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0-4-20
- 注册时间
- 2005-9-2
- 威望
- 0
- 金钱
- 5266
- 贡献
- 47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531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593
- 主题
- 437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5-9-2
- 最后登录
- 2010-4-20
- 积分
- 5313
- 精华
- 0
- 主题
- 437
- 帖子
- 593
|
沙发
发表于 2006-12-19 10:21: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狗日的人力资源-第一章 人力的本质5
我曾经在某家企业做人力资源总监,六个月时间,要做的事情、能做的事情只用了一周时间,其余时间都在看书。想做的事情也做不了,最后对工作也失去了兴趣,工作对我也失去了挑战,只有选择离开。当你能挑200斤的时候,企业只给你50斤,甚至10斤让你来跳,你就会感觉到自己不被重视,同时自己的价值也得不到体现和表现,你就会考虑自己另寻找出路了。否则在这家企业虽然表面上你很轻松,内心是很痛苦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自我发展规划的实现目标,也感觉到周围人对你的不重视的眼光,使你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觉得自己是无用的人。对于这家企业来说,就是这样的安逸环境,使得许多原本有睿智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也逐渐走上了格式化的管理道路,缺少了对工作和企业生活的热情,没有对工作的兴趣和热爱,也就难以做好本职工作。
2 }2 u8 y- m- \! t& ^$ E3 W 在一家企业,当一名员工在岗位上没有发展前途时候,员工多选择离开,没有企业愿意为员工再换个岗位试试,不去搜索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老是盯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并放大来评价这位员工。挑一个人的毛病,在这个世界实在太容易了,实在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如果带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员工那就太难了,家庭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彼此都以求全责备的目光看待对方,那就没有好人了。如果彼此以欣赏的目光来看待对方,就可能情人眼里出西施了,就会发生巨大的效益。仅仅是投入一点赞美的词语或安慰的话语,一种简单的认同就能够激发员工的认同和被认同感,建立对企业的归属与认同,愿意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就如歌曲唱的那样,“相识容易,相处太难。”在企业里相处容易,相爱太难。相爱需要的是种欣赏、鼓励、开发的心态,是一种奉献的精神的自我发挥。这样的发挥需要主动,鼓动需要刺激源来激发,就是管理者的赞美、表扬,不是斥责,抱怨,诋毁。7 k. C k( g9 T+ z5 h% y
如果企业内部从上到下,没有树立起人力资源管理的资源观念,仅仅把人力当作成本,无形当中把人力资源管理当作一种控制来抓来管,把员工当作企业的资源来看待和对待的话,有可能当作资源来开发来投入,获得更高的产出,更好的更有效的利用人力这个资源,就是个观念的问题,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原始资金,可以发挥出一定量的潜能资源。只要舍得适当投入,就可以获取多倍的回报。人力资源开发,使得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都具有重要的企业经营管理意义,产生的效用未必是再投资一套机组或车间所能得到的。企业什么时候学会从物质投入转变到精神投入,从有形投入到无形投入的时候,企业发展就会得到空前高效。
. _/ W$ g7 R& _' k4 R0 Y 知识型经济或说智能型经济,发挥人的高效率在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于发挥了人的潜力,使人把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而不是当作职业来做,出成果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如果智能型企业的员工都把工作当作职业来做,当作养家糊口的工具,经济来源的渠道来做的话,成果就会少的可怜。也就可以解释为何博士后的许多人员,不愿意从事研究工作,愿意教书或简单点、清闲点的工作。因为他们(她们)的研究所投入的精力和产出具有比较长的周期,在这么长的周期,物质层面上得不到比较好的供给,精神上面压力更是比较大,长期处于封闭和压抑之中,特别是他们在求学之间的工作环境和所接触的导师,对于他们(她们)对社会的认识打上了阴影,产生了畸形的对社会的理解,也就学会了逃避社会的责任与压力,选择自己专业较远的工作,来释放自己对于人生自由的追求,导致工作成果难以出现。不是人才本身出了问题,是机制出了问题,是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或得不到满意的感觉。物质层面得不到,人们常归罪于客观;精神层面的得不到,人常归罪于个人所处的环境。学会逃避环境和躲避现实,这是智能型人才的被扭曲的心理特点,企业在对待他们(她们)的时候,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如果不能营造出足够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就会导致他们(他们)采取消极的避世的态度对待工作。
3 x, |- }8 x6 B4 G" \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人才的态度,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效率和速度,业主的人才开发态度还是控制成本态度,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寿命。虽然表面上大家都在说尊重人才、开发人才,事实上,在设计每个岗位的时候,就已经定了基调:是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而不是投入人力资源开发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