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5-7-2
- 注册时间
- 2010-6-8
- 威望
- 119
- 金钱
- 35273
- 贡献
- 33472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68864
- 日志
- 7
- 记录
- 0
- 帖子
- 0
- 主题
- 0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10-6-8
- 最后登录
- 2025-7-2
- 积分
- 68864
- 精华
- 0
- 主题
- 0
- 帖子
- 0
|
上周招聘了一个年轻人。面试的时候,很有热情,准备充分,对公司也做了研究,连对话提问,明显也是之前有所排练的,总而言之,看起来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小伙子。
- `* u; ~% T0 W6 K" S0 X! t他说: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公司和文化,这就是我喜欢的工作! 0 K& I2 {: y# A9 w/ X' e# e7 C
这个小伙子戴着黑框眼镜,说这话的时候,一副理想主义者的激情神态。
4 n$ a$ P F7 v T5 \- b坦白说,我被这种神态打动了。
/ S8 r, K1 s/ Z1 r* i& D8 `我想,也许工作充满繁杂无聊,但只有这种激情,才能造就卓越。
( w2 ^; ~9 i9 b( J后来我又看了一下作品,觉得底子不错。决定录用。
! }4 u" Z+ j# d; D- g很快HR给他发了OFFER.第二周就来上班了。 2 F/ { e. r/ U% @0 V
几天后,他给主管发了一条短信,说自己不喜欢这个工作。发短信第二天,他就不来了。连离职手续都没办。
8 r8 c0 u; ?2 p* c1 I( E0 B主管跟我说起时,我还很惊诧。“这不可能吧?”
+ q$ ?) F5 X, m0 F, m2 m& I* P我觉得这种轻率行为,完全不像是那个年轻人该有的。
6 l0 ~- [) P! {! `我很想和他谈谈,给他发了条短信。没回复。我准备给他拨个电话,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没这个必要。
. o* F9 B/ x- o+ ^" q, _6 O5 {就算打通电话了,我想跟他谈什么呢? $ N2 n1 I9 Z! ^7 r
劝他继续来公司?——不,我不会再要他了。这样的年轻人,我也不敢要。 ' r/ p. s$ x3 y m1 a2 ^# _* T
跟他谈什么是“责任”?——都是成年人,也挺没意思。
% J1 x0 w4 ~! y' U# C1 C7 w谈“喜欢”和“工作”的关系?——我不是稻盛和夫,我说不出“与其找喜欢的工作,不如喜欢上手头的工作”这种话。 - s+ M1 M6 g+ K' X
想来想去,我想给他讲讲我自己的故事。
" W1 |/ v2 _$ I6 Z' t我想说说,7年前的自己。 ' F5 W% @9 `1 y/ h# n% U
那时我大学还没毕业,在一家影视广告公司做脚本文案。写脚本很辛苦,影视广告也并不有趣。跟我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 ( Z2 G' i* [& p# h2 V& L" U
恰好异地恋的女友来找我。有一天,我跟老板连招呼都没打,跟行政说了一声我不干了,收拾东西就走了。 . L% M$ f# w: K# ?5 w
手机关机,跟女友过了几天与世隔绝、幸福快乐、没心没肺的日子,我突然觉得该给公司一个交代,于是硬着头皮去公司,找老板谈谈。
2 l% b" v$ I% Q$ Z" M" a+ T7 U恰巧,在公司电梯口见到老板,带着一群人,扛着大小设备,急匆匆出去外拍。老板见到我,愣了一下,指着我说:等我,回来再跟你说。
8 G6 m: G: r6 F3 t我吓坏了。这个老板平时脾气就大,这下还不得把我训死? 2 `7 d9 b- T S' W( G# N: g2 F% g: [
我在公司提心吊胆等了一个小时。我看着公司其他人忙碌喧哗,根本顾不上理我。难堪之极。
8 [1 i2 U3 E% v, Y, V2 k) O% _我找了张纸,写了一封长信,放在前台。算是交代了一下。 3 c1 ^4 Y' M- W5 @
总之,我是落荒而逃。
+ s- f) Y# P5 ?% B* F这就是我职业生涯的开始。一个不光彩的、污点般的开始。
2 c* t; l' w) A我想找那个年轻人,聊聊这件事。
: `% |4 z U+ O, I/ } X7 W我想告诉他,这件事成为我后来久久无法磨去的尴尬,心灵上的痒痕。
% q4 J* m. B0 C# T在那之后,我经常在洗澡的时候会突然想起自己落荒而逃的身影,内心奇痒无比,忍不住要狂嚎两嗓子才能疏解。
/ `, S% i% U1 w+ G+ H# V后来,我正式进入广告传播行业,在一家本土创意公司做了3年,后跟总监出来创业,到今年是第4年。
& m9 I( n/ F8 b2 S( b- k% f* x2012年的时候,机缘巧合,我又见到了当初那家影视公司的老板。 : L+ ]3 P0 l4 o$ ` E$ s r& w
毕竟事过多年,我已经有了一颗平常心,能够跟人家主动打招呼了。他还记得我,很热情的跟我握手,问我近况,称赞我“有才华”,看上去一点也记不起来当初在电梯口的尴尬相遇。
/ y" I* [1 U: Z) l0 R) D$ F我们一起吃了个饭,相约以后有机会合作。 B' Y! D: ]+ A( n! r6 E2 a
此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 8 o" ]% ?& r; x" [: S( {, y
那次见面之后,我彻底原谅了自己。我也明白了一件事——几乎所有你认为尴尬的事,都只有你自己记得。别人早已忘却或不放在心上,只有你自己,当成久久无法消逝的“心头之痒”。
; _9 e- ~; Y" H回望过去,我那个时候,很喜欢王小波。王小波有一篇文章,叫《工作与人生》。我当时读了没什么大的感受,比不上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么过瘾。 ) \8 O- q$ b' Y& _ f
但现在回过头再看,这篇文章简直每一个字都写进了我的心里。
: G$ }. H8 ~# y+ X6 }* `- i其中有三句,犹得我心:第一句是:“人从工作中可以得到乐趣,这是一种巨大的好处。”
5 s) W) e# Q2 X第二句是:“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 W( N! m/ u3 x% ]9 g
第三句是:“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腿和腰,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
) M- O0 ^8 C* u0 v0 x0 ^0 V$ }不知不觉,我发现自己在面对工作时,态度与自己的人生偶像完全一致了。这让我感到振奋。
* [2 j7 @1 ]5 l% o: C% h仿佛我经历了一次连自己都未察觉的修炼。如今已经印证,修为在身,境界如常。
' ]1 a" o! T, E' S3 F而这种面对工作的态度和认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是从那段难堪的起点开始的,从那久久无法消散的心头之痒开始的。 2 d, R! P5 d" }, X% }+ S1 ?
那段难堪的经历,以及后来不断的自我反省,以及多年来全心投入工作的历练,使我重新认识了“工作”这件事。以及我应该如何对待“工作”。 $ p. ^" \- g+ y/ c& |6 s7 o9 u2 m
是的。假如我有机会再见到那个年轻人,我会跟他谈谈以上这些。(文/麦子程) 2 U% B' z, ^4 U, O!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