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5-11-10
- 注册时间
- 2005-9-5
- 威望
- 0
- 金钱
- 60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6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9
- 主题
- 3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5-9-5
- 最后登录
- 2005-11-10
- 积分
- 60
- 精华
- 0
- 主题
- 32
- 帖子
- 39
|
正常来说,一个企业是追求长远发展的,它不间断地向其目标奋斗,因此这样的企业都可以制订它们的平衡计分卡。但是否企业内的组织和个人也进行平衡计分卡式的管理,这到不一定。这样说并非象很多人发表的观点那样,说平衡计分卡不适合企业内部组织,或者把平衡计分卡应用在员工身上没有意义。而是平衡计分卡导入到组织内部的情况,必须根据企业营运管理的需要。
* C# g* T* w& l7 l0 x6 g( G对于一个稳定发展的组织,热爱它的员工,期望企业与员工长期共同成长,在员工以成果体现成长时,就等于为企业做了贡献,企业也得到发展。那么,这样的企业应该要求每一位员工制订自己的平衡计分卡,这张“卡”即体现了企业在工作上对员工的要求,又体现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目标管理”。但是考虑到企业的管理成本,所有员工的平衡计分卡并不一定都纳入企业日常工作管理的范围。从最小管理成本出发,企业需要管理的是布置给员工的工作和员工在岗位上负责的工作,这些工作需要直接的成果,常常无需构建一个发展循环,也就是不需要进行平衡计分卡管理。
8 X( H4 i1 N% Y: \ E" M0 q企业是市场化的组织,它需要的人力能力是随市场、随工作需要而变化的,这种变化可能非常快,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企业不一定长期需要每一位员工的能力,这时,企业应该倾向于对它要求员工的短期行为进行管理,也就是不需要制订员工的平衡计分卡。这种情形对任何层级的员工,不存在高层、中层、基层员工的差别。
; E0 u5 l* [ Y7 ?2 c" ?* `: l对于企业内的组织也是一样,如果需要它长期的工作、能力,那就需要制订它的平衡计分卡,而如果对它的需要经常变化,目标和行为不太确定,或者需要它的只是一些简单的行为,就无需制订它们的平衡计分卡。# `$ P: R" t: M. z
在第十五章YN化工研究院的案例中,科技专业职能部门,院里需要它们将专业技术做精做透,这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也必须要不懈的努力才行,因此有必要制订它们的平衡计分卡;项目组,每一个项目是临时组织,可院里需要它们不断派生繁衍,形成永续的项目,因此需要给项目组制订平衡计分卡;科技人员,只要有科研项目在做,他们的流动性是非常低的,每一名高工都是从助工、工程师走过来的,院里需要他们成熟、成为专家,因此要制订他们的平衡计分卡。而案例中未列举出的院办公室、财务部、行政后勤部、退休人员管理办公室,它们的工作内容经常在变,有的部门人员也常变,或者他们的事情比较简单,就可以不必制订部门的平衡计分卡,而直接应用主基二元法PFBSC进行管理;这些部门的员工,包括部门经理,都不一定要制订个人的平衡计分卡;但象财务部的三四个财务人员,虽然部门都是程序化的工作,可财务工作者有一个长期成长线,企业也需要财务人员忠诚、稳定,对他们,就可以制订平衡计分卡。3 o" `6 s G2 C! v
平衡计分卡的检查周期,主要根据平衡计分卡各个板块行为发生的周期来定,参照组织的管理周期。我们称平衡计分卡各个板块是同时推进的。这个同“时”是有时间精度概念的,精度不会是秒,即每一秒钟各个板块都有行动发生;也很少是“年”,即在一年的时间内,各个板块才发生了值得测量的行动。它有一个最小精度周期的概念,在这个最小精度周期中,所有板块的行动都有发生,值得测量,就不必再延长平衡计分卡的检查时间了。在YN化工研究院的案例中,一个项目可能只有一个月的工作时间,则它的平衡计分卡检查周期为月;另一个项目需要工作两年,但它可以以两个月为周期的小阶段进行工作,那么它的平衡计分卡检查周期最短可以是两个月为一个周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