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7-22
- 注册时间
- 2006-9-19
- 威望
- 0
- 金钱
- 6
- 贡献
- 1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0
- 主题
- 3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9-19
- 最后登录
- 2008-7-22
- 积分
- 7
- 精华
- 0
- 主题
- 3
- 帖子
- 40
|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准确的素质结构分析是必须的,这也是制定企业技能培训方案的基本出发点。员工素质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U+ ]+ L8 ], w+ P1 N" Q. y) M2 G
知识结构
& Z4 q2 O2 L6 C0 B$ z 专业结构
0 h3 C" n( o8 h* d 性别结构
! B. D$ l& Q4 Y' R1 l 年龄结构
$ m6 A4 G5 D' A% p. _( s2 F 部门结构
r9 ~) e! r7 x& K2 F) p7 d' Z 职务结构
, l6 O. L Y% I- K( z( H' l2 f0 o! ` 管理权限结构
0 p& U5 t) t% l) q( W 性格结构
) s3 N* i0 N9 y- G8 ]4 l! I% X& w+ R1 T/ t4 ?2 z: E/ }- q ^& b8 h9 V
其中的性格结构,对于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来说,尤为重要,一个人的工作风格肯定与其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这一点任何人也不能否认。那么在进行素质结构分析时,从哪些角度开始呢: - V M9 Z6 P' e2 N N
" N6 a% O! V0 c# e- L7 L# y A、知识结构:对员工知识结构的分析,不但为了准确地制定培训方案,更为了充分地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从而使得培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在对公司员工素质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时,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 d- d% |' \% y/ K4 u% S& s
- A3 ]' t8 U% |: R1 c, W/ ~
文化教育水平:博士、硕士、双学士、学士、大专、中专、技校等等,从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确定针对具体的干部的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的效率。从整个公司来说,我们需要知道公司各个文化层次的员工数目,特别是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的文化层次,是我们制定培训方案的基本依据。其中关键是要注意对于很多的干部,其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在进入社会以后往往从事的却是另外一个行业,虽然每个人均有爱好问题,但是发掘员工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却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 L8 N8 A1 a7 ?' ]$ S6 E
2 t$ d$ H; @- V w0 X 职业教育培训: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相当多,肯定有很多的员工在进入公司以前,曾经接受过类似的培训,并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特长。例如社会办学院、社会办大学,短训班等等,这些培训要求对于公司的所有员工,特别是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的职业教育培训档案要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公司在招聘人的时候往往注意这些东西,而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却常常忽视这些内容,这也是造成大多数的培训一刀切进行的直接原因。 8 b8 l: T* c6 j/ M
' ]% R9 d( Z R/ W; W' p+ B
专项短期培训:通过调查发现有哪些员工曾经接受过专项的培训。目前能够在一个公司里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是比较少的,那么,在来到公司以前在其他公司里是否接受过专项的培训,这一点也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几乎都忽略了的一个大的问题,而员工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愿意说明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中,这样的员工数目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因此,在制定培训方案的时候,必须对于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 T. }% q5 _; u
! G; U0 ~( i0 X( u% j B、专业结构: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在公司里工作的很多员工并不是在从事着自己本专业的工作,大多数人的本性就是"看着别人碗里的饭香!"因为人生有太少或者太多选择的机会。要制定培训方案,我们必须对公司里的员工,特别是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中,有多少人在从事着自己的本专业,有多少人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有多少人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的专业感到比较或满意、或一般、或无所谓。
6 m3 y' I j3 z" r& b6 `. @9 n. \3 ^$ T3 }0 u, L
如果你作了这么一番调查,你会发现生产部的部长以前学的是电子专业,对生产管理并不是很专长(但是有时候在一个岗位工作时间长了,就会有"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感觉,虽然水平无法有质的飞跃,但是也无妨),而且从心里来说,并不是他最喜欢干的工作,但是,他本人目前却对换一个工作岗位不感兴趣,所以也就这么一直干了下去;同时你也会发现,行政部的行政主管学的是企业管理,但是实际上他最感兴趣的是生产管理,而且在生产管理方面他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理论基础,而且他本人也愿意去生产部工作,但是,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个工作,如果提出要换工作岗位,也许会给公司领导留下不踏实的或者是挑肥拣瘦的印象,那样反而不好。 7 h) d9 A3 Y2 X
所以,要对企业的员工、特别是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进行培训,要制定培训方案,则必须对的专业结构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获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以公司的干部为例): & z4 b1 w& o+ ^; E
( N3 w! ^' J2 N9 r% z! t) ~, h
有多少干部在从事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 有多少干部在从事着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有多少干部在从事着自己喜欢干的工作? 有多少干部在从事着自己不喜欢干的工作? 有多少干部认为自己有必要换岗位这样会有更大的能力发挥余地? 建议把以上的调查结果整理清楚,拿出一个具体而实际的方案递交老板的面前,大多数的老板会认真对待这个问题的。
6 Z1 k1 z( q& ^- H3 s3 q- t1 b. w# t; R# W, j$ q) M' z
C、性别结构: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谁都知道男女有别,但是又有多少公司在进行员工培训的时候,针对男女不同而制定过不同的培训方案呢?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在进?quot;计划生育"培训的时候,我们估计大多数都是女同胞。 # S# V/ s; H J# w
+ S" o& F, z) [$ j& B7 n- V5 ~2 [ 在制定培训方案的时候必须搞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 R5 D2 c$ X* V3 h y
$ O+ e' P/ @3 q8 s M+ G9 a! M0 T 在公司的中层管理干部中有几位女性?8 d: V( K9 j+ [ v
在不同部门的业务骨干中有几位女性?
, M$ c. l3 d+ D& w7 L: o 公司所有员工中女性所占的比例有多大?
6 d) b8 Z. }/ A/ i% c' c 同时,作为公司的培训部门,必须搞这么一个概念:在对公司的员工进行培训时,大多数的女性和男性各自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有没有区别呢?我们认为大多数的人的回答是:肯定是有区别的,那么在培训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 t( e$ v# @7 k) j3 w# a" G& [3 |. U: \) I: I8 t- k' |+ a
男女在接受知识时,对于知识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可能是女性更容易接受理论而男性更容易接受工程或经验…… 男女在理解并应用知识时,可能男性只能应用20%,而女性则有可能能应用60%,但是男性的20%则可能是所接受的培训内容中的最重要的部分,而女性的60%则有可能会丢失掉有些很关键的问题。$ y# N# S' y* e( \ M( @
7 c6 {/ o. o6 Y
因为岗位或者工种的不同,在进行培训时也一定要注意"男女有别"。 当然,人类之所以有进步,就是因为有变异,特别是在男女问题上,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的现象是肯定存在的,在这里请大家不要误会,本人没?quot;重男轻女"之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