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9-4
- 注册时间
- 2006-4-14
- 威望
- 0
- 金钱
- 1102
- 贡献
- 40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114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33
- 主题
- 80
- 精华
- 1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4
- 最后登录
- 2013-9-4
- 积分
- 1142
- 精华
- 1
- 主题
- 80
- 帖子
- 233
|
有的人心情沮丧的时候喜欢大吃大嚼,就像《瘦身男女》中的那对痴男怨女,把失恋的打击化作一团团肉蛋、一张张肉饼、一块块肥肉塞进了自己的胃里,然后胖得连门都出不去了。而有的人在心情不好时却一点胃口都没有,只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什么会这样呢?秘密就在于饮食同每个人的性格、气质以及心理有着必然的关系。
9 ^# W4 T8 P: d! P0 g0 d7 v
& B4 U% @- m1 u# k$ w就拿“泼辣”这个词来说吧。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人,如果他(她)是一个嗜辣如命的人,那他(她)一定比较“泼”。嗜辣的人脾气通常比较火暴,这类人在性格上多属于“多血质”型。他们待人往往热情大方,但发起脾气来也很吓人,就像长老了的朝天椒,嚼一个在嘴里耳朵都会辣得嗡嗡作响。在地域上,四川、湖南、贵州、云南这些个地方的人比较嗜辣,而这几个地方的人的脾气也和这里的辣椒一样火暴。 * S$ ]- B' `- b: M9 f9 G
, H C( f& y9 |- Z而另外有些人呢,他们比较喜欢吃甜食。这些人的性格往往比较温和,在性格上多属于“黏液质”型。他们为人谨慎,在处世上比较保守,不愿意冒险。在地域上,上海、江浙地区的人比较嗜好甜食。甜食滋养出的“上海好男人”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女人若要嫁个“上海郎”那就里里外外都不用操心了。上海男人既会挣钱又精于家务,不足之处就是缺少那么一些男子气概。 ( g0 _! s( `) G8 A' C5 h( A5 S, c
' q. {/ I, X3 h. r2 Z- |喜欢吃大米的人,经常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对人对事处理得体,比较通融,但互助精神差;喜欢吃面食的人,能说会道,夸夸其谈,不考虑后果及影响,但意志不坚定,做事容易丧失信心;而喜欢吃油炸食品的人则勇于冒险,有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受到挫折即灰心丧气;喜欢吃清淡食品的人则注重交际,善于接近他人,希望广交朋友,不愿单枪匹马。 % Q, g" L) j1 `
. d. P& z" r G( J/ o" M, ]
如果把饮食和民族联系起来,那你就会发现另一番有趣的现象。举个例子就拿面包来说吧,俄罗斯有种著名的面包叫作“大列巴”,其个头和分量就如同俄罗斯人一般“够劲”;而法国的面包通常做成一个个外形精致的面包圈、面包条。俄罗斯人粗犷豪爽,不拘小节,法兰西人浪漫柔情,情感丰富,这一点从他们制作的面包上就能清清楚楚看出来。美国饮食以快餐居多,尤其是像炸鸡一类的快餐更被美国人所钟爱。前文说过喜食油炸食品的人勇于冒险,这一点在美国人身上体现得很好。美利坚人喜欢刺激冒险的性格,同他们的饮食习惯看来确有关联。 2 V. X$ @' Y% o3 M% o# M
: o, I. ~* O. E. A E* l
食物和心理其实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关系,这一点从我们的平常生活就能看出来:形容女人埋怨男人对别的女人眉来眼去叫“吃醋”;我们心情愉快的时候总觉得心里“甜甜”的;我们伤心的时候流下的是“苦涩”的泪水。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都能找到相应的心情对应词。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看来一种饮食习惯也造就一类人。这话是不是多少有些道理?愿我们每天都能“吃”出好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