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期我们都学习了,这是最后一期话题,请大家分享。 5 T0 Q8 s/ T/ i6 W; d* B
BSC向KPI相互转化的方法 如前几期所述,BSC是企业战略目标,反映了企业发展方向,在实践中,我们清楚知道:战略方向定后,即重在执行。如何才能将BSC所包括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部门或个人呢? 我想举实际例子来说明这一方法。假如某企业A属于制造业,生产电子产品,拥有生产员工2000人,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有100人。BSC设定企业2008年公司生产员工月流动率不超过6%,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月流动率不超过3%。 生产员工,主要分布在生产车间,如装配部、五金部、注塑部。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主要分布在研发系统、市埸系统、营运系统。 生产员工月流动率不超过6%,涉及考核部门有人力资源部、装配部、五金部、注塑部,此项指标将作为考核四个部门的指标,只不过权重分数不同。人力资源部当发现该项指标异常时(如达10%),要进行员工离职原因的调查,找出真象后进行从公司人力资源政策方面予以调整(如薪资等);当生产员工所属部门发现该项指标异常时,将向员工了解离职原因如属本部门管理问题采取对策解决(员工未受到应有的尊重等),如属于公司政策原因,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修改建议。采取同样的思路,部门主管将该项指标分解到车间主任和线长的KPI,作为考核他们的其中一个指标。 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月流动率不超过3%,涉及考核部门有市埸部、人力资源部、产品开发部、模具工程部、生产计划部、采购部等职能部门。该项指标KPI值均为不超过3%。从个人、项目小组、部门、系统、公司等不同层面来寻找指标异常原因。 其它BSC内容如上所述方法亦定可层层分解得出有效的部门或个人KPI指标,我们要特别注意:(1)KPI值是动态的,KPI目标值会受到产品的淡旺季或产品的销售情况等方面的影响而异动。(2)KPI值的达成,需要该项指标涉及部门和个人共同协作,而非某一部门或某一个人。如:市埸部占有率指标将由产品开发部和市埸部等部门共同合作才能达成,团队精神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