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8-25
- 注册时间
- 2004-5-17
- 威望
- 9
- 金钱
- 93628
- 贡献
- 790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94427
- 日志
- 0
- 记录
- 5
- 帖子
- 3621
- 主题
- 985
- 精华
- 7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4-5-17
- 最后登录
- 2016-8-25
- 积分
- 94427
- 精华
- 7
- 主题
- 985
- 帖子
- 3621
|
2005年中国10大最差跨国公司评比1 n5 z4 g) V# b& m5 c* q6 p
: a# y6 V1 }: @1 v( V4 C7 j
. o$ ] X& ]- k, B9 p3 t 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的诚信问题开始大受质疑,关于跨国企业在中国的负面报道突然多了起来。先有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宝洁SK-II被诉含有害成分,后有强生、联合利华事件接踵而至,现在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又闹得沸沸扬扬,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的诚信问题开始大受质疑。
/ ~, O( W9 k; C( J& A; k) m% f- ~7 l! o3 B- v9 S
导致跨国公司产品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信任危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深层次原因不容忽视:一是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消费者必然对生活品质有更高的要求;二是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运作存在着歧视性经营和双重标准问题; 三是中国雇员开始维护自己的权益. 泛泛地议论企业伦理问题,对于企业的决策与行为而言,并不构成有力的激励与约束。需要一些关键性的激进群体作为发展中国家消费者这些“无声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言人。中国消费者并没有默认“双重标准”,这是令人感动的。
3 R2 V, `6 l4 `8 I' E9 g
- v* h& P0 b- K* c& W, D基于中国社会和市场目前的变化,跨国公司本应随之提高行业标准。但大多数跨国公司仍然固步自封、我行我素、过于自信,面对不再轻易买账的消费者,冲突就以信任危机的形式频繁爆发了。更恶劣的是,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某些运作方式明显就是一种经营上的歧视:像SK-II、东芝电脑事件中跨国公司所犯的一些错误,在其本国是绝对不会犯的;现在的进口汽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某些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本国政府不允许的高危和高污染生产环节搬迁到发展中国家,对待工人也不尊重他们的基本人权。可以说,由来已久的歧视性经营,是跨国公司品牌危机频发的内在根源。
- P" ?, A& w* v, @5 L1 J( _0 `- {0 V/ U+ }
还有其它丑陋的跨国公司吗? 请跟贴说明![EDIT]用户“粉色羽绒服”于2005-12-21 15:43:42编辑过此帖。[/ED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