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只有H没有R 于 2015-9-15 15:12 编辑
( |* n. M* D" {9 S. A$ J* @. t9 D' d
如果你们公司的培训氛围很好,员工的参与度很高,对绩效的提升有帮助,那你就不必浪费时间看下面的内容了。如果你在培训工作中遇到了瓶颈,可以继续读下去,也许我的观点会给你一些启发。也欢迎大家拍砖。- j; x5 P. u$ D- j/ M, Y5 \
# g" s, C( J1 k" z* L
) Q: \0 _& M0 `( V: _, P3 t
培训的第一步是得到领导的支持,没有高层的全力配合和大力支持,培训工作的进展会很艰难。现今大多数企业老板都能够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学习已经成为职场人士的必修课。
% O6 G$ `9 k* \# e- r# D5 Q0 m3 W/ c9 c9 c% y6 D9 D7 D/ O6 g
员工的培训热情很高,但人力资源部真的组织培训了,员工配合积极度并不高。当业务或生活上的事与培训产生冲突时,员工往往会选择放弃培训。“忙”,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借口。即便员工肯抽出时间来参加培训了,往往也只是带个躯壳来,脑子和心思都放在家里或客户那了。培训现场效果也许很好,但没有真正把培训转化为生产力。 + x3 ^1 @4 V' O4 ] @
6 S4 n: h+ S' H0 x
那,怎么解决呢? ; d x3 Q) q( p1 G6 g" o
首先,别让参加培训这事变得太简单了。' \. R. c. k5 ^/ y, `; s$ B
! }# B; O) t, P D
9 E6 X5 [ @$ ^7 M# u轻易就得到的东西往往不怎么被珍惜。忙与不忙其实只是个选择,哪件事更重要,那么这件事再忙也会被落实。之所以大家都觉得没时间参加培训,是因为在大家看来,任何事情都比参加培训更重要。想提高员工培训的积极性,首先就要把培训变成他们工作或者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2 ^9 j* X7 Y9 j o5 J& @! Q, L5 f! q2 P: e6 x& ^" @! n) a1 v7 ~
什么事重要?跟钱相关的肯定重要,所以,我们可以把培训写入制度,跟晋升、绩效、奖金等等挂钩。这种方法一定有其效果,但个人觉得更好的办法是:把培训变成一种荣耀!
5 b) q7 c2 i6 u, P7 j( b1 c/ r) K2 f A* c' A$ I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被尊重是第4个需求,可见其重要性。我们可以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限定,比如上一个绩效考核绩优者方可以参加;在公司工作满2年的人方可以参加;参与某个高精尖项目或正在为企业攻克某技术难关的人可以参加;曾被评选为某某奖项的员工方可以参加等等。 5 N# B o: g7 x& C+ j6 c5 d, t
: E; y" T& R( ]& u" }也许有人会有意见,认为这样会挫伤那些没有参加的人。但我要问,对公司来说哪些人才是对企业更有价值的。或者说,我们的企业文化导向是什么。而且,我们的培训多种多样,不同的人群会得到不同层面的认可,这要比发奖金来的更经济有效。唯一的缺点就是对培训组织者的要求比较高,也需要他们耗费更多的脑细胞去思考,去权衡,去设计。
& U6 R1 d$ @: L
: g6 i; N' t2 q# v增加荣誉感可以让员工更加珍惜培训机会,但这还远远不够。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组织一场培训,更重要的其实在于培训前与培训后。
' e# [5 K& G& e* M* O j3 @% g4 H) s, I- ^& ~6 |4 a4 w+ I; Q
别把培训这事想的太简单了。 + [3 i5 _( t" j" ^- d1 J7 x3 O9 U
! E6 _$ q2 y6 y; s1 g
把培训变成一种文化。有人会觉得这话很空,谁都知道打造学习型的文化很好,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只能呵呵了。其实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就如同减肥一样,除了科学方法,更多的需要用心和坚持。首先,你需要安排足够的培训机会。怎么才算足够?就是员工觉得,怎么公司老是安排培训呀。第二,培训一定要自愿参加。强扭的瓜不甜,造成逆反心理了想改都改不回来。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目的性的引导。就如同媒体的炒作一样,逐步的将员工对培训和学习的认识引导到企业希望的方向。培训课程结束了并不是培训的结束,后期的跟踪反馈至关重要!这是个费脑、费时又费事的工程。但做好了真的一劳永逸,经济而高效。 & K; p2 P; W1 J+ n8 k C
9 K0 W3 n* C# V5 f0 K举几个小例子:
; B7 C9 O @1 K4 c9 i
; \, g" }0 N z沟通的培训很多企业都做,如果我们能找一个典型的人物,戏说一下他参加培训前后的变化。一方面对这个被培训的人来说是莫大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让其他参加培训的人了解到自己应该学以致用。 + g$ `% B. Y1 q6 z1 _. z- d4 c( T
+ [; t5 S. g6 ^& N7 m
技能性培训也是很多企业的培训题目,高大上的有,简单的也有PPT的使用之类。我们完全可以将某个被培训人前后的作品拿出来晒一晒,或者搞个评比活动。 9 U& ^# M9 s& m' z" w
" \6 j: o; H/ } }7 z/ Z% c, ]思维模式、心态变化、时间管理等也许我们不容易考察,但我们可以鼓励学员分享培训心得。你可能会说,去培训就不错了,谁还会去写心得呀。这事就看你怎么操作了,收到心得直接束之高阁肯定没人愿意再写。但如果心得可以得到分享,可以得到领导的认可,可以得到大家的反馈和点赞,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 b2 Z7 S2 j/ T) v! A/ U6 o' ?
9 g" s$ ]6 {' z8 ]( y8 g6 A任何困难最怕的都是“用心”二字,只要用心去想,用心去做,别人一定会感知到你的用心,也会用心回报。 ) O0 Q- T8 K8 V, w3 K7 T
, ~* F" I+ @2 I4 A) Y. }! L
欢迎转载分享,请注明出处“工发咨询”
4 e: c" [! L8 j3 C6 N0 J" a6 W2 m8 A0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