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7-8-9
- 注册时间
- 2017-1-5
- 威望
- 282
- 金钱
- 4024
- 贡献
- 1084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5390
- 日志
- 94
- 记录
- 0
- 帖子
- 427
- 主题
- 289
- 精华
- 0
- 好友
- 1
签到天数: 13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注册时间
- 2017-1-5
- 最后登录
- 2017-8-9
- 积分
- 5390
- 精华
- 0
- 主题
- 289
- 帖子
- 427
|
本文版权属 13371692415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13371692415-(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75591)
日本学者山田昌弘在《社会为何对年轻人冷酷无情》中写道“当庞大的战后婴儿潮集体届临退休,照顾高龄者成为政府沉重的负荷,青年世代初出校门即被迫进入低薪、低成就、低晋升机会的恶劣劳动环境。
; M4 j4 [+ z9 S0 _# X( T, H' U6 s' q u$ P4 f
又到了一年一度企业员工暗流涌动的季节,起薪低、高负荷、杂事多、没发展、关系差......工作中诸多的不顺,貌似都可以用跳槽二字来解决。那么谜一样的跳槽,到底有什么禁忌和通过关法则?后附《准备跳槽的人最关心的七个问题》。儒思HR人力资源网——亿万HR成长交流的平台!下载儒思app、免费(观看经典视频、在线提问专家、圈子互助交流)更方便!. E. L; k7 ]; L
% K6 N2 X! V* k( d# L! x. U
━━━━━" Z$ a1 D0 B0 Y
$ I C; l4 ]/ j B' l4 A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放弃自己目前的工作? / _$ X+ q* _" {& y$ ]' a
% Q1 x! f& Q( O$ h
无论是什么原因,做出这个决定,一定程度上需要经历纠结、挣扎、反复怀疑、一咬牙跺脚地冲动,控制不住地回望,最终坦然地接受。做出决定之前,有的人思虑许久,有的人情绪翻涌。 [2 ^, m, |; n- l# }
* u/ @$ C) _9 O* O( U. [- E
从一个人成年开始,“工作”几乎占据了他的后半生,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决定换工作的那一刻,是人生的少有的决定性瞬间。 ! w+ Q* S* a0 F) `2 }/ v
/ c+ {! r( p0 ]- X, T) V6 u我们跟7位猎头聊了聊,他们的工作便是帮人“换工作”。但他们在其中的角色,绝不仅仅是信息中转站那么简单。可能你本不想换工作,却莫名被他们说动了心;可能你本想去 A 地工作,却越发笃定地相信 B 地才是最好的;可能你曾有的职业目标和动力,在某一瞬间被全盘推翻——而你根本不知道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8 l+ }3 J2 C7 t
T. ^9 A( y$ ]! E; i. Y( O# N5 x/ O就像一位猎头告诉我们的,“一个人一辈子能跳几次槽?而我们天天都在帮人跳槽。”在资深猎头面前,你的想法很可能无从遁形,你的一举一动很可能清晰昭示着你的欲望。猎头们会告诉你,他们如何发现人关于工作真实的想法,又如何在关键一刻推上一把。9 ?0 ~4 y5 D, k
, E; V: L$ X6 m. X$ L/ z6 P. L9 Y━━━━━' }- {( V* C z
' ^8 _% X4 F8 I' V0 v0 Q6 I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工作还行,但缺点什么。至于缺点什么,他们懒得想。”3 R% O( q; S! I2 l5 I3 [8 \# T& z
Tristan/ Impetus Consulting/猎头领域
3 ]% E! g6 N4 w- O从业6年
+ o% L1 H& j9 T" n9 I% W5 G: z8 b8 J8 f
这行有“金三银四”的说法,三四月只是个笼统说法,意思是年后人们跳槽最频繁。那时候是我们的秋天,农民们在秋天收割麦子,现在正是买种子和肥料的时候。我们在“秋天”收获“候选人”,现在正是“备货”阶段。
( a. i- b& b2 s# ?& P+ o( n3 _; W: o6 `% }- g+ L" C6 o0 S
备货无非那几个途径:招聘网站,还有靠别人推荐,没什么特别的。这些招聘网站上会清楚地写着这个职位的最低要求,工作地点,薪水范围是多少——但也只有这些。一个资深猎头,在了解你的职业生涯后,能告诉你在你听过的这10个职位中,最适合你的是哪一个。9 _6 I0 K7 E1 c0 ]) q$ _2 A
+ Y( G6 @ L9 b0 R, ]8 M
我曾帮一家日本电子元件公司寻找一位北京区域销售经理。而我看中的那位候选人原本并没有换工作的想法。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我能告诉你一些和你看到的、不一样的东西。”
& X3 _, I `3 x: X6 e+ U3 N- [
2 Z8 I9 H: _) B$ v i1 X我跟他聊这家公司的老板,风格是事无巨细还是放权;是北方人张口闭口的“哥们儿、弟兄”还是“Jason, Andy, let’s talk about our mission and vision……”的性格;是空降还是从一线、总监再到经理一步步升上来的来头;还有他可以管理的销售团队能比现在多多少人……边说边观察他的反应。终于到最后,他兴趣好像更多了一些,但依然是观望态度,毕竟他的收入还不错,不急着跳槽。8 _6 t% _: ?7 n) w- z( d! s
3 Y2 ~2 }8 N+ a, |" N
得知他已经在公司四年了,我问他,“你觉得自己未来两到三年有可能升职吗?”他想了想,“我们的销售总监和总经理都很资深,他们不动我就上不去。”“那你喜欢管理吗?”他回答,“挺喜欢,我也想带更大的团队。”
' S: w4 W! o+ b7 i+ z2 f& f7 E! M9 O2 s4 Q. T4 k% w' T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两到三年里你没有升职的机会。但是在那儿马上就有这样的可能,你能有一份提前三年的收获——在这种可能的前提下,你愿不愿意和那位老板见个面喝一杯咖啡?”7 S3 U, Q# L8 n. b: u; w
3 p5 j! J0 p% |- Q
换工作说到底是人的事儿,见面聊对了什么条件都好说,最后他欢天喜地地捧着 offer 去报道了。7 i }, R6 ^5 v, R0 v* i& y
; W3 [/ e- z" k: ]
5 {% V8 ]! k, h. C, J3 R7 z& r* v) t. R( E; L7 y; D$ S
我见过的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还行”,但总觉得欠缺点什么。无论是钱、平台,还是更响亮的公司品牌……他总觉得缺点什么。但缺的到底是什么?他没时间想,或者根本不愿意想。这时候就是猎头的机会。
! r! r* Q- N( M2 q! e
" @6 `5 c$ g' o# a; r' g这个故事还有下半段。这个人要被我挖走了,他原本的这个职位不就空了出来?而且全世界只有我知道。在他还没迈出最后一步的时候,我已经把代替他的人找好了。只差跟他的上司打一个电话。
: V( ~' @6 `. g' K
. b6 J t* B7 T0 X$ T6 v; W I除了找到隐藏的需求,偶尔我们也“创造”需求。当我留意到一个公司已经有几年没有换过区域销售经理的时候,我意识到了问题:销售以数字额为导向,一定会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假如一个人连续两到三年都是最后一名,公司却没有把它开掉,这说明了什么?要么说明他的业务不那么重要,要么是公司觉得这人能力有限,但态度还行。
; e8 Q5 n9 ~6 y. C$ I9 Y& F; m4 V7 x
于是我定期跟这家公司的总经理或 HR 分享一些区域经理的简历,这些人的共同点是对他的公司感兴趣,拿着行业平均的薪水却能做到他的团队第一、第二名的水平。也许就在某一个节骨眼上,比如某人又拿了最后一名,比如某人这次沟通的态度有些抗拒……他想到了我推荐的简历,他会越来越多地问自己“我要不要见一见这些人?”
0 p! q6 U T4 O0 T* H. K( _
+ F3 m/ d4 i5 Y& @1 M5 w+ C" d/ B━━━━━
3 f% \) b! N. G3 @8 ~& e' W" K% V% ?. y, V4 d# B* B9 n
“年薪几十万的人,因为500块就不去了。”
8 N4 Y s) x2 L( i$ Z- ESean/Spring Professional/互联网领域8 h: \, ?2 T) \$ i& C) W
从业3年
r! H n! |/ \* I, Z
' n' f$ \' d) T9 f) b我不会在一开始就追问他要不要看这一份工作。我会问他现在的想法是怎样,会考虑哪些公司,对哪些公司不感兴趣,原因是什么。最后我才会向他摊牌:目前我手头上的公司有一二三四五六七,有哪家是你感兴趣的?
' W, W8 B8 D6 k. X3 ^/ }; W. A" ^0 t& m3 p/ ^ F: q: v% z2 O6 [
也有人完全不考虑,那我就跟他加微信保持联系。坦白说,我们每一年要接触400个新候选人。以每单10万来计算,对于一位猎头顾问来说,一年能让15个人跳槽已经相当厉害了。' N! t: z5 f, `3 c
7 E) z# d$ w3 Z2 }5 U7 F, J更多时候,我的工作是跟他们保持关系。比如迅速知道他们公司的变化,他们的想法,行业的走势,还有哪些岗位正在热招。
% j: w% h* M2 q' v
% p+ B4 M% M5 T+ v3 P+ B我的任务是帮公司去找到合适的人,这中间不生产任何的东西。一个人的技能是他过去20、30年培养起来的,那是他能力的一部分。我只能根据公司的需求最大化、最高效地来匹配他的能力。其实我们赚的是信息不对等的钱。
' C* g0 ?; q5 ~
' [ F2 w, \" f( S% D
5 i" ^$ p% f, T9 q5 r) p( u7 f9 T+ T+ y( U2 R$ h, M/ u( M# _6 x# S5 }* l% A+ i
偶尔会遇到“难搞”的候选人。曾有人拿着招聘广告,在面试的时候一条一条跟HR 核对哪些写得不清楚或有误,哪些自己符合或不符合。你根本弄不懂他到底是想面试上这家公司还是想砸场。也有人要求28000的薪水,然而对方给了27500,只差了500块,他一怒之下,头也不回地走了。: s3 k0 i, a) h" ?* v7 o
$ I1 h- c3 a3 s0 l9 k& P. l( p
他说,这不是钱的问题,这500块是他的尊严。
) i. l9 A6 A; d2 s6 r! {/ j) n
1 D; R8 }0 t ]* _( P1 {4 V3 ?- J━━━━━
/ u( | E4 g" a$ f( u4 s: C, i/ R* F: z: y% M0 O
“这工作是内行欺负外行。你不可能每个月都跳一次槽,但我们每天都在帮人跳槽。”' b j0 L* ~. q8 M% W$ u
小明/金融领域& c5 `, P E# G: i
从业2年
' y* e% G# A; a7 G
# n. F) O+ U% \+ j1 V/ R在很多很多年前,猎头就像杀手一样的存在:你听说过,但没碰到过。我的一位同事曾打电话给一个女生,刚接通的那一刻,那个女生说“你等一等”,她捂住话筒,跟办公室里的人说“居然有猎头打给我了!”语气特别兴奋,她并不知道她的声音有多清晰。然后她才松开话筒,用正常的语气跟我们说话。
: E- R4 q# v2 M7 r7 \1 j) O1 c0 ?$ S
, h# w" i {5 C# o% D以前被猎头发现是一种认可,一种荣耀。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就像你刚到北京要租房子,那就出门左拐找一家房屋中介。多花一点钱,但省事,这大概是猎头这个行业的现状。; I; [" R1 Y% C: L) ]
; v+ {- n" U1 L4 u0 f# h9 Z. e
做猎头的每一天里,最常见的是两样东西是——意外和拒绝。曾有一位我的候选人,在准备入职的前一天出车祸去世。几周我都联系不上他,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最后电话终于接通,是个陌生的女声,她说:“我的孩子已经去世了。”# x5 V' Q1 n" x8 A2 n& R6 F) ^
+ e! v. R/ N) ]
有人在报道的第一天,上楼梯的时候崴了脚,他突然觉得这家公司的风水跟自己不合,第二天死活不去了。
3 O+ w$ ^. y. U, c# v( \, {5 ~. ~( x0 w0 }& O5 t n: M; r: G& e
也有人在我第一次打电话的时候说,“我怀孕了,不考虑工作机会。”却隔了一天打给我,“你那天没说完的是什么?我流产了。”& _* |/ N& [, E& [* [ N
# H) [6 P' T5 S, }; U9 s2 F: F如果你能在猎头行业坚持工作5年,恭喜你,你的心态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即使明天世界末日,今天你也会淡然地约会吃饭,早上正常晨练,在末日的前一分钟镇定地打给初恋,告诉他/她我想你。
) U! g. k7 u8 L2 q0 \1 ]
; J! a9 N3 V' l电话通了只是博弈的开始。毕竟你不能指望一个陌生人掏心掏肺地跟你讲实话,你需要自己去揣摩他的心思,他的种种举动可能代表着什么。
# ]* N3 o* ~" w2 Z6 {
# S2 `" ]/ a1 w. X: a我让一个人把简历发给我,他是立刻发,晚上8点发、10点发,还是12点发,在我看来都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8点可能是回家吃了饭,没什么应酬的人;10点可能是加班或应酬完回家,还记着这件事的人;12点可能是加班非常拼的人,也有可能是临睡前才一拍脑袋想起这件事的人……他的每一个行为、每一种措辞都代表了他心里的某种想法。+ x+ Y- H$ n" I+ L8 i9 J; M; M
' I) J. ?! w8 y$ h% L8 P
有些沟通技巧也很有必要。当我跟一位40多岁的人打电话,我不会用“面试”这个词。人到了40岁还需要被“面试”,有些人打心底里不能接受。我会用“约谈”、“聊一聊”这种说法。如果你是个聪明的人,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小技巧,你会懂得照顾他的情绪,甚至他在表现出某种东西的时候你也能及时地察觉。3 ~( N$ E8 n' `( Y" `' f$ _
' M) r* w! k% w
4 w1 B% l- q1 k! {$ S- _7 [
- M9 c* _ _1 M, c跳槽是人生大事,对方凭什么相信你为他做出的选择?假如你对他的专业只有一星半点了解,你又如何回答他的疑问?) L) R$ r5 E8 c, p
& l$ G- o9 `( a) q3 {$ E2 z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会把招聘广告背下来,甚至把这家公司相关的新闻背下来。到了后来,我学会了“偷师”——当我跟一个人聊天,我会问他很多东西。比如“你对现在的担保市场怎么看?”“你这边觉得这个公司怎么样?”你把他的话记住,再讲给下一个人,下一个人往往会觉得“你太专业了” 你把高的东西都讲完了,低的东西能不知道么?但猎头的知识都是空中楼阁,可以唬唬外行人,跟内行人坐下来一细谈,你的底就全掉了。
V/ F5 [# ~. p' u) ?. b# ~/ O' I) N1 l
我的微信头像看上去像个40岁的中年男人,平时也不会承认自己是90后。这个行业就跟医院一样,你再有能力、学历好,你是一个博士后、祖辈名医,你也不会想让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给你做手术,你宁愿找那些祖传老中医。. x* }/ e2 Q6 U
}3 r" Q* Q3 j5 r# A" l# L
因为年龄代表着经验、一种权威,中国人都相信这个。一个在职场混了多年的40岁男人,在跳槽这件事情上可能非常懵懂,他什么都不懂,甚至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当你跟他说自己只有20多岁,信心满满地来帮他办这件事,他一定是本能地不信任你。我一向不承认我的年龄,你猜多少就是多少。0 Q, A4 c }. J1 c: s+ k+ E7 a
; T& _3 Q9 x F' j: p7 A
并不是所有猎头都能本着专业、负责的态度做事。我有时候会嘲讽一些人,这个行业没有专业,只有钱;没有道义,只有吃了东家吃西家,只有一身廉价的西装和蹩脚的英语。
1 f8 M X4 @2 |( R ^6 a
$ }" e' [, Z: f5 V q8 \8 q有的猎头为了拿到别人的简历,会捏造一个职位骗候选人。他明知道对方想做某个职位,便叫对方考虑,对方当然说好,然后他说“那你把简历给我。”+ q; A4 N1 ^: ?1 N/ Y$ s; k
# [; ^1 W ~7 N2 d" `5 H有的猎头纯粹把自己当成销售,满脑子想的就是把职位卖出去。至于候选人入职后是否利于他的发展,这些猎头完全不管。曾经我帮一个家居品牌招聘一位城市总监,看好的候选人很高傲,不愿多聊,我也有很多顾虑。但是当我把这些顾虑说给这家家居公司的 HR 时,他却告诉我:“你不用担心,我们的大区总监很能忽悠人,只要你能把他糊弄过来就成了。”我问他,“那他入职半年就离职了可怎么办?”他告诉我,无所谓,随便找个理由就好。! W- S d# [& L2 ] W4 [" j
) g+ l7 o8 C" Y) K! K' A/ ^# i2 }# ]6 g你看明白了吗?现实是 HR 伙同大区总监一起来骗大老板,就是为了完成招聘指标,只要这个人进来,他们会在群里掌声点赞,公司会通报奖励,HR完成绩效指标,大区总监也有面子。看上去每个人都赢了,但实际上半年后这个人并不适合,只能默默离职,他们一起合伙把自己的伙伴坑了。
# M" F; ?/ N& w, v5 }3 R9 W
1 `* \1 T5 H) W- u说实话,我们属于内行欺负外行,因为你不可能每个月都跳一次槽,但我们每天都在帮人跳槽。
4 U) p& k% A/ V- q1 t/ g
, f6 H, f P2 o5 H0 _ b━━━━━, E9 Y' u% f0 v) A; t
* p( ]( i8 J- R, G u$ ]
“什么叫看重公司的发展潜力?什么叫形象好气质佳?”( J" Z/ b) a; Q. }. ]# b1 W
Dora/ Spring Professional/财务、会计领域
4 i2 ]. T1 {( V* T从业三年
. [1 \: \1 K3 |6 ~" z5 H) j
% Z+ S; |2 _0 q7 V$ _对于候选人来说,我比招聘网站靠谱的地方在于,我知道他要加入部门的架构是怎样的,有多少人?汇报给谁?他是男的还是女的?什么背景?什么风格?有时候 HR 希望一个人尽快加入这家公司的时候,他会忽略掉很多候选人应该知道的信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汇报给比自己年龄小的人。- B" ^( w5 Y' b% i" b
% c2 N, [/ { x对于公司,我比招聘网站可靠的地方在于,我在聊过一轮后,我知道哪些人靠谱、哪些不靠谱,哪些写的是假简历。在猎头之外还有一个第三方的背景调查机构,曾有人掩盖了自己因为性骚扰或者受贿才离职的原因,这些最终都会败露。6 K. i9 a+ d5 y1 b @& Q$ L. K
, e$ {2 c s+ J+ \$ s
简历造假的情况不多见,但是人们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很可能不是一回事,这种情况还是很多的。我问一个人对新工作的需求,他说“我不看重钱,只看机会”,当我给他几个选择之后,很明显会发现,低于两百万的公司他直接过滤了。哪怕平台再好,少一分都不看,你就知道他究竟要的是什么。0 _3 B+ `: g% @# v
; c- e+ q$ F$ R5 `, P; f# k+ [0 N7 K( q- u" d$ |7 [, I% B4 Y
5 D0 Z' n6 I s8 K9 P& R这种模糊的说辞在中国人聊天的时候经常出现。比如“我只看重这家公司的发展潜力”,这句话很虚,到底什么是发展潜力?公司要求我找一位“形象好,气质佳”的女性,那请问什么叫“形象好,气质佳”?" i# u$ T) i1 }: N7 G3 P% d
2 R& Q) B9 [9 W- |0 ?) Z6 O━━━━━
5 z! R6 @+ b, N5 ?$ `6 e% X9 D p! T+ ~2 V0 z
“人们不一定了解自己,有时候只是好奇罢了”' ^1 d1 X* B$ B% d! Y7 V0 Z
Coco/ REForce/人力资源领域
7 v7 g3 ?/ |' k: u5 j从业7年$ q* u9 J2 a( c
8 j u! F0 _* O( K: R人们不一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公司也不一定了解自己在行业所处的位置。我的任务就是让他们都了解对方。
1 X- r" G! j. k; h; e$ M7 G( C8 V* x/ E. f- V
一个人很可能正在做他擅长的事,但现实往往如此——做不擅长的事是给自己找罪受,做擅长的事又觉得无聊,缺乏挑战。
5 U! Q: {: j4 E: V- j8 ^ C8 I; Z, |# B; Q# R5 `4 t
, n' ?- K2 }+ U: N+ i8 U+ F* x& p
6 U3 i7 e" n: B0 o0 q& X6 @曾有一个候选人找到我,希望帮他找到一份“偏技术性”的工作。但是当我们一起过了一次他的履历,很明显发现他其实擅长的是管理。他先是在一个物流公司,每天跟大量的人处理配送的事务,后来在一家电商公司做类似的工作。也正因为如此,他开始觉得心累:人际关系复杂,协调事务繁琐,他想去一家小规模的,更能让他钻研技术的公司。
; l$ T9 U! L; q- K# ?! V
) ?, B c, o9 v( }7 H- a不过面试的时候,他很快看清了自己。比如他看问题的角度都是“如何在大量人员的情况下平衡成本?”“如何团结一个团队?”等。他终于明白,自己应该发挥他的优势,而不是找到“避免问题发生”的方法。$ D% x: j6 R9 V9 j# {" @
5 F j2 [+ {3 x& ?8 u% ~
━━━━━$ n' J' U# X: T7 [* s
4 p4 W: Q& b& G+ Q7 Y; E
“你留意到了吗?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询问同样的问题”
( A+ ?. x2 l! i. j% Q! ?# ~! n/ a+ TJerry/JSmart/消费品、零售和电子商务
/ [: @6 O1 {( ]4 r2 i. U/ i从业13年! l& |+ d6 |" V/ `/ E. c; U
6 }6 M, I! K7 S) o* p4 R! p人很复杂。他的想法也是动态的,所以在与候选人接触的每一个接触的环节,我都会反复核实他的动机、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2 \+ f% r: Y2 M0 v4 Q2 B
f" Q! q0 h5 O5 D9 M比如当有人主动找到我们,我会问他“是什么原因促使你离开目前的工作?”他可能会告诉我,“是因为老板相处不来,观念不合”,再问他“看新机会的时候会关注些什么?”他也许会告诉我一些别的原因。综合所有原因,在我们下一次见面的时候,面试他的时候,把简历做成报告给公司的时候,以及在他和新老板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会问同样的问题。如果有变化,说明需要挖掘新的需求点了。
- h) {! w4 u5 v# M+ P! Z5 ?) v5 B/ H; J# {# O
曾有一个候选人明确地跟我们表示,换工作的原因是“离家太远了”,我们综合他的其他需求,最后为他选择了一个上班距离合适的地方,他却在面试最后一步的时候放弃。原因是他目前的老板承诺给他加薪,给股份,他想了想,觉得自己可以为它搬家。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离家远”并不是根本性的理由。; I4 q4 w* ?4 r0 l& S0 Q
" z6 @3 r, E( x
虽然仅仅过了两个月,他告诉我们,老板被调走了,他需要再看新工作。
' o/ o- N I3 ]$ z+ G, j
- K7 l" u% n0 U3 u1 y, B+ H; e$ J2 l& g- n* z: u- m, b7 x5 i8 h# m
# [5 V* [$ H& j3 S8 ~/ X我们曾经对以我们的候选人) S" x, t. A4 e. K% [, T
样本做过行业研究, 过去一年中,换工作原因的前三名分别是“不看好公司前景”(对行业不看好,比如可口可乐的人越来越多地跳槽到健康食品领域),“工作职责不明确,不确定能否发挥优势、兴趣”(例如做市场的人关注能否参与经销商策略,广告投放,能不能让他做出更好的业绩)和“薪酬福利”。这三点分列一、二、三。2 H2 b3 C, S3 B7 L% Z
( _1 P- \: p7 W; u1 P/ f但是在这两年,“家庭原因“的比例在上升,更多人开始考虑 Work and Balance,这是一种新现象。还有一种换工作的群体在上升,就是创业失败的人。他们的差异也非常大,有的人心态好,持续寻找新机会,从上一份经验中能挖掘自己的新优势;有人并不理性,也许当上了一个 CXO,在寻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便只看得上总监级别的职位了。但实际上,这段创业公司的经验在市场看来并没有那么有价值。" G( K7 }6 {& q6 u/ m
3 j3 e4 P5 @7 T7 t9 P3 U/ I━━━━━& K0 r. a0 u/ D
+ ~& n' Z* b8 L" b- V“我给外地的人介绍北京的工作,我很担心他们跟我提到雾霾。”
5 G' n9 s5 l4 E2 zSam/汽车、广告领域: y, N Q7 f: c, E% P s
从业5年
3 C& n$ Y& M8 N& y- v5 U* `& f# `! g4 [1 x R
因为雾霾换工作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最近跟候选人们聊,越来越多人问我,可不可以帮他们推荐到上海或是香港,因为北京的雾霾已经远比他们想象的夸张。4 l j$ u$ n2 W Y& Z. u
4 z. k' h9 ? R' B) G( \) P% q3 j% T) S9 q2 s& L$ w0 o
0 B2 ^$ R' _3 ~4 c7 @
我自己到国外挖人的时候,我也很担心:因为北京有雾霾。很多候选人会直接告诉我,我不去北京,只考虑上海。
+ _* r: Q: ?# o) F6 p; r8 K: U3 V( Y3 i! Z6 p# P" x3 b$ g2 Y
━━━━━4 A5 [- h) f8 ^/ z
9 c3 @' n- q2 e6 }- n准备跳槽的人最关心的七个问题9 h$ }& `9 r' T
0 V4 }& a" a: S+ E0 O- ? \1 t
Q:人们跳槽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j1 K- b3 D) Q, x
小明:原因无非也就是几个,钱没给够,家远了,升不上去,竞争失败,人事关系复杂、内斗,或者照顾家。看起来千奇百怪,但几乎没有人超出过这个范畴。不包括价值观,这对在职场上工作几年的人来说几乎不可能,除了最高端和最低端的人——最高端的人已经超脱了,他实现了财富自由,多给100万可能也不愿意干,这种人可以谈价值观。最低层的人刚从大学出来的,也可以跟他谈价值观,中间的那一段是不能谈的。/ t8 a/ e' r9 y; @. A; d% }* V
1 x/ V' C; i; T9 f- O有人跳槽是理智的,但大多数都是情绪爆发。他突然在这个阶段因为某件事就想“老子不干了”,所以为什么很多企业留人都要拖呢?很多老板都说,“我这里人手很紧,再等一个月,等我把人招到了肯定让你走”,因为他知道拖上一两个月,你可能就没心情跳槽了。所以说猎头也是看别人有这个心情的时候,就跟他聊聊这件事情。
7 `( B: F7 V. @& Y3 _
& l- M" B6 I) \" o: |- S! DQ:提离职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G; N- Z3 {$ U- H; c" V1 ~! x! r
Jerry:一旦提了离职,这一定是经过你慎重考虑的结果。如果你提了离职,却又接受了公司新的条件,在我们经手的案子里,可以说10个人里有9个都会有不好的结果。就像已经提出离婚的夫妻,作为老板,你知道对方已经有了新欢,就算把房子车子都给你,这些都是短期的。尽管此时你的老板已经开出了更好的条件,但你们之间已经有不信任的地方。这种不信任很难弥补。
3 h' F0 `% T. F* Q/ b
, _. j, b3 h- n& r7 t0 {, aQ:既然候选人的薪水越高,猎头费越高,那是否意味着你们会尽量帮候选人争取更高的薪水?
, Z! K* H ^) k- v$ a0 u1 |. l$ l小明:我们会尽量让他入职,而不是帮他谈到最高。贪婪和短视才是让人栽跟头的主要原因。企业不是傻子,企业希望以最低的薪水雇佣人,人以希望最高的薪水入职,猎头的工作不是帮哪一方,而是让他俩都接受现实。
2 D% u% s! ?# u0 x8 C* E4 }" n* b% B4 A, H: E9 n3 M+ n! ^( E
Q:除了写在简历上的“硬性条件”,如何迅速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潜力或者满足公司的要求?
( v7 r* e# I1 i6 oTristan:有时候一个电话就能判断出来,这人究竟能不能当经理或总监。关键在于他对新工作的需求是不是主流的诉求。拿我们这行来说,候选人想找一个“不加班的公司”,我会告诉他“你别找了,没有。” 再比如做销售行业,候选人却想找一个“业绩压力不大的公司”,或是明明现在只有一万月薪,却想着“低于两万我不干”的人......如果有人给你,赶紧去吧,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 K2 {4 H( C: g" K
) w# e1 r: r9 d: ^* n( xQ:除了精力分配的原因,为什么企业不更多地启用 HR寻找候选人,而是猎头?
" S5 U4 v1 v7 E) A( B7 B) ZDora:有些招聘条件不能摆在明面上,就需要猎头去做。中国大陆可能在隐私方面不太重视,但是在香港或者一些国家,性别、年龄、有几个孩子等等都是隐私,作为招聘方,你不能要求,更不能问。但实际上你又有年龄范围、性别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猎头。, R- C6 s' C/ h9 O
! u: ]7 N2 o$ M6 J1 C; X& u3 N
有时候是公司之间的竞争原因。比如有一家公司想孵化某一款产品,这款产品市场上有两家公司在做,他们是第三家公司,也想做这个产品,但是不希望他的竞争对手知道。总不能一开始就自我介绍——“你好,我是 XX 公司的 HR……”这就透露了。/ ]' _2 D; ~! Q7 T, R9 u3 u& N7 V
$ x4 x. g5 Z+ s. Q# t
Q:不同年龄阶段的候选人展现出来的整体风格是否有区别?
/ q5 E8 l" w1 Q- E4 C. m9 }& VCoco:我们打交道的人中间,70后对自己的认知更清晰。比如某个人目前在做经理,而你向他推荐了一个 VP 的职位时,他会明确地告诉你“我不行”,当你问他的需求,他会明确告诉你自己下一步的定位。而90后“试试看”的愿望更强烈。80后是中坚力量,情况比较复杂,既有上了年纪的人的谨慎,又有独生子女一代的潇洒。* D& T$ V' n. A% b( r: W
0 o' P8 V5 X( } PQ:有人认为,既然跳槽作为一门生意,是否意味着一个人跳槽越多,越受到猎头欢迎?$ _' Q8 e( s+ d ?$ M& `7 K
Sam:我会慎重地为一年跳一次的人推荐简历。有的人换了新工作还不到一年,就把简历发给我,希望我帮他们看机会。我都会建议他暂时不要看机会,先做满两年。首先是一年的时间不足以让你做出成绩,其次是客户看到这种简历,心里会觉得“我付这么多的猎头费,你给我推荐这么 Jumpy 的一个人?” “假如半年后这人又走了,我是不是还需要付同样的猎头费再找一个这样的人?”将心比心。
% T8 _ E& r4 G' n* D0 ^" [
* k; p1 O4 W5 i+ g9 ^
! m: B8 _6 x i4 C0 } t7 k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