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系统转发] 提拔你,换掉你,从来都不是看努力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9

听众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0-6-8
最后登录
2025-7-23
积分
68867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0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1 08:30: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以下文章来源于张丽俊 ,作者张丽俊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判断一个管理者是否优秀?     什么时候该提拔,什么时候该换掉?   我认为,提拔还是换掉管理者,核心看的不是努力,而是这3个方面。     1、有没有结果     评估一个管理者是否优秀,一定要用结果来衡量。   1.功劳和苦劳   在公司里,经常听见这样的说法:   我在公司干了这么多年了。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辛苦,是要鼓掌,要给安慰,要给感谢,但不出结果是没有用的。   因为苦劳就是无效劳动,无效劳动就是浪费。苦劳不产生绩效,只有功劳才产生绩效。   2.态度和结果   态度和结果,哪一个更重要?   有的时候,想开除一个人,但又觉得他态度还不错,总是不忍心。   但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态度好,其实是伪态度。   有一些人,看似态度很好,表面上看他在加班,他在组织团队开会,一开就开到半夜。   但你扒开他的过程看,实际上,他的时间根本没有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他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开会,他想要开会来逃避拿不到结果的责任,其实是演给老板看的。   当业绩不好的时候,他就说:“你看吧,我那么拼,开会开到半夜,业绩不好跟我没关系。”   记住:态度不一定产生结果,但结果一定能够体现态度。     3.人品和结果   人品非常重要,一个人的人品不好,哪怕再有能力,也不能用。   因为人品不好,能力越强,破坏力也就越强。   但他如果只是人品好,却不管怎么样,就是不出结果,可能对公司来说,他是一个“好人”,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提拔或者换掉管理者,一定要看他结果有没有完成。   完成结果,这是为今天负责。   因为今天结果都没有完成,就是管理者的失职,很可能公司就没了。   正如任正非所说:“不打粮食的干部,要坚决淘汰。”     2、有没有人才流失   是否继续任用他,你还要看,他留在这个位置,会不会造成其他优秀员工的流失。   什么意思呢?   有一类管理者,是没有心胸的,他从来不培养下属,因为他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他总是在害怕别人超过自己,从而被取代。一旦下属表现好,就会找机会打压下属。   人才,只会流向被尊重的地方。他没有得到尊重,就会离开,然后公司里就会出现帕金森定律:   他害怕别人取代他的位置,所以就会招不如他的人。   最终,两个平庸的助手会分担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   两个助手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到最后,组织越来越臃肿,人效越来越低,就会内卷。   这对公司来说,损失是最大的。   所以, 你发现他留在管理岗位上,会造成优秀员工的流失,那么就要坚决开掉。   而提拔一个管理者到更高的位置,也是要看他有没有培养优秀的人才,有没有替补的人。   如果没有替补的人,就贸然晋升他,不能保证他在新的位置上干得好,但老业务肯定会坍塌。   如果不能源源不断的培养接班人,这家公司也没有前途。     这就是无后备不晋升。   所以任用他,你要看留着他,会不会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   而要不要提拔他,则要看他有没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3、窗口-镜子思维模式   第三个,还你要去看他的思维方式。   有的管理者,只能接受好的结果。   取得成绩时,他看向镜子里的自己,洋洋得意,觉得我太厉害了,我太优秀了。甚至为了美化自己,为了邀功,去摘别人的果子。   而一旦失败,他就会疯狂甩锅,认为我没有问题,我没有错。   上级问:为什么业绩不好?   他就甩锅给大环境,甩锅给别人。   他拿不到结果,他认为是下属的执行力不够,认为是下属能力不行。   而有一些管理者则相反,他们是窗口-镜子模式。   如果做事情成功了,他会看向窗口。   他认为,这件事的成功,不是我有多么厉害,而是团队的功劳,是有很好的流程制度等等,然后分析外部的原因。最后把经验巩固下来,争取下一次获得更大的成功。   当团队管理出现问题时,他不是去指责别人,而是会照镜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他会通过自省,反思自己的问题。   下属能力不行,是自己没有辅导。     执行力不够,是自己没有追过程。   人实在不行,那也是我自己招的,是我自己的问题,接下来要做人才画像, 选择对的人。   稻盛和夫就是“窗口-镜子”模式的人。他每天早上都会对镜子中的自己厉声呵斥:“你这个笨蛋!”然后又不由自主地说出反省的话,“神啊,对不起!”   对稻盛先生而言,这种每日的反省也是他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他认为,反省自己,也是锻炼人格的一种修行。   你看,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就是思维模式的差距。     一个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会逐步走向强大。   而不会反思的管理者,是没有成长空间的,他也只会将团队带向平庸。   最后总结一下,提拔你,换掉你,从来都不看努力。而是看这3个方面:有没有结果,决定今天能不能活下去。有没有培养人才,决定了公司的未来。有没有“窗口--镜子”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潜力。

115

主题

70

听众

20万

积分

御史中丞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签到天数: 30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注册时间
2003-8-20
最后登录
2025-8-21
积分
200800
精华
0
主题
115
帖子
3296

12月社区全勤勋章 9月社区全勤勋章 8月社区全勤勋章 7月社区全勤勋章 6月社区全勤勋章 3月社区全勤 1月社区全勤 中人网雪山杯(2003-2010)

沙发
发表于 2025-7-21 08:30:17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