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很多企业的老板本着“共创、共赢、共享”的理念推行绩效考核,但从推行绩效考核的结果来看,80%中国企业绩效考核无法落地。绩效考核往往流于形式,甚至会引起企业的强烈发弹,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下面一起看看正睿咨询总结的绩效考核难以落地五大原因。 7 d7 _- l) Y+ p1 X) T p7 u4 S
![]()
k" y; h5 S9 b0 n- P' M# O( L( F! g
1、企业运行绩效考核的基础配套机制并不完善。绩效考核的导入需要大量的真实数据和规范化的管理运作做支撑,管理基础薄弱导致企业绩效考核运行困难重重。
2 S* _2 i8 T6 n
2、绩效考核的数据提供部门有误,导致考核不公平。例如,我们在一家企业的KPI制度中发现,“行政中心”中提到数据提供部门皆为“行政中心”,这是很不合理的设置,就如同“左手监督右手”,考核效果有失公允。 * _+ u9 N' p! R' U
3、目标值设定不够科学、合理。典型表现为企业管理人员反映指标设置过高,他们认为指标的达成跟个人能力关系不大,无法真正做到与个人能力挂钩。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所有人或大部分人经过努力都不达标或不用努力也能轻易达标,这两种情况下的目标值设定都是有问题的。KPI目标值的设定应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导入和提升各项考核指标,一步到位的做法只会引起员工的强烈反弹。 0 N5 N |, s' n* m8 w
6 q, Q/ H$ t+ z# \3 Y2 z
4、绩效考核的沟通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这里的沟通并不是指商量着如何减少指标,而是如何完成指标。理论上,KPI有四个环节必不可少:KPI的目标设定、KPI过程监控、KPI考核和KPI考核结果应用。各个环节实施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公司与员工的沟通程度。通过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如绩效考核的案例分析会等,及时寻找指标无法达成的原因,并与企业高层一起寻找合适的资源来帮助完成KPI,例如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或是资源的及时调配等。
! D- k" k5 V$ s3 h
5、绩效考核没有反馈,导致不能合理利用。任何一个KPI在制定的过程中,薪酬、奖励机制都与之配套才算合理。最终的薪酬、奖金等作为反馈性指标能够反映绩效考核的效果并可据此作出修改完善。 1 x+ L6 U+ |* h, y; f5 u3 D+ {
+ w8 e# o3 x+ _& E+ z4 K
根据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以上四种考核方式的优点,我们研发出一套“三维绩效管理”的考核方式。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继续关注正睿研究院后续研究课题。 ; F; n4 K! L9 @( E+ C3 z: u" C
绩效考核目的是希望能够实现员工收入与业绩的挂钩,做到真正激发员工的创造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以上正睿咨询研究所得绩效考核无法落地原因五大点希望对企业构建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有所帮助。 0 z# a( q- r! o! Q- ?
! z8 v" l0 L; e6 O5 S
p, T0 U/ N3 z Y" f/ v9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