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12-1
- 注册时间
- 2003-12-24
- 威望
- 1208
- 金钱
- 57806
- 贡献
- 5326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64340
- 日志
- 153
- 记录
- 167
- 帖子
- 2823
- 主题
- 639
- 精华
- 1
- 好友
- 178
签到天数: 627 天 [LV.9]以坛为家II - 注册时间
- 2003-12-24
- 最后登录
- 2018-12-1
- 积分
- 64340
- 精华
- 1
- 主题
- 639
- 帖子
- 2823
|
& w8 [4 K3 c; k. ~& |$ B请问:您到哪里下车?. m" ]4 G+ V: Y- C- w! }" b- }! j# Z
(2003年12月11日)
% @9 e3 F2 S1 S: b: \3 w坐在公交车上,售票员会问你,先生,请问您到哪站下车,这时候,我们会说:我到某某站下车,这司空见惯的事,不是新闻。然而就有些特例,让人从麻木中触动――7 x+ s& Q: Z9 N% P6 n
(一位乘客银湖站上车,他想到香蜜湖下车)5 w; Z; W0 h( P& P3 H- p
售票员:请问您到哪站下车?' u" e$ n4 S# P) r5 [
乘客:我买三块钱的票。
/ @+ K. E* Y( c& {+ ?售票员:你到哪里下车呢?
I% w \1 q$ `& P0 v) r乘客:你问那么多干吗,买三块钱的票就好了。$ h) V% g6 \# ^
(公交车启动,乘客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1 ^" D7 m) _6 S" w* ^ h! e& j! X结果:乘客一觉醒来,车已到南头。。。。。。* ^) i+ U. J4 @+ I
启示:. m2 H7 a2 x; ]2 o, ]2 b
看了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会怎样想怎么看?是觉得乘客自作自受,活该倒霉?还是觉得售票员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 B9 k! T/ Q' N+ m作为常人,我们多会认为乘客自作自受,活该倒霉,谁让他睡着了呢?$ U' y, _% I* U' U6 c
作为管理者,我们会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其实这是沟通的问题,售票员问“您到哪里下车”这句话,里面包含了几层含义,其一,钱的问题,你要付足够的车资才能乘车,超程要补票;其二,方便提醒,对那些不熟悉目的地位置或者在车上睡着了的乘客进行提醒。
* _5 a- d9 r: m& i& U, e" _8 e弄清楚了这样的大前提,再来分析双方都做得怎样:0 `& O4 u. j# g% k7 V
――故事中的乘客,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肯正面回答售票员的问题:也许他不了解售票员这句话对他的意义,也许他今天心情不好,拿售票员出气,也许他想超程乘车又不想补票,无论是什么样的想法,注定他要为自己传达的模糊信息付出了代价。2 q; m) v: V- E. C
――故事中得售票员,其实她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面对乘客的不合作,她放弃了解释和说明,而这样的放弃,一方面是放弃了对乘客到站的提醒,另一方面放弃的则是对顾客乘车车资与区间匹配与否的核实,而这种放弃的后果就是导致问题得出现,要么使企业信誉受损,要么直接给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9 O+ M" u( j! D9 [2 k作为部门经理,我们需要从故事中寻找启发:深思一下,故事中的双方和我们与下属的关系是不是有几分相像呢?对下属的日常管理中,我们是否偶尔也会像那位乘客不告诉售票员目的地一样,只告诉下属工作的大方向而不告诉他具体的可量度的目标,而我们的下属也像售票员受了气(或畏于我们的职位)不再对顾客解释说明一样,不再对我们发表他们真实的想法和观点,放弃履行他们的建议权,如果长期这样,我们和下属以及我们部门的工作就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了。
. ^# r& ^* |6 Z( G" ~要改善这种沟通上的问题,当然需要双方的努力,但是,既然是管理者,就应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既要给下属在某一前进方向上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又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励下属积极履行建议权。双方互动起来,沟通才能畅顺起来。' V3 m$ N* d! }
千万别忘了,由于我们的失误将导致作为执行者的下属被动地工作,等到我们“睡醒” 的时候,这部载着下属和我们的车早已经不知到了何方。而由此引起的一切问题已无法补救,这个时候,你就成了买单人。
. X: q% ^! G" ?. N0 M! U1 G
' }1 S, x. d! P4 ~( Z
6 I& V1 t c2 G7 _4 ] + {. \$ t' U h5 O2 D* i: N$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