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转载] 文化的关键在执行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之清    时间: 2006-2-7 11:24
标题: [转载] 文化的关键在执行
相信什么,投入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相信是收获的前提,投入是收获的关键。相信和投入,都是文化建设的重点。$ G. k1 A! Z7 p3 E& k% ^ $ h I* P9 T+ l5 T3 O. y& N9 t & c, E( Y6 P( ]' y: X" ?4 K9 _1 Q: |一、文化源于信仰 / @$ O& x) U9 E) g @5 K# J5 ~; ]2 I+ X. E5 ] 某次在听“敖包相会”时,一个到过草原的朋友讲起了“敖包”的典故: % W! |' b) U5 g1 X8 J8 @# P6 J- }9 g1 | ?2 @: y- L 在蒙古语中,敖包是“堆”的意思,敖包就是蒙古包,是一种由大小石块堆积而成的圆形的实心的包状“建筑”。它通常建在山顶或者湖畔醒目之处。敖包最初的目的是一种草原中的导航标志,是由牧人们自己奉献路标搭配的。按理说,建造路标是人人得益的事情,牧民每每遇到路标时奉献几块石头也不是什么难事,然而,放牧时还要留意石块并且一路要携带直到遇到路标,的确是件辛苦的活。更何况有那多人贡献,某个人的几块石头也就无足轻重了。路标人人需要,但如果都想让别人去添砖加瓦自己却坐享其成,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建路标就变得棘手了。聪明的蒙古人出了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解决方案,他们给功能性的路标赋予宗教的意义:在敖包旁绕三圈,然后再拣三块石头丢到包上,这样就会得到神灵的庇佑。于是乎,路过的每个人都自觉地对发挥路标功能的敖包进行建设,在祈福中完成了自己的贡献,而敖包也就建成了。 : B2 |. @- f- T# w/ t 6 w0 z0 a: e4 b2 X& I, ^建“敖包”之所以成为草原文化,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大家在草原建敖包和牧人们寻求神灵保佑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接口******祈福。为了进一步深入推广建“敖包”的文化,蒙古人将每年阴历六月的“祭敖包”作为最隆重的守教仪式。 O% A+ ?+ Y# L2 i# l: l) S" R4 I9 ]/ ~% E( i; S* E 听到这里,不知您是否和我一样,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Y$ @( X- w- Y- e1 u1 O. r+ l: }* P% D5 @/ ]: B 文化源于信仰!% ^: {9 X5 v y. K7 m8 ~: Z$ j ' U/ ?9 R+ S" f9 u* C 要想让文化深入人心,您必须在公司的需求与职员工的需求间找到一个接口和平衡点,也就是利益共同体,这样,大家就会自觉地感受到文化对其本身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各种活动,让文化成为职员工的信仰,令其在职员工的心底扎根。 0 Y( I4 [7 y) I3 Q5 U6 z' F, w9 J9 j: _' _. ` 2 I' e' O/ X' [6 z ~ 二、文化的关键在执行 3 U: M. E1 _; y6 R0 e4 s0 M d2 X/ C C K. K 我以前在内地一家国营厂工作,其文化理念是“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但我进厂三年却不知何为“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更不知如何才算是“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公司在推行企业文化时没有深入执行下去,仅将其作为一种时髦,当成一种装潢门面的东西。 ) m5 \9 Y9 L- K" [0 h ( n0 c( W- ?5 t3 {) t* W# b5 L& k/ o象这家公司一样,更多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仅限于几条新颖的口号,或写几篇煽情的使命声明,或者由总经理发表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由于没有深入执行,所以它永远也写不进员工的心里,不能溶入员工的血液,不能成为员工的信仰。 + q, }, U9 l3 N 6 R7 m! n/ _% _7 M0 F文化的关键在于执行!( i" v) J2 F3 y/ ^. b8 A * b: o& _. ~6 c- @) V执行力是左右企业成败的重要力量,是企业文化能否建成的最关键原因。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执行力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9 L) N# H! x* R6 y- | H4 o T& R ( p; U' \4 y. V! O |. V a首先,要在创业者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需要,注入新的东西。许多公司的文化是创业者文化,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家只是提了一些大致的方向,所以,仅靠创办者的影响是不够的,企业文化得以成为信仰,它是吸收历史,总结现在,立志未来所提炼出来的,它有自己企业中独特的深深烙印,比如,随着时代变迁,企业越来越关注顾客的需要,这就可能会作为新的文化注入企业。但是,在选择文化载体时,要考虑可执行性。如上所说,企业文化必须在公司要求与职员工要求间平衡,找到一个接口,只有大家都从心理上认同,才会遵照执行。 . `& q( `3 s" p+ m% s1 f# }6 d* @* a. ` 其次,要广泛开展主题活动进行文化宣传,将我们想要传达的思想通过一些简明的、简单易操作的方式推展开来,深入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比如建敖包时的转圈祈福就很容易操作。美国新港新闻造船和码头公司的创办人杭亭顿曾经在1866年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要造好船,如果可能的话,赚点钱。如果必要的话,赔点钱。但永远要造好船。”直到1987年,他的这段话还被该公司的副总裁引用并铭刻在公司最显眼的地方,成为公司的文化和信仰。到现在,这家公司的每个人都深深记住了这句话,并一如既往的遵照执行。IBM在其企业大学前门刻有“思考”二字,每一个字母有两英尺高,任何人一走进去就能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心态。另外,我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一个企业,说是这个企业承包了职员工从出生到坟墓的所有服务工作,包括婴儿出生的医院、托儿所、学校等一系列的配套,让职员工感受到自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的包围圈里,这样,企业文化的精神才能深入到公司的角角落落。 9 p6 C+ n0 B z1 K . B R, J; z, Y" Q# q V, O* I第三,要正确处理公司文化和部门亚文化的源与流的关系。我们看到在很多企业,公司文化和信仰并没有从上而下地渗透,而是在不同的部门形成了不同的“亚文化”。每一个上司和主管完全按照自己的风格来确定部门的风格,并且都认为那是优秀的,最后造成了公司文化在向下推展时脱节。很多公司的文化沦落为口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他们容忍了这种“亚文化”的存在而忽视了企业真正优秀的文化信仰的宣导,没有处理好源与流的关系。但凡伟大的公司,文化必定是单一的,而平庸的公司,都有各色花样的“上司文化”、“部门文化”,表现在执行力上,就要求公司要对部门亚文化坚决肃清整理,确保公司整体文化的一致性。 . ^1 H* e2 l# h- `0 ?. @2 N. p2 u) V( z 第四,没有制度,就没有执行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文化,所以,公司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制度的约束来形成。为了保证文化有效渗透,在执行公司制度的时候,绝不能有区别对待,更不能心慈手软,一定要保持制度的严肃性,只有这样,公司的文化才可能一级级复制,保持延续性。% ?/ ?% E E6 v9 k$ H2 B2 x 3 Y5 l' c7 Y' x' z+ f1 o% F . W; T' u3 k" y( D文化的根本是信仰,而产生信仰的前提是利益共同体。如何让员工感受到文化带来的好处呢?一定要加强文化推行的执行力。也就是要切实从员工的需求入手,为公司文化赋予有效的载体,加强文化宣传,让每一个员工在角角落落都能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同时,一定要辅以制度的硬制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能经受时间锤炼的企业文化的信仰,建立一套从上而下层层渗透的执行文化的系统。
作者: lyrloveyou    时间: 2006-2-7 16:14
标题: RE:[转载] 文化的关键在执行
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作者: 坚持01    时间: 2006-2-14 09:37
标题: RE:[转载] 文化的关键在执行
支持楼主的观点。需要补充的是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难点在于如何建立适合企业发展战略且具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应该说这才是广大业内人士共同努力的方向。[em01][em01][em01]
作者: 一生笑傲    时间: 2006-2-14 09:55
标题: 执行的前提是文化的操作性要强
文化落地的问题需要文化大纲具有可操作性,不能太虚.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