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89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如何经营个人品牌!

[复制链接]

19

主题

4

听众

131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6-28
最后登录
2005-11-20
积分
131
精华
0
主题
19
帖子
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8-7 15:1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海归网荐文--个人品牌的经营(一) * i' ~ g0 K6 {0 p' e+ H' H+ Y C( @, e8 I# ~4 ~6 f; u (一):个人品牌的价值6 I* ^2 ?. A- l( @* n ' m0 k; E& I# q 作者:海归网(www.haiguinet.com) 安普若 ' z5 ]% g5 V" ^% f5 A 1 `' [/ X, Z8 n% i2005年7月21日 3 G1 ^7 }4 O! P v' G: G( n - Y. W: I) I! S+ ^$ [$ T) _ ( j7 X# |5 K* X5 D9 Y 什么是个人品牌?说白了,就是“名”和与这个“名”相连的个性、形象、和由此产生的联想。比如提到李白,想到的是诗、酒、潇洒、浪漫主义等等;比如提到“芙蓉姐姐”,想到的是恶心、过度自恋、和脑子有问题等等。这些东西的总和就是个人品牌。所以个人品牌是在人的大脑中的形成的对一个人形象的记忆和联想。 3 J. u! i7 _6 k2 z , _" N, P; z; g0 f+ X/ b什么是个人品牌的建立和经营呢?说白了,也就是讲:如何出名?如何不断地出名?如何出大名?如何建立个人品牌形象?如何维护个人品牌?最后,如何从“出名”这件事上挣钱? ! D+ D( m6 i& R9 E( [ ) s/ G5 h# J6 a+ d6 ~为什么要出名?因为出名了,可以挣大钱,甚至死后还可以清史留名。当然是否能清史留名,毕竟是死后的事情,大家眼前最关心的还是钱,也就是“利”。所以说个人品牌的价值也就在于由“名”到“利”的转化能力,或着说个人品牌的价值在于它的套现能力,也就是能从“出名”这件事上挣多少钱。一个人的“名气”能为他挣出来的钱越多,那么这个人的个人品牌的价值也就越大。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也就是个人品牌的含金量越高。 2 A: {, Q6 V9 z0 d * ^8 I! o/ u; O那么什么东西决定了个人品牌的套现能力呢?这由四件东西决定,我们称其为有价值的个人品牌的四大要素: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品牌套现的载体、品牌生命力。 # O5 x6 S6 E9 I) k& z ( ~$ E% ]& C2 O5 O 所以个人品牌的价值=品牌知名度 x 品牌形象 x 品牌套现的载体 x 品牌生命力 ' w! G! M6 e7 U. j% j5 ~ . m) a2 H: `$ j" B/ q9 p! h0 s(你可以把这个公式称作“安氏个人品牌第一定理”) / @ L3 g% |) w. q5 n* C' T c6 ]9 L( f, t+ j" B" [; K 7 I: V% A$ {. V5 s 第一、知名度: w7 F4 Z$ c9 `& P0 x + U# A8 w J" A; |/ Q 这个好理解。一般来讲,知名度越高,套现能力越强,个人品牌的价值也就越大。如果知名度为零,个人品牌的价值也就是为零。自从YAHOO诞生了之后,一个新的概念产生了,那就是“眼球经济”。“眼球”就是钱。有知名度、就有人关注、就有“眼球”,那么就有价值。 0 y# u2 E( L; N0 w6 F : |* @9 M! b3 V, p/ i ! H% }2 ~$ `/ B6 g" |第二、品牌形象: 0 B+ u$ c" k- w$ K, } / x# U$ [5 S/ k) p一个品牌的形象要正面,要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一个负面东西太多的个人品牌就比较难套现,所以价值也就不那么高了。但这不是绝对的。天下没有不能套现的个人品牌,只有不容易套现或别被人套现了的个人品牌(“安氏个人品牌第二定理”)。太负面的个人品牌也是可以套现的,就看你如何运作了。 * `* F0 |6 J B0 l1 z& \& Z ) W7 u& z# ?/ S, D8 I举个例子,比如雷锋。多么响亮的个人品牌,形象绝对正面、高大。但雷锋华年早逝,还没来得及把这个品牌套现就死了。所以这个品牌最后贡献给了社会,许多人打着雷锋的牌子赚了钱。雷锋自己却没得到什么。 , I$ V9 Y3 B6 j: c1 w1 I 8 R' E: h J: G3 h# j9 v 再举个例子,方舟子。这几年方舟子通过网络逐渐树立起来了一个“科学打假英雄”的形象,很正面。但他的个人品牌的形象所附带的限制太多,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否则就和他“打假英雄”的高大形象不相符合了。同时这个品牌附带的敌人也太多,一不小心就会有方舟子的敌人跳出来,把这个品牌摧毁。所以方舟子这个个人品牌正面,但狭窄;高大,但风险也大。用方舟子这个品牌套现也并不那么容易,所以它的价值也就不是那么高。当然如果经过精心经营,重新包装,它的价值可以大幅度地提高。 1 y3 U5 ^% }) p, b3 w7 e9 Q % z' [8 \, J: `5 v) a7 }" I 所以,个人品牌的形象太高大、太正面,品牌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范围就会变窄,品牌也就变得比较脆弱,风险提高(“安氏个人品牌第三定理”)。 3 r7 s1 |0 D/ s% K( ]1 r8 {+ z/ N& t4 t7 V! _% V, a5 S 再有一个例子,“芙蓉姐姐”,这个品牌的知名度很高,但形象太差。几乎和不知廉耻、哗众取宠、冒傻气、脑子有问题、。。。也就是北京人常说的“傻X”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个人品牌就比较难套现,甚至有的人还要躲着这种品牌,比如,有个香港人开的影视学校就担心“芙蓉姐姐”入学会把名声搞坏。这种品牌就是重新包装也不容易。 4 y0 n& B% J! F2 B% V2 i9 W 6 t1 H; Y9 V- g. k( h- x* ^7 [但有人仍旧用“芙蓉姐姐”这个品牌赚了钱。比如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有人利用“芙蓉姐姐”这个品牌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比如中国博客,这也是间接地赚了钱。“芙蓉姐姐”自己也多多少少改善了自己的收入。 5 P; g$ M0 |" P! u- x5 ^* m8 z3 z ( J) e: G( |* A" E' _/ h % }; h7 }/ n! `5 s* u第三、品牌套现的载体: 4 k* S! Q+ @: e$ A; o# n% E 3 _" Q. m; {" V% f/ k品牌是个虚的东西,把一个虚的东西变成白花花的银子必定需要一个载体,也就是一个套现生钱的echanism(机制)。这个套现的载体越多、越容易找,那么这个品牌的价值就越高。 ; s3 v$ A4 q! p# M1 @0 q. A1 d( P) a% d: Z5 d. d1 X' J 比如,“小燕子”赵薇出名了。她可以拍广告、可以当产品形象代言人、可以参加演出走穴,可以拍写真集、可以灌唱片、可以出书、可以拍电影拿更大的片酬。。。。总之可以找到许多许多套现的载体把她的个人品牌变成钱。所以赵薇的个人品牌就比较值钱。 - q2 o: B0 n! y( \0 f/ }3 O& t ' w4 x W: Y7 d# K: @但“芙蓉姐姐”这个品牌就比较难找到那么多的“套现载体”。拍广告和当产品形象代言人可以,但一般也只能给治疗神经病的药物做广告或代言。拍写真集、灌唱片、出书也都可以,但真的有人会买吗?因为她那个形象,应了北京老百姓的一句俗话——“她脱了我都不看”。最近她好象在拍电视片,这也是一个套现的载体,但中国电视界有多少疯疯傻傻的傻大妞的角色可以给她演呢? / u4 J( K# t1 f+ T' X3 d n . \/ h& Z. \4 F1 J% e但是根据“安氏个人品牌第二定理”,没有不能套现的名气。你看看“芙蓉姐姐”是如何做的?一般人为了出名,甚至是花钱请媒体来采访。但“芙蓉姐姐”倒过来——我有名,如果想采访我,可以,拿钱来!现在媒体采访“芙蓉姐姐”是要交采访费的。看,人家这不也套现了吗? " W j; [8 h5 \8 k% P9 S! k& _6 P! s; ]) T 2 ?4 d) s4 w( F 第四、品牌生命力: & }; |# \8 \4 ~# d: l* ~' Q3 s t) q* V- x0 B1 A& X6 y# {如果一个品牌只是昙花一现,那么这个品牌也就没有什么价值。品牌的生命力越长,能从这个品牌中挣到的钱也就越多,那么这个品牌的价值也就越高。 & O2 z) P# o9 i! B" j 3 E0 t$ N! f E; {/ i因为一个品牌实际上是在人的大脑中的一个记忆。记忆是会渐渐淡去,甚至会被遗忘的。所以品牌是有寿命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老的名声(“安氏个人品牌第四定理”)。一个品牌时间久了,自然会被大众遗忘。怎么办?那就要不断地制造“动静”,制造新闻,不断强化一个品牌在大众头脑中的印象。这就为什么过几天你就能看到某某明星又出事了。他们就是不想让你忘记他们。 " N* X3 ]$ R5 p & n; J3 e; p" J8 q品牌也有一个The Seven-Year Itch(七年之痒)。大概六、七年,必须把品牌重新包装,推陈出新。否则的话,这个品牌也就死了。 / l4 V" t6 b: m! j* i+ m0 x7 ~ f$ T. U + f. e' d9 l4 }& U# \ 但要是不断地推陈出新,那么这个人就必须有“后劲儿”。比如,冯小刚,拍一部片子,火一部。所以这么多年了,他个人品牌的价值越来越大。当然也有人担心他到底能火多久,这就要看他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和生活积累了。如果他有后劲儿,能不断地拍出新的好片子,那么他这个品牌的生命力就会越来越旺盛。 / E: {+ |% ?( `8 R 4 |1 `( p: K7 O9 e1 o 举一个失败的例子,那就是吴士宏。她从中国微软出来的时候多红啊!如日中天,可惜毕竟底子太薄,没有什么后劲儿。现在无声无息了,她的个人品牌几乎死了。 4 j j, }3 z+ y* k a# h( m3 ?8 u7 o! g) Z $ l" Q8 _' Z9 I9 A0 [4 J1 d6 a再比如,用身体写作的卫慧,尽管这几年还在不断地出新书。但她的新书好象是在炒冷饭,现在比她年青的"上海宝贝"们已经不只是和某一个老外在酒吧的厕所里做做爱了,现在是和任何几个老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停车做爱枫林晚”了,要比她前卫、开放得多了,所以看她书的人也就不多了。也没什么人关注她的消息了。她的这个个人品牌几乎也就死了。为什么?这就和一个街头的“小姐”,她脱过了,让你爽过了,你还有多少兴趣总想着她呢? & X# s `. ?- `9 Z4 h4 A 3 y. O5 E5 ?/ ]3 ^) O3 b8 y说到这里就扯出了下一个话题,如何让人老想这你?也就是如何使个人品牌持久?请听下次分解。 ) H% f& h# P0 H, K ) S; m6 K1 \: u' r6 o 总结: 3 X0 s# h& ~/ w8 y2 p2 i+ @/ i, s5 F 安氏个人品牌第一定理:个人品牌的价值=品牌知名度 x 品牌形象 x 品牌套现的载体 x 品牌生命力 # [" K- m( v3 V% _ 0 r& m; @/ `8 G4 U 安氏个人品牌第二定理:天下没有不能套现的个人品牌,只有不容易套现或别被人套现了的个人品牌。 s; x& o Y* f# d$ X' Z0 E5 a+ V5 B' p 8 o; ?7 ~6 C$ Z安氏个人品牌第三定理:个人品牌的形象太高大、太正面,品牌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范围就会变窄,品牌也就变得比较脆弱,风险

29

主题

4

听众

6078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5-8
最后登录
2010-7-16
积分
6078
精华
0
主题
29
帖子
1043
沙发
发表于 2005-8-8 08:18: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如何经营个人品牌!

语言虽然泼辣,但是有点意思。[em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

听众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2-8-26
最后登录
2017-7-5
积分
20352
精华
0
主题
165
帖子
2093

中人网雪山杯(2002-2009)

板凳
发表于 2005-8-8 14:11: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如何经营个人品牌!

推荐大家看看,有些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同进士出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3-8-20
最后登录
2012-5-11
积分
16208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78
地板
发表于 2005-8-8 14:52: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如何经营个人品牌!

不是没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14

听众

5003

积分

HR3000强

Rank: 40Rank: 40Rank: 40Rank: 4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1-20
最后登录
2013-10-12
积分
5003
精华
1
主题
86
帖子
789
5
发表于 2005-8-8 21:51: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如何经营个人品牌!

用到企业品牌上也挺适用的。[em05][em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4

听众

131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6-28
最后登录
2005-11-20
积分
131
精华
0
主题
19
帖子
70
6
发表于 2005-8-15 23:45: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二)

(二)( M2 k3 c6 O1 ~ 作者:海归网(www.haiguinet.com) 安普若% {/ ^, _! h0 w0 A 2005年7月22日 # o: |0 U S5 r7 s. P ^ {) _$ F+ R6 a; E - b7 B3 `/ {% Z: F: Z8 g如何建立个人品牌呢?按照“安氏个人品牌第一定理”可以推论出:建立个人品牌要作好四项工作,按先后顺序这四步曲是:找准套现载体(确定如何套现),设计相应的品牌形象,然后是选择相应的方法和手段打响知名度,最后是维护品牌、延续品牌的生命力。(“安氏个人品牌第五定理”) : J% c) ?- N) ?9 v+ w' P/ Q) d4 f" w- T9 p* | 这四项工作缺一不可,往往有人错误地认为打响知名度是唯一重要的,其他并不重要。所以有人为了提高知名度采取“杀鸡取卵”的办法,损害了品牌的形象和生命力。比如,成都有一个女的想出名想疯了,于是就弄出了一个和张铁林有“性交易”的丑闻,这样做她肯定能出名,但这个名的生命力却没有。用不了几天就死了。张铁林还是张铁林,这个女的却成了垃圾了。这是个人品牌建立失败的经典案例。 / ]1 s ]& S1 F K W; m3 N ' R. @9 v$ R, b. v这四项工作的顺序不可以颠倒。因为套现是目的,出名是手段。所以如何出名、出什么样的名等等都要围绕着套现这个目的来设计规划实施。如果只是为出名而出名,那么就本末倒置了。出了名有时也很难套现。比如“芙蓉姐姐”。她只是隐隐约约感到自己出名后可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具体如何靠她的名气挣来荣华富贵呢?她不知道。因为喜欢出名,所以也就为了出名而出名了。她大部分时间几乎全是凭兴趣做事。她几乎没有做过任何形象设计,更没有构造任何品牌套现的机制。 * c' f- _ Y7 F% P; p/ o4 m! Z ( p- L- ~/ E d2 ^ “芙蓉姐姐”的知名度现在是很高,但这个知名度实在太难套现了。所以现在一大堆策划人都在发愁,怎么能把“芙蓉姐姐”的名气换成钱呢?“芙蓉姐姐”真的让所有的策划人都感到challenge了,“老革命遇到新问题”了。“芙蓉姐姐”是个典型的只管出名不问其他的低价值品牌建设的案例。 8 D* i! y9 i. W1 x, V! y; I* j* P- W 所以,一个品牌的套现机制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一切的根本。我总结了一下现在品牌的套现机制,一共分三大类,有17种。如果谁能发明出更好的模式,那么必定能挣更多的钱: 8 `1 G$ { Z) d$ H3 o/ d/ v* O # T2 D& s1 @- \3 T% h6 {第一类:直接从个人品牌中获得利益: 7 I( [' x' z2 r) D( ]& a, g: B, x! Q: `$ ` 一、直接出售品牌使用费(成功的例子米老鼠,姚明等。姚明更是一个综合使用其个人品牌的好例子); 2 j& v B) f/ M. |# O2 N二、把个人品牌转化为公司品牌或者产品品牌(成功的例子李宁公司董事长李宁、加拿大的“大山”,还有许多律师事务所、建筑事务所等;失败的例子牛群); 8 t( o$ T7 U* e$ j {- K( K" T三、品牌的交叉使用(辽宁足球俱乐部董事长赵本山); % J" c6 p5 b* `/ a9 m+ i# n四、开公司、拉投资(成功的例子中国博客的方东兴;失败的例子“基因皇后”陈晓宁); . b. {" n' p5 l4 a/ z8 m五、靠名气结交名流找靠山找机会(成功的例子杨澜老公吴征、“上海首富”周正毅); 0 G* n* M- v1 I3 C0 F 六、靠名气收费,采访费、出场费、握手费。。。。(成功的例子“芙蓉姐姐”); . V3 w9 B8 b9 q9 T; Z" [0 b g J. Z七、靠名气行骗(这也是套现的一种方式,但属于非法,这里就不讨论了。例子很多很多,比如“上海首富”周正毅、扬斌等,可能着是国内用的最多的品牌套现的方式)。 6 P3 Q* c3 a8 Z2 G/ W7 \0 v 5 D8 B. p R; ?8 c$ h 第二类:靠个人品牌提升个人价值而获得利益: 7 A- c3 o8 ^$ y! D - T J; h9 a; A3 ~9 z+ H 一、跳槽、升更高的职位、找更好的机会、赚更多的钱(成功的例子微软跳到盛大的唐骏、微软跳到GOOGLE的李开复,失败的例子吴士宏); ) w9 p; I, A0 j. n6 {( q5 ^二、升更大的官(成功的例子蒙城县副县长牛群、新义州特首扬斌); 6 x) I, `+ H! d5 c7 N) T三、演出、走穴、(许多演员都这样做)。 5 A* ~0 C) I3 J: E% d 四、讲课演讲(其实这和演员走穴有点象。成功的例子严新、郎咸平;不太成功的例子方舟子、何祚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4

听众

131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6-28
最后登录
2005-11-20
积分
131
精华
0
主题
19
帖子
70
7
发表于 2005-8-15 23:4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二 续

第三类:靠个人品牌扩大销售获得利益: ; h) m7 d8 v: Q6 U: f% ] 8 i! P0 F# W4 E, w9 Y. [. O) s一、出书、卖更畅销的书(成功的例子郎咸平、余秋雨、方舟子;不那么成功的例子木子美、卫慧。失败的例子吴士宏); : T7 x7 o9 b& H/ @, G. v 二、出唱片(成功的例子刀郎、不太成功的例子斯琴格日乐。失败的例子一大堆); 3 H( y- |' r3 N5 T5 o+ i& W6 s 三、卖作品、卖更大价钱(成功的例子陈逸飞); 1 {; \6 h: H( Z5 @) P$ S0 x四、拍电影获得更好的票房、拍电视获得更高的收视率(成功的例子章子怡等,其他的例子:饶颖、“芙蓉姐姐”、田亮——不知道能否成功); , W: Y2 t! r Z 五、拍写真集(成功的例子变性人河莉秀的写真集); 7 b* T+ _ i5 t 六、拍广告、当形象代言人(最传统的品牌套现的方法,几乎所有的明星都这样做)。 $ q/ e, g' l7 }/ ~ k- x8 @8 b% B, \6 [9 M$ V% y2 E 如果能把上面的套现机制hybrid综合应用,比如既出书又拍电影还到处讲课,然后再开公司买产品,这就能更大限度地利用品牌的价值了。 , ]) z4 ? Q" b H& N+ } d5 A) {/ j 从确定套现机制、扩大知名度、建立个人品牌、到最后成功套现,做得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中国微软的前总裁唐骏。 * J" f) B Y6 D( h9 n/ z : B. y9 _. p, s7 B+ T. a4 i7 R 唐骏本来是做技术出身的,在微软上海技术中心当头的时候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心向上升迁。这个时候他不需要个人品牌。只要他的老板满意了,他就能升上去。 3 q C/ M" ~5 F: c0 w3 C* f: e, z4 K8 x 果然他真的升上来了。但当他终于爬到了中国微软的总裁这个位置之后。问题就出现了,他已经碰到了玻璃天花板了,下一步再往哪里升?当微软全球的CEO,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下一步就只能跳槽了。如果要跳槽跳得高高的,那么就需要有名气,所以唐骏开始利用中国微软的总裁这个平台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了。从这个分析很容易看出,唐总个人品牌套现的方式就是要跳槽、升更高的职位、找更好的机会。 ) q& t$ C9 j3 E( q! s( Y) `' @* u ! j, ?! l4 v* L. q) g 套现的方式明确了,建立什么样的品牌形象也就很容易确定了。唐总要建立的个人品牌形象就是一个“高水平的、既懂中国又懂世界的职业经理人的形象”。 ! X% D3 w! X& D( M " U9 }% G) |: U; k下一步,唐总写文章和上电视,利用这两个传统媒体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但他毕竟不是搞管理出身的,经验不足,水平还有待提高。所以他在电视上和在他的文章中做“秀”的时候暴露了许多“硬伤”,这无形中给他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不要紧。关键是他运气很好,马上找到了套现的地方。那就是他正好赶上“盛大”要上市,于是他把个人品牌拿到了“盛大”,马上就成功套现了。他几乎没有浪费一点他的品牌资源。而且这次套现对他的个人品牌还有提升的作用。所以可以讲这是一个成功的个人品牌经营的例子。 ( s. h, o0 N [& s 0 y; r& \; \5 F6 {9 G, V4 s同样一个个人品牌经营的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李开复。他花了几年时间(比唐骏的时间长),成功地打造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循循善诱、温文尔雅的受人尊敬的科学家的形象。但他的个人品牌的形象太正面了,根据“安氏个人品牌第三定理”,这个品牌适应能力比较窄,比较脆弱,风险也比较大。所以这次他跳槽GOOGLE和微软对他的诉讼就引来了许多争议和关注。如果他处理好了,是他拓宽品牌形象的一个机会,如果处理不好将使他的形象大大地受打击。(在下一章《个人品牌的经营》中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如果说李开复在个人品牌经营上有缺点,那么就是他把个人品牌做得有点“过”了,也就是overdo了。再有,李开复跳槽GOOGLE这件事总让人感觉他好象并没有最好地利用他的品牌资源。所以这是不是最到的套现方式呢? ! a9 s3 E' p, S) ] / G3 [* {0 I3 |/ H 靠中国微软经营个人品牌失败的例子是吴士宏。吴士宏有成功的地方,那就是她成功地把知名度打响了。但最后她还是失败了。她失败有三个原因,第一、自身水平太差。这是根本原因。这在她跳槽到TCL之后更加表露无疑。毕竟几十年的教育和积累不是靠上几天夜大就能补上的;第二、她的个人品牌形象过于咄咄逼人,显得不厚道而又小家子七气;第三、她选错了品牌的套现的方式,比如她从中国微软出来,她选择靠出书把她的名气变现,但她的书卖得并不好(书本身水平不高,再加上市场运作不好)。她出书揭露微软的内幕彻底打碎了她作为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形象。如果说一个人的自身水平低。那么以后可以提高。如果说品牌形象不好,那么以后可以重新包装。但她犯的第三个错误是不可饶恕的,因为她把她个人品牌的套现能力彻底毁了,这个品牌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e2 {3 Z& L" S% d8 Z. E " O7 K! a4 p+ Q& i8 ~. G3 [吴士宏犯的错误就是一心想出名,而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名。“杀鸡取卵”毁了品牌的形象和套现能力。 r `* X: e g6 M/ ^ 9 h* \/ C- n( {7 q8 C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么几条规律: * Y# b- e& U" ]' P( {. j 2 {2 h/ `0 u6 M! g" e4 ~第一、当一个职业经理人(打工者,非企业所有人)开始大规模地建立个人品牌的时候,也就是他要跳槽的时候。(“安氏个人品牌第六定理”) - |( @0 w* q+ A8 s% x# A4 N# ~+ k& u; k8 g; ^" a 第二、出名是手段,套现是目的;出名容易,套现难;持续出名,不断套现更难。(“安氏个人品牌第七定理”) ' A) e1 v) V9 z$ [# u% F . \, u* ~+ L1 a! J " q7 [7 z* Z/ u5 C5 `' q2 t总结: ' F& S N) E }& P7 p' t5 l- H% N- _1 g 安氏个人品牌第五定理:建立个人品牌的四步曲是:找准套现载体(确定如何套现),设计相应的品牌形象,然后是选择相应的方法和手段打响知名度,最后是维护品牌、延续品牌的生命力。 ( \! p' M' a9 M& U3 T( U4 K' a: ]% y5 D- T8 C; b 安氏个人品牌第六定理:当一个职业经理人(打工者,非企业所有人)开始大规模地建立个人品牌的时候,也就是他要跳槽的时候。 4 Q, m# {9 R1 O8 y! G9 J" x 5 i; Q' a" K H) u$ _2 k安氏个人品牌第七定理:出名是手段,套现是目的;出名容易,套现难;持续出名,不断套现更难。 ! V& G2 w0 e5 Y5 C: ~# j2 z0 P& M9 u. J9 t6 K# g, ?! o 作者:海归网(www.haiguinet.com) 安普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4

听众

131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6-28
最后登录
2005-11-20
积分
131
精华
0
主题
19
帖子
70
8
发表于 2005-8-21 16:4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如何经营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的经营(三): ) @! p8 x& ^5 [3 {个人品牌建立的具体运作——设计品牌形象、打响知名度 0 q, R1 T) [; i1 J& H& ]& v; j ! N# v3 {) `& {& }' }海归网(www.haiguinet.com)安普若 7 [& T9 E4 j$ A, t; g* ~% i& ]3 e! s4 X/ }0 k5 `4 A! ^ ' \0 j" [* I# }9 T. Y' {( A 2005年7月23日 / w8 S1 }* E3 ?4 s# R5 V, j . ?1 b! o2 n/ A# o+ T6 g) z 上一章讲了建立个人品牌的目的——套现。当明确如何套现后,下一步就是设计相应的品牌形象和打响知名度了。 9 {" B5 x2 `1 e+ I- M6 h x a0 x& ` ]; D4 r! M 设计品牌形象包括起名字、设计品牌特征和个性,还有视觉元素设计(Visual element design)等等。 , X9 x$ k) o& c! k. S# l( \ ' r% i7 e; j) a* a& _ 个人品牌形象中,名字是最重要的。名字要正面、积极、简单、好记、好念、独特、能产生你所需要的联想、有含义、有故事,最好还要有品牌保护(比如注册商标、注册好网络域名等,出名之前搞好,等你出名了别人就抢注了)。如果你要走向国际化的路,最好还要有一个相对应的英文名字。英文名字最好找高人给看看,别闹笑话! 7 Q& U0 e% E; R$ A% W " c. _& h3 b+ k8 a咱们举几个名字的例子,按上面的标准,分析一下名字的好坏。 ! c4 G3 R1 x; x! V + q1 |1 F" X" S; ~7 R- C比如,濮存昕,这名子就有点难记、难念。许多人三个字里可能两个不认识,一念起来就成了“什么存了什么”(钱存了银行)。估计濮存昕出名很晚和这个名字不好念不无关系。当年谢晋拍《最后的贵族》的时候,就看濮存昕这个名字心里烦。他说你这个名字不容易出名。所以谢晋就给濮存昕改名叫“苏新”。电影拍完后,濮存昕他爸苏民认为改名涉及的事情很多,太麻烦,因此就又把“苏新”改回“濮存昕”。唉!老人家是一点商业品牌意识也没有啊! & ]4 p) e! | g$ x+ M0 X* m 2 ?8 C9 C* g$ t& Q4 k0 ]* j比如,“刀郎”原名罗林。尽管罗林这个名字简单、好念,但不具有独特性,估计中国叫罗林的有好几万。网上一GOOGLE,全是别人。所以罗林改名叫“刀郎”。据说刀郎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罗林的声音特点和新疆南部麦盖提县“刀朗族”的人的声音很相似,都是沙哑中带着清亮。但“刀郎”没有品牌保护,一出名,马上就出了好几个人都号称自己是新疆刀郎文化孕育出来的真命天子。甚至后来还出了一本书,叫《谁是刀郎》,借机搭车发财。 ! l$ V- T! z6 H! V( ]$ _, o! k5 j1 }" I9 v1 g! f" [- ` 比如,“方舟子”原名方是民。方舟子这个名子起得好,很独特,好记、好念。他自己讲是取“同方同舟,并肩共济”之意。但没什么人往“并肩共济”上联想。大部分人看了这名字的第一个联想是“诺亚方舟”,一看就是要来拯救世界的,透着一股舍我其谁的架式。所以和他的品牌个性很相吻合。 1 l$ {$ q% k8 [- [ ' U$ m/ V3 t$ \1 c0 P" P比如,“草庵居士”这个名子也不错,很有佛学意境,也很独特。“结草为庵”也很平民化,也很有自谦的意思。居士者,居俗家修行者也。庵,乃圆形草屋也。除了尼姑庙叫庵,许多文人的书斋亦多称为庵。如明末清初江南的“四大公子”之一冒襄,就是给“秦淮八艳”的“八大名妓”之一董小宛赎身的那哥们,他的书斋就叫“影梅庵”。他写过一篇文章,就叫《影梅庵忆语》,是追忆他和董小宛相爱的故事的。“草庵”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四大公子”的“影梅庵”。 + w" s& D" v& D# t2 U# p" L. o( ]* o- {$ k# K/ v 实际上中国确有一个寺庙叫“草庵”,在福建晋江华表山,是一个摩尼教寺。所以如果佛教届人士看了“草庵居士”这个名字可能真的会误解他是摩尼教居家修行者呢(可能草庵大侠确实是福建草庵寺的居士,只是从来没有透露过——我认识许多居士,他们之所以在家修行,就是因为不想暴露身份)。 , u. h9 R9 r8 R- l * y4 w- B* Z4 k2 E比如,“芙蓉姐姐”这个名字就和她的形象很般配,给人的感觉一个字——土!让人联想到的是“白莲教”或是买鸡蛋的、跳大神的。 8 \+ x; V. r3 s% a; g! Z& m 7 `" W; k8 Q9 L9 a香港的明星出道前,都会请专门起名子的公司或是算命风水先生起艺名,为的就是找一个简单、好记、好念、独特,当然还要有运气的名字,以便容易出名。 1 d" G5 i: t% Q0 ]/ g7 S" Z7 g" M 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忌讳避开民间的一些骂人的话,比如“250”、“十三点”、“大兴”、“港督”,“绿帽子”、“SB”,“BS”。。。。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你还别嘴硬,说我名字中的这个250是当什么什么讲。当什么讲,你也是250! : z' E4 a& Y& }- U; n' |* ?4 u C A, O$ W4 {& q- [0 D+ P起名字,有的时候是把一生文化积累都凝聚到这三个字上来了,学问很大啊! : C U. ?: x# Z% F4 I6 |/ Q* X8 F8 \" h( L 关于名字的笔画、八字、风水等等的一些其他讲究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大家有兴趣可以查查这方面的书。 5 ^3 X9 O0 O& L3 n6 L6 K% g . u- P0 p0 X& t 有了一个好的名字,下面就要给这个品牌设计相应的特征和个性,以及视觉元素。个人品牌的特征和个性一般就是这个人的特征和个性,当然有的时候根据需要也要适当地“包装”一下。比如,“小燕子”赵薇刚出道的时候故意表现得特别青纯、活泼。衣服也是小女生的样子。后来时间久了,发现那是包装出来的,她自己并不见得真的如此。 , ?7 l* O @4 Z7 F ( h6 R7 M3 E5 e4 w3 [: d比如,赵本山本身实际上也并没有那么老、也没那么憨厚,但故意弄得和“老棵碜”一样,每次出来还故意带一个断了帽沿的破帽子。腿一伸一伸的,脑袋一探一探的。这些就是赵本山品牌的特征和视觉元素。显示生活中他不这样,这叫“形象包装”。 $ |* m$ c$ z3 H5 S3 Q& a & K, ^ @' Y& M' ^ 再比如,“芙蓉姐姐”的特征和个性就是“土”和“傻”,所以穿的是特别具有乡土气息的大花衣服。“芙蓉姐姐”的视觉元素除了大花衣服就是一脸“横鹿镜二”式的“憨笑”,加上一个能拧出各种各样弯儿来的胖身子,十分有特点、个性鲜明。这也就是为什么“芙蓉姐姐”能火!不服试试。有几个女的能把身子拧得比“芙蓉姐姐”弯儿还多。 2 M) A0 a+ s1 x% t; p 3 h) S' Y1 p7 o9 P有一个好名字,配上了相应的品牌特征和个性,再加上相应的视觉元素。万事具备了,下面就是如何把这个品牌作火,打出知名度来了。 / y3 B+ O1 S7 w) e4 R 6 j! b: A- H# n1 |' Y打响一个品牌,需要六大要素:实力、运气、时间、金钱、手段、平台(“安氏个人品牌经营第八定理”)。 6 M0 K( M$ q% |! ]4 E* q% d! J& a# _; j 但这六大要素并不是缺一不可的,比如你有运气,可以少花点钱。比如你手段高超,可以节省点时间。但实力是一定不能少的,时间也不能太短——品牌是养大的,需要一个培养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4

听众

131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6-28
最后登录
2005-11-20
积分
131
精华
0
主题
19
帖子
70
9
发表于 2005-8-21 16:42: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如何经营个人品牌!

第一、实力: ( U" e3 m% f5 ?6 G 0 c! G: m1 M( q' _一个人要想出名,一定要有实力。这是一切的根本,是个人品牌生命力的基础。 5 {# s. z* }3 R9 A : G8 n2 z; z) w( a. a一个人的实力可以是他的人格、修养、品行、性格、才华、知识、智慧、眼光等等,也可以是他的艺术水平(如果他是艺术家),还可以是别人没有的胆量和勇气(比如别人不敢说的他敢说,别人不敢干的他敢干。别人不敢脱她敢脱等等),甚至还包括一个人的漂亮脸蛋和身材(比如是一个女的)。总之,凡是能出名的,必定有过人之处(“安氏个人品牌经营第九定理”)。否则的话,无论如何炒做也是稀泥扶不上墙,没办法出名。就是出了名了也没有生命力,用不了几天就被人忘记了。 % x9 {) L* e" V9 c& z* y; X5 v+ Y / a/ l; [+ [: W' f" `对于制造“明星”的投资商来说,当你操刀包装“明星”时,一定要选好才。一定要看好这个人是否有实力、有水平、有素质、有人品?如果都没有,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包装也包装不出来。包装出来了,也没后劲儿,没有生命力。 # n, n. T+ a! Q 9 o; e! D& A% K/ {" o2 I对于自己想出名的,也要分析一下自己的实力。如果不行,还是别出那个名的好,否则的话,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太累! + _( ~: Q& O: ]6 Z$ O 5 G# o% m' r5 k+ e, k+ L: B6 r" F3 K 第二、运气: . \: X/ w: |' P& C& D4 I3 Z7 O- P# q- H 单纯靠实力打出名声来的,有,但太慢。如果要想成名快,那么还是需要一点运气的。比如当今歌坛上许多小星星出名全靠一首歌,比如孙悦。在演艺圈里,当大家艺术水平差不多的时候,谁出名就全靠运气了。比如,章子怡。当年他们中戏一个班的同学,比她水平高的有好几个,但她先出名了。这就是运气。 ) G# p" ?/ J! E% @* ?# v 5 Y" v7 B1 u% J6 K! I3 m4 H8 U ' V4 y# s/ N; D8 Z# d+ y' b: O 第三、时间: 1 C) N: r4 M/ }& E# m1 v # X$ E7 ?& C6 M* n制造个人品牌是需要时间的。这就和广东人煲汤一个道理。要“温火慢慢地炖”才能炖出好味道来。品牌是个生命,它有一个成长,壮大,达到顶峰,然后衰老的生命过程。凡是快速成名,拔苗助长的品牌都没有生命力,大部分都会很快被大众和媒体所抛弃(“安氏个人品牌经营第十定理”)。所以希望制造“一夜成名”的奇迹,不是不可以实现,但那是一个天大的错误,是个人品牌创立的大敌。 + n7 }+ }6 t8 R8 c. i 3 R& [ @' J0 i3 d i/ g, }9 m1 G在这方面最最典型的失败例子是“基因皇后”陈晓宁。当初陈晓宁丈夫汪海涛成功地搞了一次“商业炒作”(汪自己的话)。但他炒作得太成功了,太快了。一夜之间,国内几乎所有的主要媒体都在几天之内连续以显要位置对陈晓宁做了高频度报道,中央电视台也播出了在北京机场迎接陈晓宁回国的壮观场面。于是陈晓宁一夜之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美籍华人科学家”、“世界生物科学界顶尖级人物”和“基因皇后”。 ! s' [; n% J) R+ Z8 D( [9 P+ s5 ~5 n6 b% J 但4天之后,北京晚报和其他媒体,包括方舟子开始对“世界生物科学界顶尖级科学家”的“基因皇后”发出质疑。后来越演越列,认为陈晓宁是在欺世盗名。刚开始的时候,陈晓宁方面还找了几个人反击,但越反击,方舟子斗志越高。最后终于被方舟子把“基因皇后”的品牌彻底地拍死。 % q( i- L0 ~' R' H9 C $ P( Q# |" |" }: M2 O0 f8 o 陈晓宁事件成了方舟子成功进军国内媒体市场的代表作。方舟子打假英雄的高大形象从此在国内媒体树立了起来。这是方舟子个人品牌的里程碑啊!可喜可贺! ; |% N$ M$ L2 K1 t0 w- [: v% U3 v2 S5 v6 @ 反观方舟子。方舟子从在互联网上孜孜不倦地努力。从最初在网上吵吵架,到最后终于以打假英雄的形象成名于互联网,前后大概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方舟子打假英雄的形象是靠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出来的,不是一夜吹出来的。所以方舟子个人品牌十分的坚固,具有很强的“抗倒伏”能力。要想把方舟子一夜消灭,估计也不是那么容易。 + L+ H0 z( Q0 k" H4 M' m 4 a+ a+ v- j1 \1 Y 为什么品牌建设需要时间呢?这有两个原因。 9 P B& b1 D- v9 Y4 R, ^9 o& B % g, ]! v5 `! }/ G+ a第一个原因、人脑在接受一个新的记忆的时候,用一个弱信号不断反复刺激的效果要比用强信号猛烈刺激的效果好。因为强信号猛烈刺激容易让人产生反感。而“弱信号不段反复地刺激”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一个人不知不觉中就把对一个品牌的记忆植入了他的大脑。如果陈晓宁慢慢地给国内同胞灌输她是“世界生物科学界顶尖级科学家”的品牌形象,“偷偷摸摸地进村,打枪地不要”。按照戈培尔“谎话说上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的论断,她最后不管是真是假,大家就认为她是了“世界顶尖科学家”了。到那个时候,就算方舟子有天大的本事,也扭转不过来老百姓心中的固有观念了。所以,品牌形象树立的过程,比品牌形象本身更加重要(“安氏个人品牌经营第十一定理”)。 6 J8 n- g8 i0 l 6 b2 S6 P5 `8 q: ?3 K7 r第二个原因、品牌知名度在大众中传播的模型和传染病的蔓延和流行的数学模型是很相象的(我可没说品牌就是传染病啊!),是一个“逻辑斯谛曲线”,形状类似于被向右拉长了的字母“S”。它表明:在品牌刚刚建立的初期,品牌知名度蔓延速度的变化会经历一个先缓慢上升、再迅速上升(爆炸性增长)、然后又趋于缓和的过程。如果给出各种参数,可以计算出品牌高潮到来的时间,这也就是成名的时间。 ; O, U2 Y7 @0 l: P' p& k$ h 1 z0 d6 q1 A, B2 @这里学数学模型的人很多,可以构造一下在互联网上一个人出名的数学模型,计算一下,看看在互联网上一个人出名需要多长时间。我这里只说互联网是因为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树立个人品牌的平台,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了,但同时还有许多东西还不为人所了解。 ) G4 G3 r; o8 {* Q! N9 e& l( L8 g4 r3 r/ r3 B6 t% ^ 我没有用数学模型精确计算过,但根据我的观察,我估计在互联网上树立一个个人品牌的时间至少是两到三年,甚至更长。 $ f! M7 o# J+ M3 V( }& o 7 q; Y4 |' I) K* a9 M' F9 h在互联网上成名最早也最令人敬佩的应该是图雅,图雅于1993年7月开始上网,在中文网上大量发表小说和杂文,大概两到三年后在中文网上声誉雀起,如日中天。但就在他最红最火的时候,图雅突然于1996年7月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消失了,成为中文网络界一大悬案。 . f! N6 { p! z+ J : D. ]( X7 @9 ~+ V再比如“芙蓉姐姐”,最早出现在网上大概是在2002年底,到今天大红大紫,大概用了两年半的时间。 , u% D. T ]" u) y1 j ! |" X& [; ^& [" J0 |3 C方舟子在互联网上成名的时间比较长一点,因为他树敌太多,一大群人恨不得把他吃了呢,还让他出名!但方舟子左拼右杀,楞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出名于网上,成名与天下。算算,也大概用了七、八年的时间(这是从他开始用方舟子这个笔名算起,到陈晓宁事件后成功树立了打假英雄的形象为止),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 4 r5 i1 z9 W$ t" q- p# }0 g % T* V$ a t: l) g8 i$ L" ]- g4 }5 N* Y草庵居士大概是在1998年开始在网上使用“草庵居士”这个名字的,到2001年12月18日,方舟子第一篇“打草”的文章出现(这时可以认定草庵居士已经在网上出名了,否则方舟子不会打一个无名小卒的假),大概也是经过了三年的时间。后来,草庵居士经历了“打草”运动后,重新树立品牌形象,再出江湖,这个例子咱们后面还要讲到。 : j' y ?8 b0 n0 Z : y2 U0 L' S9 k" g9 J/ I号称中国头号Blogger的洪波(Keso),尽管他网站上最早的BLOG存档是2003年12月份的,但我在网上能查到他的最早的文章好象1998年的。算算也是中国IT界的老同志了。洪波之所以这么火,除了他的大部分文章本身很有见地,也紧跟潮流(有品牌实力),再有就是近两年来他每天一篇BLOG小文章,两三百字,用弱信号不断地刺激读者的大脑。最后成功地把他的个人品牌根植于读者的脑子中,想忘都忘不了。 3 c1 I( E2 _3 T, o1 i3 c; H, R# f) u/ u- ] 所以,品牌知名度的传播是有自己规律的,是需要时间的,需要不断地耕耘。如果一定要拔苗助长,肯定是把品牌做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4

听众

131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6-28
最后登录
2005-11-20
积分
131
精华
0
主题
19
帖子
70
10
发表于 2005-8-21 16:42: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如何经营个人品牌!

第四、金钱: 0 j" |) J6 b! D: o" P; f$ O- z* W 8 M7 f. q& `! n+ p 在非互联网的环境中,品牌的知名度与所投入的金钱成正比。因为非互联网的传统媒体控制在少数人的手里。如果你要让他们为你服务,推广你的品牌,最简单的推动他们的动力就是金钱。当然你还可以靠权势,靠美色,靠他们想得到的东西驱使他们为你服务。那就是你的水平了! # ?: A$ S) u8 m 4 u8 i- N: b" E. q在电视时代,拿出钱,使劲造,一个狗也能捧成明星。更别说傻不拉几的女人! 9 n6 q0 F0 e7 x) s0 P! B6 c/ x+ }" l8 p: E, f; o" X& j 互联网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不被任何少数人控制的媒体平台。所以说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个人品牌层出不穷的时代。互联网是以前许多不可能出名的人出了名,彻底打碎了权贵们对媒体的控制。互联网的时代是一个自由的时代,一个自由自在创建个人品牌的时代。 & h( p" ?: g" g r5 }第五、手段: # I1 ^# y' C8 \2 M7 j& ?1 T: [6 O: f, @: V# z 品牌是在人脑中的形成的对一个人形象的记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如果想让一个人的记忆深刻,那么就要让他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人产生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利用人类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需求,让人得到心理满足是最最常用的方法。 . M8 q7 |. B9 }/ A5 s: S - ^' B T& S5 o+ p' N 一、许多人有“喜欢窥探别人隐私的心理”,那么就揭露和名人隐私,比如:饶颖的“本来是件很美好的事情”、比如斯琴格日乐的“那个人”等等,太多了,这个是被用烂了的老方法了。 : \9 m; F) C9 e$ c( N, D 0 S6 w1 b9 j. |" d4 L& W$ `二、许多人有“喜欢传播八卦的心理”,那么就闹诽闻、制造八卦,今天和这个结婚了,明天和那个离婚了。分分合合,离离好好,变化无常,永远是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比如到现在也搞不清楚梁朝伟和刘嘉玲到底是个什么关系。王菲永远在恋爱,今天和这个生孩子了,明天和那个姐弟恋了,后天又包了个小白脸,。。。。绝对不会让小报记者失业。 + r' D- I$ X6 E6 g , {# ?- G, k! f( v( {4 X* b 三、许多人有“崇拜英雄的心理”,那么好,咱们就当武松,专打老虎。谁有名,拍谁。比如郎咸平,他比别人身份特殊。别人不是不明白,只是都在国内这个圈子里混,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不好意思。郎咸平不怕,他是香港身份,又是海归。大不了回美国找个银行继续当经济学家混饭去。所以谁牛他揭露谁。小公司他还看不上眼呢! + H P& X# I% C; Q: m8 F + X' O, M" a6 e6 F再比如方东兴,以前专门挑战微软。还有打假英雄方舟子、何作庥、司马南,谁有名打谁的假,当然这些名人也必须有假,又正好让打假英雄们个抓住了。其实那些被打了假的名人们最惨,成了人家经营个人品牌的垫脚石了。 " P# S3 L: ]$ n6 Z. W- _- ` % ~- F$ s$ |7 x; g0 S6 f8 N3 I但靠打击名人出名是需要有点水平的,要“出手准,下手狠”——看准名人的弱点,揭露准确无误。否则的话,名人没打倒,到反过来被人家掐死了。 $ h. ^9 H; B" x, q/ f % v: ?/ N; P; [0 D四、许多人有“探索神秘的心理”,那么就制造神秘。比如刀郎,本身是专业的出身,歌和唱都还不错。但想在今日中国歌坛中杀出重围也不是那么容易。于是搞起了神秘主义。让全国人民都在猜刀郎是谁?当然,也差点没失手,让一个冒牌的叫“西域刀郎”的借机了发财。刀郎是玩神秘起的家,据说今年刀郎又失踪了,继续玩神秘。刀郎的“神秘注意”运作可以讲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 x3 h9 ~1 S. c0 B B" O$ W 2 C8 }$ l' w u五、许多人有“好色心理”,那么就脱,或是尽量表现两腿之间的感觉。比如木子美、流氓燕、卫慧。一脱成名已经是太老套的手法了。只要有胆量,还要有那么点本钱。当然木子美和流氓燕完全靠的是勇气出名的,基本上是没什么本钱,如果让她们当“小姐”估计一个星期也出不了台。卫慧就更老套了,全靠描写她的“湿”出名的。 , K: P$ w8 [ V, a* r$ d$ h8 c! t# T3 J7 J0 {. y0 B 六、许多人有“逆反心理”,那么就想办法把书定成禁书。比如《上海宝贝》,如果不禁,估计白给你,你都不读。 + I2 _! { a+ _ : A4 k* F! D2 l# j 七、许多人有“反主流的心理”,那么就反主流文化而动。比如“红歌黄唱”,在衣服上多写几个F**K了。 6 `3 d# {2 ?8 P" m5 g 9 J! N3 C- \, K' j1 P八、许多人有“希望高人一等的心理”,那么就让你感到你高人一等。比如“芙蓉姐姐”,给人的感觉是原来这个世界上还真有比我傻、比我丑、比我不如的人啊。所以大家特别热爱“芙蓉姐姐”,也特可怜她,看了“芙蓉姐姐”至少能让我“高人一等”而鄙视别人的感觉能充分发挥一下。 7 B' k' L6 e' I2 ?. g+ W 8 o, b4 `5 p2 o5 t$ m9 l 九、许多人有“崇拜偶像的心理”,那么就制造偶像。刘德华、周润发就都是这么制造出来的。尤其是小女生,没有偶像简直活不了,那么她们需要什么就给他们制造什么。 3 L. O+ X0 u# }9 x- r3 c6 K( g; m1 Y- A3 w 如果能把以上这些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混合应用,那么里打响知名度也就不远了。比如制造假新闻要这么制造:日本皇妃的初恋男友(名人隐私),长的十分象高仓健(偶像崇拜)。他和现在的妻子离婚了,是因为他再次遇到日本皇妃后,俩人死灰复燃(八卦诽闻)。他为了日本皇妃把“山口组”的老大给杀了(制造英雄),然后就跑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制造神秘),最后却在东京的红灯区发现他和日本最红的艺妓睡在一起(制造色情),这个新闻被日本各大报纸全面封杀(逆反心理)。最后发现他原来是高仓健和中野良子的私生子(名人、八卦、好色、逆反、反主流等都有了)。 : T4 r+ {9 c# }% R. X) c' ~% F' i 本来写了一个中国版,怕得罪人太多,还是改成了日本版。反正现在反日,拿日本人开开心,也是社会潮流。 7 ~9 }' l/ y" ` & m P- u7 c" l7 b & }0 t( o) m+ [. [' [1 Y第六、平台: 8 Q- M* U' S- r N, g$ o9 S 6 h" |$ F- `0 J知道用什么手段抓住大众心理了,那么还需要一个平台来发挥你的手段。 ! @, }! l5 c l 7 Y n! |+ B% y: S( x, x B c2 A. @这个平台可以是权贵们的手,富人的钱,名人的肩,文人的笔、和一亿中国人的网。这要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 9 ]! r6 Z. Z" ]$ P4 j, v1 [ . U; k1 _& ^. b 一、权贵们的手——捧出名的:比如陈逸飞、他有才华,同时运气不错,碰上了犹太富商哈默把他捧红了。再比如,以前唱京剧年轻女演员的雷英、打乒乓球的庄则栋,这些都是被“权贵们的手”捧红的。被导演和音乐人捧红、带红的就更多了,比如张艺谋带出来的巩利。臧天朔带出道的斯琴格日乐。 8 e" L( E% S" u3 D& z: ~. q2 | . T2 Y* Q6 J* V2 M: p 二、富人的钱——烧出名的:拿钱烧吧。比如潘石屹,又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又是在影片《阿司匹林》中出演男一号。有钱就烧,越烧越出名,越出名越有钱。 # Z( Z9 P4 m. m/ k, H, _4 v# B - i8 [7 m4 \) E! d1 K- Q# i 三、名人的肩——搭车出名的:站在名人的肩膀上,想不出名都难!金庸有名把?那好,我就叫“全庸”,水平是比金庸“差两点”,但好卖。随便写个什么破武侠,放地摊上肯定有眼神不好的,而且好象眼神不好的人还挺多。 4 f) w( a6 o F( j1 r* f$ N 4 K" |& o* g0 I+ c再比如,《谁动了我的奶酪》卖得火吧?那么我也卖奶酪,什么《你凭什么动我的奶酪》、《我可以动谁的奶酪》等,直卖到你见了奶酪就恶习。看到底“谁动了谁的奶酪”? 9 l( }. A5 s7 i1 M' g: O! ?7 m/ F! t . ], g3 ?- W' W D$ N 四、文人的笔——炒作出名的:“小骂大帮忙”,在媒体上弄几个人骂,几个人褒。最后当然是褒的人获胜。在笔战中,一个著名品牌诞生了。 + \# e+ a1 o$ y' c$ q/ ^3 ~ ]) t- M8 c 五、一亿中国人的网——靠互联网出名的:现在中国有一亿网民,大家都来看我的东西就是一亿次点击,卖广告那是多少钱啊?服务器不垮才怪呢! 7 P+ y7 V( C2 ~) G- g; K" H8 H# K- a; P. |9 ` 但在互联网上树立个人品牌是一个新课题。首先,这使得出名不再是权贵们、富人和名人的专利了,出名也成为老百姓也可以尝试的玩法了;其次,出名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不需要多少钱,只要有实力,有水平、有时间,不断努力,方法正确,不用花什么钱,老百姓也能成名。 & f5 e Y' T- W3 ^+ V: z9 e3 Z+ \6 F2 W- g" [ X" y4 v 最最典型的例子还是“芙蓉姐姐”。 : W% t9 d" y; V# D" o l ( h: f7 N9 ~& R/ J9 e 总结: " M( ]1 j' e6 i) {* E1 H# j5 E: J 9 A3 w2 ]" l; U. z1 `' `安氏个人品牌经营第八定理:打响一个品牌,需要六大要素:实力、运气、时间、金钱、手段、平台。 / v r/ z& D; H$ K3 d& C ( u B/ b4 W4 o# t" [安氏个人品牌经营第九定理:凡是能出名的,必定有过人之处。 7 E. N1 D' j$ Q9 ]6 ]- O 4 H! u7 b3 z4 y5 U) X- z8 [安氏个人品牌经营第十定理:品牌是个生命,它有一个成长,壮大,达到顶峰,然后衰老的生命过程。凡是快速成名,拔苗助长的品牌都没有生命力,大部分都会很快被大众和媒体所抛弃。 ; ^. t: Y$ i4 O& _ 7 y9 Q) L2 A6 P. k; t9 e- h$ i 安氏个人品牌经营第十一定理:品牌形象树立的过程,比品牌形象本身更加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