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6-11
- 注册时间
- 2006-4-17
- 威望
- 0
- 金钱
- 207
- 贡献
- 40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4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00
- 主题
- 109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7
- 最后登录
- 2007-6-11
- 积分
- 247
- 精华
- 0
- 主题
- 109
- 帖子
- 300
|
沙发
发表于 2006-6-13 10:51: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我们在三大IT名企(Google, Micros
第四轮面试官是我进Intel后的部门顶头上司。他在提问过程中同时也向我展示了Intel的企业文化。“Intel的员工要 时接受几位上司的领导,这是Intel的特点。假设同时有3位上司向你布置3件事情,你该怎么做?”我的回答比较巧妙:“上司布置的工作要执行。我会将3件事根据重要性和时间性排序,然后一件件完成。”他追问:“如果有两件事在完成时间上出现冲突怎么办?”我回答:“我会向两位上司说明,希望能调整完成的时间。”
Intel面试以情景测试题为主,一般不问很抽象的问题, 情景测试题大多没有标准答案,面试官从答案中考察各种不同能力。另外,Intel面试官不问应聘者的个人情况,如年龄、民族、婚否等--从法律角度考虑,以避免招聘有歧视之嫌。
~
Atbyin
应聘职位:Google Ad words representative
英语沟通必须无障碍
辞职前给Google投了一份简历,第二天就收到了猎头公司的长途面试电话,谈完后觉得不错,让我重新准备简历给美国Google进行挑选。碰巧的是,我的从业经验几乎满足Google美国此职位的所有要求,就好像专门为我设定的一样。
在稍后的电话面试时,对方也表示我的从业经验令人非常impressive。其实Google Beijing同样的职位,在某些方面的要求放低了。第三关是英文笔试题,一共有5页,全是广告的案例分析,CTR,ROI,最后一道是开放性的试题,自认为这是表现最完美的一关。
第四轮是google美国 部英语电话面试,一共3个人,这是本人第一次和老外正式口语交流,很没自信,偶尔还结 ,口语面试大概15-20分钟,问了7个问题。第二天被告知没通过。
外企对非技术类岗位的口语要求都挺高,并且Google Beijing并不是局限于为Google中文网站服务,某些岗位是服务全球的,尤其是Adwords广告业务可能服务整个亚太,所以口语沟通必须无障碍。
感触最深的是我问Google在中国的战略是什么时,一位面试官说,Google来中国的目的并不是打败什么公司或者抢占市场,Google最注重的是人才。Google注意到中国有许多人才,而这些人才中有一些是不愿意到国外工作,所以,Google决定来中国。Google的运行模式是很特殊的,只要你有好的idea,你提出来,通过的话就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做这个项目,不用考虑赚不 钱,只要你是为用户服务。这个模式有好处也有坏处,好的就是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动力,坏的就是根本不知道Google向哪个方向发展……一番话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本来去Google面试已经是一种享受。
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包含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领域的技术。信息技术不断渗透新的行业,广泛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信息时代”已经到来。
国内人们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包括:硬件:Cisco、Dell、Hp、Intel、明基、联想软件:Microsoft、Oracle、东软、用友 金蝶互联网:Google、Yahoo!、eBay、 新浪、百度电信:Alcatel、Motorola、Nokia、中国电信、 国移动游戏:EA、Ubisoft、任天堂 、盛大、九城。
随着资本市场并购潮以及向亚洲地区转移制造研发中心的到来,国内IT行业近年也是动作频频。IBM与联想、Yahoo与阿里巴巴、Siemens与明基之间的业务重组调整,Microsoft、Google、Nokia等纷纷在中国新设或搬迁研发中心,Intel更是把首个全球业务部门的总部放到了上海。
业界观察家已经指出,在未来,这些知名企业之间,及与本地企业之间的人才争夺将更趋激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