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1-28
- 注册时间
- 2005-11-7
- 威望
- 0
- 金钱
- 1259
- 贡献
- 28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128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37
- 主题
- 23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5-11-7
- 最后登录
- 2016-1-28
- 积分
- 1287
- 精华
- 0
- 主题
- 23
- 帖子
- 137
|
地板
发表于 2005-12-5 10:52: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和谐管理的哲学思考
企业文化的核心目的是要为企业建立自己的做人做事准则,而制度则是硬性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历史上任何一个强盛的民族,必然是建立在严厉的制度至上的。秦王朝历经两代君王,依靠法家思想,建立了强大的军队,从而统一了六国;汉代景帝和武帝,有人说他们是穷兵黩武,但历经几十年的战争,终于彻底打败了匈奴,从而中国北方几百年没有了强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现代的美国、德国这些国家,无一不是建立在严格法制的基础上。 1 J6 b x1 j, E2 s' r
) i: N7 F6 g& ~& Q0 h 但再健全的法制如果忽略了文化、道德、信仰这些软性的约束,一样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如果单从法律的条文来看,很多国家、包括中国的法律制度不能说不健全,但关键是有法不依、有法不严、人治大于法治的情况普遍存在,所以使法制的权威大打折扣。一个企业也是这样,制度往往并没有本质的差异,但关键是执行起来就走了样,这里的执行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公司的文化问题,也就是员工的凝聚力和企业精神问题,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与企业只是一种契约关系,那何谈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所谓的凝聚力也成了一种空话。秦王朝很强大,但是建国仅仅十五年就灭亡了;汉武帝成就了不朽功业,但也耗尽了大汉的元气;总的来说,严格的法律和制度只能让一个国家保持一时的强盛,只有先进的文化和心理的归属才能成就一个持续的文明。美国很强盛,但其盛气凌人的做法必然遭到打击,911就是证明,而且如果美国社会不能深刻反思这里面的文化冲突,而一味地打压别的民族,那可能还会遭到类似的报复,并且不可能成为世界的“老大”;日本经济虽强,但文化狭隘,因此不能得到广大亚洲国家的认同,注定无法成为亚洲的领袖;同样的,中国企业要想走向世界,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和企业精神不可能真正地实现国际化。
# {$ U* C: M9 [8 W7 Z
9 T! I$ p2 z9 i4 A1 D- H1 s 注重亲情的文化,与注重业绩的企业本性其实并不矛盾,但这要求管理者具备优秀的领导技能,儒家思想讲求尊重人、发展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很好的融合企业与员工距离的方法。制度与文化,必须相得益彰,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6 c% B5 W2 P# z0 G t
( q# I' c" D" C' [
5. 效率与公平矛盾。
6 B! R1 g0 ~9 L: B, M' U ; K/ v! N) b6 E J/ c5 [
企业要追求效率,员工更关注公平,这也是一对矛盾。有人说,企业都希望员工是雷锋,多奉献,少索取;员工都希望企业是慈善家,多给予,少要求。这两种观点显然都是不对的,但不少企业和员工的确都有这样的错误心态。 6 G/ V f; N5 c1 U4 H
5 }! n1 z" _* S 企业要生存,必然要有利润,因此必须要有效率,速度要快,成本要降低,所以希望员工都好好干,工资要求不要太高;员工都要养家活口,都要追求个人发展和价值实现,因此希望企业能给予自己更多的培训和机会,薪水能够增加,福利能够增强。这是一对矛盾,处理的好了,不会引起双方的不满,处理的不好,就容易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 Z& S, Q8 Q. O, e ) Q9 O, A+ n! q& S( Q/ }0 ]3 N, w
企业做大了,必然产生不公平性,因为每个员工的需求不一样,考核和薪酬制度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不公平是绝对的,所以一定要让员工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做的是尽量倾听大家的心声,降低这种不满意和不公平感,否则容易引起员工的消极情绪。
* R9 }6 K: u: z7 c4 U4 R) F # y2 {* r% h- A, |$ G* G+ @! K
企业要做到和谐管理,就必然要深刻思索这五大矛盾,切实地解决员工物质需求、调整员工心态、畅通沟通渠道,否则,和谐管理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