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32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你也想要努力奋斗,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复制链接]

2

主题

7

听众

124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15-12-7
最后登录
2016-2-18
积分
124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14:38: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也想要努力奋斗,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该怎么办?
3 c( ?# {/ U3 Q: |9 U* H$ y: L5 P! Q! K
先来说说为什么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j- ?7 b$ {, j  U7 W! e( V5 _4 Y

5 s9 \2 F; t7 t  |* V% O首先是因为你太听话。5 U$ x5 v9 O1 }. _0 G: ~' f

/ j4 F7 w8 t8 _! x9 G! T; \先来看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叫他阿影吧。阿影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阿影从小就很听话,偶尔过分调皮,免不了吃两个巴掌,但整体上,阿影是个听话的孩子。后来上了学,有爸妈耳提面命,有老师严格管教,阿影平稳生长,无风无浪。高考填志愿,爸妈说:阿影你选个能挣钱、有前景的专业吧,但其实,以后什么行业能挣钱、有前景,爸妈也说不清楚,阿影自己也不清楚,但阿影还是选择了爸妈建议的专业。后来毕业了,爸妈说:阿影你找个离家近点的地方工作吧,就算不行,也至少在省内。阿影也犹豫,但还是选择了离家稍近的地方工作。工作没两年,爸妈说:阿影你也老大不小了,该结婚了,于是张罗着给他相亲,阿影起初抗拒,后来慢慢接受,最后臣服。后来阿影结婚了,生了小孩,生活平静如河,缓缓流淌。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阿影站在镜子前,看着镜子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禁不住想问:我是谁?! p! k2 F0 R) Q0 l- p9 [2 e/ j
; d$ ?" Z3 b3 z. J% u' d2 _  T
阿影是谁?阿影是我们身边的路人甲,也可能他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或多或少,会从他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只是,阿影太听话了,他听话到在每一次选择的关口,都放弃了自己选择的权利,他听话到已经渐渐远离了自我运行的轨道,而忘记了用独立思考来调整自己的运行,直到,阿影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
$ g( D8 Z% ]1 _% }7 c0 f. V# h+ c, p) u
如果,一个人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又怎么会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呢?
( X2 v2 [2 R8 D  b* Y( L. a! c8 A
  r& T: s) F' A. U9 j, ~好了,亲爱的朋友,阿影的故事已经讲完,我相信你也已经知道,讲这个故事目的,并不是只想要告诉你:一味听话会有多糟糕。而是要提醒我们,在听妈妈的话或者其他人的话的同时,也要保持独立思考与自我判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拥抱那个属于你自己的美丽新世界。+ w$ v  x+ q6 f8 r- }0 ~
4 l& c3 v# O5 S% b8 a1 [0 W  t( Y
+ e: x. S8 q- y& {) A3 d
其次是因为你折腾的太少。& O) Q% ?8 C, K9 E2 F

1 f+ J0 s) ^' R/ [尽管我们都想拥有“先知先觉”的能力,但遗憾的是,“先知先觉”只会是属于少数人的宠儿,对大部分人而言,能做到“后知后觉”已经不错。做到“后知后觉”,就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尝试、纠错、总结和发现。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有时,就是这样一个“后知后觉”的过程。! i7 y$ r5 E8 {6 u& {
- Q# ^' ~8 k4 q0 ^+ x
这个故事的主角叫核桃。核桃和我生在同一个镇子,但他大我好几岁。核桃个头很小,但鬼马精灵。因为喜欢折腾,小时候上学,大家玩,核桃也玩,大家逃学,核桃也逃学,好玩不好玩的事,核桃一件也不想落下,尽管这样,等每次考完试,我们也总能在成绩公布榜的前几行,看到核桃的名字。
) l. Y$ u: k6 J. b2 {
$ g/ A4 P# e( {; t, |' t/ l果不其然,核桃成为小镇上为数不多的考上大学的幸运儿。大学毕业后,核桃到广州打拼,在广州,他捣鼓过老虎机,帮人看过场子,在天桥上卖过唱,据说,核桃还进过局子,他为啥被弄进去,到现在也没人知道,反正,核桃干的事,没有一件像一个正常的大学毕业生应该干的事,核桃说自己这么折腾,只是为了好玩。后来,核桃终于干了份靠谱点的工作,他加入雅芳干直销,因为脑子灵活、人也勤快,核桃的业绩非常好,挣了不少钱。再后来,核桃去了一家中型家纺公司,担任营销总监。& y. T# C+ u+ P
2 t( p! J6 P$ `; e" Y* ]
2012年年底,核桃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他决定离开大城市,回老家创业。最大的阻力来自核桃的父母,有一次,核桃的母亲用手指着他的鼻子说:老子把你送出去上大学,不是让你窝在老家的!母亲的唾沫星子像是一支支飞镖,嗖嗖地扎在核桃脸上,扎得他好疼。核桃需要面对的,还有身边人的议论,他们不明白为啥堂堂一个大学生,放着大城市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回到这个小地方来折腾个啥,因此,难免说三道四。核桃不在意这些,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清楚自己喜欢的生活是什么模样。后来,核桃在家里办了一个小型加工厂,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 l" X% s; a# Z9 B2 u; r7 Q  s8 T, W7 Z0 v, c% O9 F: F  W; H
有次回到老家,车还没停住,就看到核桃戴着墨镜开着一辆无比拉风的四轮摩托车呼啸而来,摩托车后座坐着核桃的一双儿女,两个小家伙眼睛发亮,满脸笑容,身上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朝气和灿烂。那一瞬间,我知道核桃并不是他们嘴里所说的loser,因为,核桃很幸福。" q6 Q& x2 I3 F
; X5 ^$ u9 i: n9 @; o) U+ E  g
核桃的故事不励志,甚至还有点反传统,因为他没有像很多热血故事里的主角那样,得到令人炫目的成功,周身光芒万丈,他只是选择回归平淡,衷情于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也像核桃一样大胆折腾过、尝试过、拼搏过,你还会疑惑自己真正喜欢的到底是什么吗?) S  L& W( z+ M! j' a! a

7 I9 \- k: g# @" Z5 M6 a% N4 p当然,也会有一些其他原因导致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比如:缺乏内在直觉指引、缺乏外在指导。我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好像长了神奇的第三只眼睛,从小到大都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因为他们具有非常良好的内在直觉指引,而且那种直觉指引还非常准确,所以对他们来说,不用费什么力气,就可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而对于大部人来说,需要大量的积累和练习,才有可能拥有这样敏锐的直觉指引,因而这并没有什么可复制性。另外,外在指导想要对一个人有效,需要以他自身的内在觉醒作为前提,因为没有谁可以叫醒一个不愿醒来的人,而那些真正醒着的人,总会有办法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外在指导。所以,关于这两点,不在此展开论述说。5 j; `' A7 y' g: @/ ^. ^

: l- v* H- |' P
( x' K$ h3 I. {" j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如何知道你喜欢的是什么。
* K! O6 Z' M% }* n; p& A, P; S- J" b/ S" F7 Q) @: E$ B7 H
首先,根据你的时间分配来判断你喜欢什么。

. R2 _% F& a1 O1 |: l% a( ~( x% B* Q) I5 ]2 p( F* s8 Z* y
你喜欢什么,就会把时间花在哪儿。所以,简单统计一下你的业余时间分配情况,看一下你在什么事情上面花费的时间最多,它就有可能是你所喜欢的。有个朋友说,我很喜欢弹钢琴,可是我从来不愿意在上面花时间哎。好吧,你那不是喜欢,你只是假装喜欢,简称:装逼。还有个朋友说,我感觉自己喜欢读书,结果一对比时间统计结果,我发现我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玩游戏上。好吧,你只是感觉自己喜欢读书,但实际上你更喜欢的是玩游戏,感觉有时会欺骗你,但时间的眼睛是雪亮的。
; j- i. t. j' k! _5 b: p: V7 {
! D& f% E- f" j  A6 h当然,时间耗费情况并不能成为判断你喜欢与否的唯一指标。还要看在耗时最多的事情上面,你能否找到“沉浸感”,简单来说,沉浸感就是说你在干那件事的时候容易忘记时间,并沉浸其中。有个做微信运营的朋友说,有时他为了找到一张合适精致的配图,会花上两三个小时去找图,其实那个过程很枯燥,但他很享受。除了沉浸感以外,真正的喜欢还需要能够持续投入。很多人都说喜欢写日记,但大部分人都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真正能够坚持天天写的,往往是极少数的人,他们能够做到持续投入并最终坚持,因为他们是真的喜欢。' S( p8 J. Z! [  @" z

+ |) B( ]( _; @5 Z8 U# E+ f你是否愿意在上面花费时间、你能否找到沉浸感和你是否能够持续投入,这三个指标可以帮你发现你喜欢的到底是什么。% N  i7 Q% w, T8 D" {
# n# e/ e% t. `% M5 s0 _  u# ]
其次,通过多去尝试发现自己喜欢什么。0 d% {+ A- _  L! S# S' ?$ k
. \+ z4 K* C3 T7 x  |  B; ?2 `
蔡康永发过一条微博:〖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 `3 u; E, h  n; p
7 ]% l  N3 e. r$ Q你始终蜷缩在一个小角落,觉得这个难那个难,结果这个不敢尝试那个不敢尝试,这都会使你无法看见一个更大的世界和更完整的自己。你喜欢什么,有时候不是你坐在哪儿想出来的,而是要迈开双脚去试出来的。喜欢打蓝球?那就去打呀。喜欢写作?那就去写喽。试过以后觉得不喜欢,就去试试其他呗。反正在尝试的过程中,你已经煅炼了身体和文笔,又不会损失什么。4 G: G0 e; `' F* y1 L9 B

# ?/ \- y3 V, f  A8 h只有跳进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去拼、去闯、去尝试,去哭、去笑、去呐喊,你才会不断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也终将知道自己喜欢的到底什么。/ T( y" ~6 m6 ^5 V, y0 l
0 j* {6 [7 o; v7 i' O# y6 {7 _/ q
就算是一坨无人理会的垃圾,也会有几只苍蝇专门为它而来;你那么美好,要相信世上总会有些令你心动的东西为你而备。' M" c7 G+ }) l( P1 s

' L- y" ~" v! O$ _& d& O
) t$ ~% L/ `! V& f, u& E+ S接着,保持独立思考。
1 b0 @1 `# E* |& w
1 U, f; W, Z* \* o. ^  z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 l3 a& Z, _. w% H, F* J* ~
% X& X  f5 d5 z# x) n  c
首先,面对繁杂信息,不只纯粹单向接收,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做?”还有什么?”...。举个例子,你在朋友圈看到一篇超级爆文,你除了转发、点赞、评论和打赏以外,还可以问一下: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共鸣?它写出了大家的什么痛点还是?如果我处于文章提到的情况,我会怎么做?除了文章提到的情况,还有那些情况是这篇文章所不能涵盖的,甚至于和它完全相悖的?...,当然,你可以思考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角度,对信息进行“咀嚼”。被正确“咀嚼”过的信息,它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也终将滋养你。& _7 J2 q3 p# J: Y( U2 e) e

- z9 ~6 D! X1 h4 M% }4 k6 i其次,丰富你的知识结构。
! ~/ o6 {' x7 Y: Y( Z: S* v3 A
9 G3 F9 u. J3 c) Z更准确地来说,这一点应该是优化思考模式,但思考模式较为抽象,优化起来也更为长期,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因此更改为更为直观的知识结构。! d: N+ n7 \! r
/ p3 C4 p% b" Q  {! Q! @) N
丰富知识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多学点好玩的知识,多接触点好玩的事;搞数学的,就可以学点美学;搞文学的,也可以学学绘画;搞IT的,也可以尝试写诗...,它们未必对你有用,但一定得好玩;它们未必会直接给你答案,却会让你在思考问题时拥有更多新的角度;慢慢地,就可以起到优化思维模式的作用。
5 t) P" p. D: A3 `" a& B# ?
) _0 ?( J" Q6 |9 A! Y% u' x3 l6 d最后,不管你最终喜欢什么,先喜欢上你自己的生活。
1 U! a, T  \9 l8 V
! ]: f2 A' w% X, E8 `6 s
如果你努力过以后,发现还是搞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那请你先喜欢上自己的生活。
' z* m6 a" z! ^% {/ |; b0 I& ?% S" A
/ `4 y& A7 m% `4 \( g. z我始终固执地认为:生活是治愈一切问题的最好解药。你好好挣钱,你好好吃饭,你好好睡觉,你好好健身,你好好照顾身边人,你好好生活,你努力变得更好...,这样,那些原本无解的问题,也会变得答案渐显,因为生活不会辜负那些认真对待它的人。* Q* n8 ?6 v3 B2 p

( Z( Q6 M; _8 w8 m' e如果你已找到所爱,当然值得欢欣鼓舞;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也无需自暴自弃;只要你用心生活,努力向前走,前面一定鲜花开放。& ]$ \9 ]6 B+ `5 ^
9 I+ w$ N# r3 k$ b1 M( r' e( g, }
文:野和尚3 R" ~+ r* w% d. m& u( ~4 e
责任编辑:黄小希
* e! ]/ i5 g% G! I8 M
探联智能考勤系统 kaoqin.tanlink.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