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1-16
- 注册时间
- 2017-9-13
- 威望
- 60
- 金钱
- 477
- 贡献
- 94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63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2
- 主题
- 23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17-9-13
- 最后登录
- 2018-1-16
- 积分
- 631
- 精华
- 0
- 主题
- 23
- 帖子
- 62
|
培训是许多培训专员头痛的事,有限的培训经费本已让培训计划捉襟见肘,辛辛苦苦组织的培训却是效果不佳,倍受质疑。常常会有参加培训的没意愿,有意愿的不能参加的窘况。通过本文的探讨,无论是单位和个人,旨在对培训有着更多的思索和启迪。, P- k5 r% q* J( P/ [
QD市首届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班如期开班了,报名情况比预期的要好,预定50人的班结果报了79名。第一天上午因为来的人太多只能移到一个大教室,从下午起人员便明显减少。这很正常,学员由企业和乡镇两个部分组成,企业的HR显然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而乡镇一级的显然是为证书而来,课程的内容他们基本不感兴趣。: {/ \$ d% ^/ }( X3 X% G5 k9 S
情景一:第一天便有学员反映后面有人讲话,影响了其他人的听课;第二天上午是工会方面的课程,可能与大家平时的工作交集不多,课堂开始有了杂音,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在二次善意提示后仍然我行我素,我正告:后面的同学,大家都牺牲了宝贵的休息时间来听课,希望尊重老师;可能你来自机关事业单位,这样的知识可能对你无用;但作为来自企业的人员,我们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请尊重我们的权利,也请自重!
. u; q' H+ [. F9 }" d, `* W 我的表达显然让对方非常尴尬,休息时间,这批人陆续离开,顿时课堂时清静多了。
5 g4 A3 @3 b. c$ h 【培训的启示】: M2 S) T" k1 e9 I/ e0 \
1、为什么培训的效果不佳?除了课程、老师的因素,让没有培训意愿的人参加培训是最大的错误,这是很多企业忽略的地方;* ^8 R/ }% f6 p- L! D
2、对于影响群体的行为,其中的每个人都有义务制止,纵容不良行为,影响他人的权益,同样也影响到自己。
$ s8 r3 W# z1 |; c2 M7 b2 D9 p 情景二:课间休息和结束时,不少同学忙着拷课件,有些则是有了课件中途离开或干脆不来上课;一直不明白:课件真有哪么重要?如果课件可以代替上课,学生们是不是可以坐在家中了?如果有教育视频,学校是不是可以关门了?3 Q8 H% t. L, c
【培训的误区】; p; a% P! z- j; z" l2 k" ?
1.重视证书的取得而忽略学习的过程( a1 m: t- D, j8 G, S8 Q8 Y
2.看重课件而忽视知识的获得+ L1 H4 l; s1 H4 ^9 R3 Q# H" x
3.注重上课而轻视与老师的沟通
/ _( G& P# q, H4 I2 u' u+ \ 情景三:以QD 3000多家企业的数量,参加培训的企业数尚不到1%,如此低的比例与培训放在周日有些关系,因为QD的企业单休较多。但从业人员整体的低素质恐怕与众多HR放弃来之不易的机会不无关系。
+ ^# f! k2 V3 l7 w$ N 【感悟】我们总是做得太少而要得太多。
) i! l: `4 ~2 w& O 想安逸不去上课,想不上课就拿到课件,想不辛苦就取得证书。
- L/ n: d! N! t1 U! n 但凡未经艰辛得来的证书不具诱惑力,未经实践考验的证书不具含金量。, ^6 f: g# W+ M- }. |' V
河南行动学习指出,对于培训,我们应该知道需要什么?: t1 }8 q C( Q) O3 p* W6 u u
学习的意愿:网络时代,知识表面遮了一层保鲜膜,即开即用,稍后变质,轻摸鼠标或点触屏幕,知识源源不断,喷涌而出,不再为少数人所拥有。人与人最大的差异并非对知识拥有的多少,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面对同样的可获取信息量,普通人之间能力的差异非智力因素而系学习意愿的差别。: ^7 S& A# ~: R: s" [. G! P
良好的平台:有了学习的意愿,还须有良好的平台,什么是好的平台?就是你所在的业务圈子,牛逼人一个赛一个,更杯具的是,那些比你牛逼的人还比你更努力,这就是好平台!
# N8 _) B7 S6 f6 Z* z6 Q 时间的付出:时间是培训必须具备的项目,对于职场人,由于平时工作忙,业务培训很多放在周末,这对疲惫的职场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也是不少人放弃的重要因素。
; u: o+ M& \: d/ t 细细品味经济学十大原理,从中能给我们不少启示:
* f6 w! x5 a1 \- m0 g' V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0 [: ?, w5 V+ i5 P 这句话包含了朴素的真理,生活中我们不得不面临决策,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间进行权衡取舍,为了培训我们必须放弃休闲,或为了休闲我们必须放弃培训,即我们必须在培训和休闲之间作出选择。$ r3 ?" t( ?4 E" {) E$ e. S
认识到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当面临休闲与培训的权衡取舍时,我们很纠结;因为培训所带来的收益是潜在的、隐性的,并非立马显现,但收益是确定的。作为希望选择休闲的人很明白这一点;而获得课件的人无非是希望通过取得课件而获得休闲与培训的双重收益,但这只是良好的愿望而已。因此休闲的成本也许要等一段时间方能体现。效益在时间上的滞后性挫减了相当多的人培训的意愿。' p- D8 d. i" x0 ^6 I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在你因为没有参加培训得以有休闲的机会而感到欣慰时,你是否感知这个休闲的代价,因为休闲而放弃了学习知识的机会、提升业务的平台、积攒人脉的场合。如果你选择休闲,无非是你认为休闲比培训更重要。
! b0 w) E* U: [+ b: A" g 古人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们面对选项必须作出选择,同时为选择而负责 。在休息与培训之间、在休闲与知识之间,我们只能选择之一。我们想要猎取知识则应付出,我们想要成功必须努力。( X' E# G; Z( l& ?4 R! H2 [
所以,你不能做得太少而要求太多。, O# y+ n. _& \! `
; p B( i3 x$ n1 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