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4-30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威望
- 0
- 金钱
- 3203
- 贡献
- 145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34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342
- 主题
- 445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最后登录
- 2008-4-30
- 积分
- 3348
- 精华
- 0
- 主题
- 445
- 帖子
- 1342
|
沙发
发表于 2006-12-5 14:4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不宜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几种情况
3、平衡计分卡系统是建立在企业雄厚的IT基础之上的。在企业信息系统的最底层是ERP等数据系统,它们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通过对这些基础数据的分析,逐层将信息传递到决策层,而决策层则使用平衡计分卡对这些信息进行衡量,从而发现企业经营中的问题,继而采取纠偏措施,保证企业的均衡发展。所以,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企业信息系统尚未建立,我觉得要实施平衡计分卡还需要一个过程。, [ p9 p; D% g
8 q: O( N" `2 W0 \ r& } 4、实施平衡计分卡要求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较高,要求企业有一个完善合理的价值链和产业链,流程顺,则百业兴,人力资源、财务、技术、营销、行政协调等,只要是松散连接在一起的。工作人员则会体会到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协同是多么的困难。因为只有各种职能管理做得比较好,形成横向的战略协同,才可能更好地制定各职能的平衡计分卡。
# h G* w) R) N& B5 `
& @( z) m2 J' u! T* ^/ D 5、平衡计分卡要求衡量出一位客户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是多少,这个要求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下是不能实现的。如果一个管理成本较高的企业实行平衡计分卡后,成本管理水平没有变化,势必增加管理成本,有可能得不偿失。只有引入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才能真正发现每一位客户所能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情况。当然,除了成本之外,企业还需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及其他一些影响顾客的因素。( o. t: J/ [" y) D, q9 h) N% E# ]; _
6 f" W5 |$ ?% r( b! O* p 传统的成本计算是采用分批法归集产品的制造成本。每件产品的成本,是直接材料实际的成本、间接成本的总和。这里影响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按一定比例“分配”间接费用。如计算一个公司的A、B、C三种产品的成本,传统的“分批归集”中,除了算入消耗的直接材料成本之外,就是将间接费用平均分摊,即尽管A、B、C三种产品的复杂程度、制造工艺都不相同,却仍然是生产A、B、C三种产品消耗的资源的平均分配,而不是按照三种产品的区分,单独计算每种产品的间接费用比例。传统成本法割裂了成本与其产生原因之间的关系,导致了成本分析和控制的失效。
' t& U, m, B% B" J; q" \5 M6 T7 U3 l
' }1 J# y! R. E 作业成本法是以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不同的方面在于看待产品的制造成本方面,特别对于间接费用的分摊,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作业”,而不是基于“产品”。也就是说,将企业或生产线上典型的生产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作业,然后按照每种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比例,分配间接费用。这样的话,归集到每种产品的成本,就取决于这个产品所包含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各个作业所消耗的成本。而这个成本则是真实的成本。% q" X# x, \- R2 v7 W; `1 U
5 |, c; N# K w8 g! _- y0 _ 因此,作业成本法可以核算产品的真实成本,这对于分析产品结构,搞高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研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精确的依据,而在此基础上实施平衡计分卡,则能够真实有效的为企业战略服务。否则,则意义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