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5-15
- 注册时间
- 2006-4-11
- 威望
- 0
- 金钱
- 741
- 贡献
- 188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92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046
- 主题
- 354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1
- 最后登录
- 2007-5-15
- 积分
- 929
- 精华
- 0
- 主题
- 354
- 帖子
- 1046
|
地板
发表于 2006-7-27 14:2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一位营销总监的辞职信(非常经典)
先说我们财务部门: A& s% W* R9 L4 z4 m
+ b0 L, |2 X& h; ? w! u' | 不是说分支机构的报告二十四小时内必须回复吗?但我在**区域蹲点的这段时间里,几乎很少看到过报告是在二十四小时回复的?绝大部分是必须催了几次之后才能看得到啊!我的报销单是在两个月后催了多少次之后才冲掉的啊!
9 R# k5 |0 O8 s. w- R
( \# e: y. F& C 请问全国这几个分支机构,有哪个分支机构没有碰到过财务部门开错增值税票之事?而且是经常开错?
3 t* A" @4 y! o: B# C5 b$ U
9 u# m" x {! ?& _6 |/ L 几乎所有分支机构的库存的财务数据都有问题,那是不是我们的财务制度设计有问题呢?光来事后追究处罚能顶个屁用? 2 t$ u: v$ s# F
+ K! q; c; d7 u# q; ^
我们的财务还只停留在基本的记帐的水平上,从目前来看,可能连记帐都会出问题,更别谈辅助决策?我们每一个新品的推出、每一个特价机的推出、每一个老款的打折,是否都经过了财务的科学计算?是否都有明确的数据分析,告诉公司决策层,这个新品可以推出还是不要推出?这个特价机可以搞还是不可以搞?这个老款可以打折还是不可以打折?都没有啊!
& w# c" Y0 B. {3 D: C9 q1 E& ?, `5 \
f; L- t3 C2 w4 S9 S5 x Q; p 薪酬标准的制定,财务部门能拿出分析数据吗?没有啊!
1 \ U' r3 C( i' c " ?( g; X0 q2 e8 p3 S3 F6 s
……
% U. s! d5 W7 m
) \( f/ X# @( q: O. R 再说生产部门: + ]8 g$ \5 B0 m
/ }3 Q& ]) i. u 我们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什么居高不下?为什么人家的生产成本却只有不到我们的一半(还开税票),而我们却做不了?
3 T; b n. f8 J+ Z : ^. q4 o7 Y, M @) H
我们产品的质量为什么老是出一些低级的错误?比如:放错了开孔板?或者开孔板的尺寸不对?安错了灯泡?接上电源灯不亮等等?
" U% w# X. B/ S1 |0 o; p0 _' m
E' ]+ s2 B3 M 我们的型号很多,却为什么总是青黄不接呢?老的没有了,新的还没有出来? ' { P3 D5 q7 j9 U
5 i% R4 G0 r9 I3 [% R8 Q7 h7 O
我们的型号不少,但我们产品的生命周期却很短?匆忙上市又匆忙退市? , Z9 W) H6 |3 z6 f8 e
) Z3 C; |: b9 T 再说……
@7 j3 u" s, Q8 x
V! ?2 g0 F1 ^ 不说了。
/ ^ v# K! h4 J 1 ~! |" [ u' c- k: l5 W% [! T
原本我们的力量就很薄弱,原本我们的资源就很分散,我们需要把薄弱的力量分散的资源集中结合起来使用,我们才可以干点事情!否则,我们只可能是做历史的匆匆过客,被市场无情地抛弃。 , x( D8 G+ w5 Q7 k% F+ p
9 v% w$ Q4 Z; O! M e$ \: @; ~ 体系的力量是惊人的是巨大的,孤军作战只会是让“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各自作战只会是互相拆台只会加速企业的灭亡! & t' H- t+ Z% I9 X; h1 a( Z
+ c; g) S6 b9 F3 E0 j8 y 华为有两句话说得很好: $ A# x" ] y6 [* z% ~8 c+ [
: m* F6 ^7 P4 X
“我们提倡学雷峰,但绝不能让雷峰吃亏!”
1 J" R1 ^0 W$ y9 l- y 6 Y4 j# W: I/ {, n* f$ M0 G
“我们提倡学焦裕禄,但绝不能让焦裕禄早逝!” K+ c, O0 @: C- E% j
, ^, V9 \' s$ Y 但我们呢?
5 J( H! t7 ^! O, `/ O' }4 r, n
! U ~* _+ L# l, U3 r7 M 企业文化的阻力可以杀死人: ]* e2 Y& ^0 }- u; R
+ s) B& M1 E, m7 d0 f* d$ R
曾经有人这么说,文化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是从内到外的,它会渗透组织成员的每一根毛细血管;与此同时,文化的力量杀人是无形的却也是最厉害的,它可以像温水煮青蛙一样。
6 y7 W* C* l' C$ \6 z
/ `0 ?2 E9 ^" U4 z; k3 ] 刚来公司时,记得有人提醒我“石总,您来之后,可要小心啊,公司里面可到处都是地雷啊,稍不小心,中了地雷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 B: Y7 A8 ^9 ]9 S8 Z& d: m+ Z
3 s! V2 B E& B# ^/ t7 ^. u 记得我当时说过一句话,“只要我是为公司着想,对工作负责,不徇私,我想,公司领导会理解和支持的。所以,我说,就是前面有万丈深渊,有地雷阵,我也一样地勇往无前”。 ( [8 ?& L; c2 L$ _
* l7 X* u6 v+ W! k$ V
然而,时至今日,我发现,我想错了。 - s" `4 Y. U9 F6 p+ L
. x: x4 t' m# p
却正如某人所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