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6-8-22
- 注册时间
- 2006-8-9
- 威望
- 0
- 金钱
- 30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3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2
- 主题
- 19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8-9
- 最后登录
- 2006-8-22
- 积分
- 30
- 精华
- 0
- 主题
- 19
- 帖子
- 32
|
员工跳槽真的很糟糕吗?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的企业,你就输定了?或者说,员工跳槽是件好事?员工频频跳槽到别的企业去,你该感到庆幸?答案介于两可之间。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员工跳槽不是件坏事。5 z* J' B9 A W) s$ m. }
5 u/ h" _/ ?' a2 z, S" G3 m4 c 我不认为企业存在无论如何都不能割舍的员工,即那些举足轻重、能真正成事的人。他们一走,企业的日子就会很难过或不能有如此成就。同时,我也深深感到,即使有这样的员工,他们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变化。今天的关键人物一年后说不定就是另一番光景。个中原因请听我解释。5 S0 a2 ~- g' h* E8 q5 n' }" q
9 x( `* ^. ] `7 K1 G, R
顺应变化# R; I4 J7 O. e
& O- `0 b- L6 }" m3 {/ c. j4 {
6年前,我聘了一位年轻的工商管理硕士。小伙子聪明风趣,工作努力,上进心强。我觉得他能长期同我合作。当我转到另一家公司时,便热切地邀他加入。此前,我们已合作三年,而且他一直负责审计。因此,我打算让他继续负责审计部门。) Z# z7 t# s8 e; I. N9 t( X+ M
0 J3 \3 z+ r! I# ~' G
然而,这两个公司的环境迥然不同。他的素质使他在原公司做得有声有色,在这儿却无用武之地。一年后,他离开了。我们是知己,有点难舍,但他的离去已成定局。后来,他在别的公司做得不错,而本公司接替他的人也干得很出色。
+ _1 n% ?8 _" O
# Q5 _! J+ O; x* V 就在这家公司,同样的事在别的员工身上也曾发生过。公司成长了,他们却踏步不前。不能顺时应变,他们迟早会跳槽,至少会觉得有必要跳槽。
% M$ ^$ p$ {2 k( C1 x o8 d
& e) K1 V, }4 ^: P( g: _ 在许多企业,员工已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却依然身居要职。我早年工作过的一家企业有名经理无所事事达1年之久。! C9 s) p9 C2 x+ F- r- ]: Q) P
. a8 u# G" m4 E: ] 我知道,把不能再为企业效力的员工请出去,听来颇残酷。但不这么做,大家都会身受其害。! H! L0 C) f7 S4 `7 i& Y0 s
* v- o, v! H/ s; U
流失的好处
; d+ V; W8 D* e6 q1 \/ R% \6 E2 {
如果你能接受这样一个观念,即企业只能保留少数几个真正关键的员工并不断更新这个名单,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员工跳槽是好事”的观点。不过,人力资源部的人也许会反对说:“员工流失的代价不菲。登招聘广告、重新培训员工要花不少钱。”不错,登招聘广告要花钱,但这钱我乐意出。原因如下:员工跳槽可为企业省钱。是的,员工流失能省下的钱比所花成本大得多。企业发展较稳定时尤其如此。比如,一个企业的财务部有20人。其中一人离职后,他的工作被分给其他19人。结果,这19名员工中有1人(或更多)得以升职,填补了离职员工留下的位置。因此,最后登广告招聘的是升职员工空出的较低职位,从而节省了企业的支出。# b8 [6 A7 G) N0 t/ [9 }; t8 ~
- e& q$ A# y" u& N* o
至于培训费,只要做得好,根本无须挂齿。我的意思是,应坚持交叉培训,关键职能让员工轮流负责。这样,就不会出现企业成败系于一人的现象。
6 Q" [2 o v0 i9 |0 j8 G
! c; N, K- y4 i1 i! { 员工跳槽后新招的员工可为企业注入新观念。“这是我们做事的规矩,我们的企业文化就是这样。”谁没听过这种话?听到别人解释你为什么不能有点出格时,谁都会在心里暗自说:“对,没错。这企业文化真臭。”企业需要通过员工流动来招聘新生力量,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 g& L8 S5 {6 t y1 T- Z9 n" C( s* i7 c
员工跳槽可为留下的员工创造机遇、提高他们的士气。我曾聘用过好几位富进取精神的员工。跟随我3、4年后,他们都另寻出路,赚钱远比跟从我时多。虽然他们都是我不想失去的重要员工,我并不认为这是我的失败。相反,我认为这是我的成功之处。
' t/ X6 D/ S: O9 o. w+ W: z$ L/ i' A1 `3 S; g( g
他们为我辛苦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最后凭借这些经验找到了更好的机会。这一切其他员工都看在眼里,并且认识到他们也会有同样的机会。我用这些成功的例子来为自己招人。我认为,他们是我招聘新人时的一大卖点。 9 _) ~" Y9 I% m9 n2 z
6 L& L5 k0 p* ~) Y% l4 }
! m9 ?4 O4 n) y1 a& v, [( y3 T0 ]
[URL=http://www.hn.study365.cn]http://www.hn.study365.cn[/URL]
2 Z# Q( p$ M& u Z \( b0 {
9 X- B& H# h+ K2 P$ i[IMG]http://www.hn.study365.cn/images/logo22.gif[/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