提到,最好的培训师是业务最好的员工,就是经验论的典型。 2 K5 Q( \0 _' w/ X( X/ t4 I

11

主题

10

听众

2633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43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1-9-30
最后登录
2015-8-26
积分
2633
精华
0
主题
11
帖子
322
沙发
发表于 2013-6-5 10:51:14 |只看该作者
琢磨深思学习一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

听众

39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13-4-26
最后登录
2017-7-26
积分
395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36
板凳
发表于 2013-6-5 22:41:57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第4条,培训需要激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