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8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企业员工培训实战技巧(二)

[复制链接]

865

主题

5

听众

7561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21
最后登录
2021-1-18
积分
7561
精华
0
主题
865
帖子
12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9:4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企业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的培养计划,必须适应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各个管理人员的技能,同时又适应于企业本身的未来发展计划。一般地说,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是由企业未来的生产任务、未来的组织结构所决定的。 8 X$ t( e1 X+ ]# T' A$ Y" L' \' C% M: t 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企业的未来发展计划,在培训经理和各级管理人员的问题上,可以分别制定短期培训计划和长期培训计划。9 }* T" s) V6 x6 g) m ; W% i' S1 \5 H 经理和各级管理人员的短期培训计划一般是指两年左右的计划;长期的培训计划则指5~10年的培训计划。对于企业来说,长期的培训计划尤其重要。因为长期的培训计划涉及到企业的发展方向。 ! {' z) V- N( u4 B" n4 w/ |. t g. s/ @) c+ x8 W 现代社会中,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世界上发达国家把科学、技术、管理称为现代化社会鼎足而立的三大支柱。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三个物质要素,也包括科学、技术、管理三个非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中的科学和技术必须物化在三个物质要素中,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管理与科学、技术不同,它不是物化在三个物质要素中,而是通过它,把三个物质要素合理、有效、科学地组织起来。如果管理水平高,组织得好,则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经济效益;如果管理水平低、组织得不好,则可能使三个物质要素力量抵消,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甚至导致零效益。 6 D0 v% i2 K. U5 _6 L: g3 R0 h 7 `1 r* @ i6 Y' g& x5 j' K4 A: P, E 可见,三个物质要素必须借助于管理组织,才能成为有效的社会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是我们还必须重视管理,如果没有较高水平的管理予以合理有效的组织,科技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管理人才的在职培训工作,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公司的生产效益。) p: G4 H) b( u) g 5 I- k M, t- u. l" | 管理人才的在职培训始创于美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于1931年举办了为时一年的青年管理人员在职讲习班;全美设有管理系科的600多所大专院校有2/3以上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短期讲习班。现在许多发达国家也纷纷建立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网络,以企业、高校和政府三位一体的形式,不断扩大在职培训人员的数量和范围。 ) z% l7 o6 K9 Q% x5 U 2 v- P2 [' O9 @- W! E& k 法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大学和高等商业学校为了加强同企业界的联系,直接为企业服务,纷纷建立管理人员的培训中心。例如法国经济与商业科学高等学校的分校实际上就是一个培训中心,每年培训3000名管理人员。 , H" i. f3 o4 l' m. {" s5 n O , P, B- v! T* d% K 日本企业界也非常重视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它们的企业管理人员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企业对各层次的管理人员都订有强制性的学习计划。一些企业规定高层管理人员每年培训3~4次,每次一周,内容侧重于全局性经营管理方面;中层管理人员每年培训时间累计为两个星期;低层管理人员每年培训时间累计四个星期,内容是改进管理技术。日本大企业职工的晋升顺序是系长-课长-次长-部长-司会长。每名管理人员晋升前、后各有一次强制性学习,内容包括如何管理下属、管理章程、熟悉新的工作环境等等。

865

主题

5

听众

7561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21
最后登录
2021-1-18
积分
7561
精华
0
主题
865
帖子
1206
沙发
发表于 2005-12-12 19:4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原创] 企业员工培训实战技巧(二)

(二)培训开发实务 . z3 o) j4 |: ^2 m ; t( ^6 h$ l. ? 1.主管人员的培训对象 ' E4 P3 z5 Z5 d" X3 c 1 R! ?4 [8 Q" t* I7 Q- L) _/ \% K 主管人员的培训对象就是主管人员。 `2 y+ {9 y! V# G/ X * O: b4 E1 ~, D7 R5 Y 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但这样说未免太笼统。主管人员作为培训对象,根据其培训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6 M" _% r# n# ^% \ 7 N t1 |* |+ f7 A0 p9 w* D (1)任职的主管人员; [! c2 L u' z* c: ~" A (2)刚刚选拔出来准备任职的主管人员,他们虽然也可能现正任职,但却是准备提升到更高的职务上的。这一类又可细分为两个小类:一是准备立即提升的 ;二是还须进一步锻炼提高之后才能提升的。- R J$ f c# n: [( \ A! r! G, l# C ` 对于第一类任现职的主管人员来说,人们往往认为培训的主要对象是较低层次的主管人员,特别是那些基层的主管人员。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每一个现职的主管人员,无论是上层的、中层的还是基层的,为了更好地履行现行职责,做好现任工作,都有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必要。因此,培训的对象不仅仅主要是中下层的主管人员,也应包括上层的主管人员,而且,上层主管人员还应该首先受训。这首先是由他所在的重要岗位所决定的。其次是因为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他负有培训下级主管人员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教员,他自己必须对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必须率先学习和运用管理的一些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技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现身说法,这样才有可能培训好下级主管人员。此外,作为最上层的主管人员,还要在理论上总结自己的经验,不断地丰富管理理论的内容,从而促进管理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总之,无论上层、中层、基层,凡是任现职的主管人员,其培训的重点都是提高现有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圆满地做好现任工作。3 r/ K/ k0 ^- ?! C ) [" A2 A) _* P) e 对于第二类新选拔出来的主管人员,并且将被马上提升的人来说,他们即将离开熟悉的现任职位,奔赴新的、责任更重大、风险和机会也更多的陌生的职位。所以,其培训的重点应是尽快地了解和熟悉新的环境,以使他们能够迅速地胜任新的本职工作。而对于那些也是新选拔出来的,但目前还不具备提升条件的主管人员,他们的培训重点则是分别根据各自的弱点和不足,通过各种方式尽快地补课,以达到拟提升职务对主管人员的要求。9 v1 ^, w0 {+ G. U% u% o, ~3 d ; x" L) ~" B, J. [ 2.影响领导者能力的因素 . y! o( W0 Z* w1 M; F# C, M) n6 L2 r - l# d: Z. a" \ j+ B3 q0 ~ 人所共知,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效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等因素。对于各种管理者来说,每一种因素需要的程度和比例不同,但对每个因素的具体内容,却有许多看法一致的地方。! c$ n# D, u: B 2 G8 z& Z0 y' _ (1)知识。它是管理者要开发的主要方面。对于管理者来说,他们必须懂得如何处理问题,履行职责,熟悉所管理的技术领域,诸如生产、销售、财务、会计、工程和研究项目等。管理者必须具有管理方面的知识,例如,对被管理者工作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此外,他们必须具有心理学和激励理论等有关人的知识及经营环境的知识,如社会、政治、文化、伦理等等1 U( |; w9 W7 Y) H, A6 j. D 8 a% V6 @3 H7 H4 H8 | (2)技能。要运用知识就要求具备一定的技能。从广义上讲,管理者必须具有决策的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处理各种事务和人的问题及适应环境等方面的技能。尤其是与上述要求有关的交流,如听、讲、读、创造性、敏感性、注意力和使用各种方法(如逻辑、统计、数学等)的技能。 ; T7 K# @& ~+ W8 v * i: e! D- A- P3 @: F7 s% i (3)态度。这是影响领导者能力的重要因素。一个管理者如何看待他的职务、上司、下属和公司?如何看待自己、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未来的希望与雄心?如何看待挑战、变化和责任?对这些极其重要的问题,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答案,关键要使他们选择正确的答案。2 f2 H1 v% O- v, I% ^4 j2 M) A- o : @& Q) m' h$ e/ j (4)行为方式。这也是领导能力的一部分。衣着、演讲以及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都被其他人看在眼里,并对周围产生影响。管理者同其他人的合作、人事决策的依据、使用权力的习惯,以及流露或抑制感情的方式,都被其同事迅速觉察,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反应。 t% T! H& k. ?" B O& `6 F/ d# w/ f2 J 我们先看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C4 Q$ k9 Y( W; k" H( d + r; |, Q) g2 x 所需要的能力-实际能力=应被开发的能力( `0 ?' j" h9 \3 T" _ 6 u. c. l- S4 B 要知道哪些是应被开发的能力,就要给每一个管理者的职位规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详细规范。这样,每一个管理者所应具备的能力和实际具有的能力之间的差距就构成开发的需要- g/ B7 X+ s5 K1 I% k, ~: v ; [( {! T, B- f3 F/ M+ h 显然,如果将上述公式运用于每一个职位和个人,并制定一项把所有职位和个人都包括在内的开发计划,那么每一个公司实际上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这远远地超过公司的财力限度,是完全不现实的。因此,有多少职位和个人需要制定开发计划,必须结合本公司的有效资源来制定。[EDIT]用户“德隆”于2005-12-12 19:46:02编辑过此帖。[/EDI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