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8-13
- 注册时间
- 2006-7-20
- 威望
- 95
- 金钱
- 3146
- 贡献
- 202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44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77
- 主题
- 40
- 精华
- 2
- 好友
- 5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注册时间
- 2006-7-20
- 最后登录
- 2013-8-13
- 积分
- 3443
- 精华
- 2
- 主题
- 40
- 帖子
- 277
|
招聘杂谈之五:招聘的内功与外功
我非常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都看了,有的不止看了一遍。小说中的大侠有的是以内功见长,有的以外功称霸,顶尖的高手都是内外兼修,惩恶扬善,驰骋江湖,让人神往。推而思之,其实哪项职业的技能,都可以分为内功和外功,招聘职业也应该如此。至于究竟怎么划分,大可仁智互见。
当今的招聘大师中,张晓彤老师是一位名声显赫的专家。工作之余我看过她的《招聘与面试技巧》,《面试的革命》,受益匪浅,相信很多人都从张老师的著述和讲座中收获多多,启发多多。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讲的都是一些高屋建瓴普遍性的道理,要想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条地照搬照抄还是不行的。要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还要消化吸收老师讲的普遍性道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可能见到实效。所以读书之后做点消化吸收的笔记,可能就是一条提高的途径。
张老师对招聘有很独到的见解,很全面的论述,特别是她的《面试的革命》,实用性非常强。看过《面试的革命》后我就想,如果以招聘的面试为分界点,是不是可以将面试的技巧(临场发挥)比喻成招聘的外功,将面试以外的所有准备工作(其他能力)比喻成招聘的内功呢?如果可以这样划分,哪些是招聘的内功,哪些是招聘的外功呢?
假如将招聘人的个人素质及能力(理论上)先放在一边儿,将招聘前的所有准备都算作招聘的内功,最少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
1、对本企业所在行业基本情况的了解:包括行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行业内的企业分类,行业内的领军企业,行业的知名人士,行业的薪酬待遇大体水平,等等;
2、对本企业基本情况的了解:包括企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其在行业内的位置,企业的组织结构及主要领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战略目标,企业主要领导人的风格特点,企业的职族分类及岗位说明,等等;
3、对本企业人力资源基本情况的了解:包括人力资源战略和招聘规划,人力资源近期招聘计划,招聘的现有渠道,以往招聘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等等;
4、对招聘工作基本“硬件”的了解和完善:包括企业的招聘软件,企业已有的人才库,笔试题库的更新与完善,测评软件的筛选与引入,招聘所用表单的更新与准备,简历的收集与甄选,面试过程的设计,面试提问的问题准备,等等。
至于招聘的外功(临场发挥),张晓彤老师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导,包括面试开始的技巧,面试中间的技巧,面试结束的技巧,具体的还有:
1、怎样问行为表现的问题
2、如何做完整的行为表现记录
3、倾听时要做到全神贯注
4、要掌握好掌握面试的速度
5、要格外注意维护候选人自尊
6、要非常注意非语言性暗示
张老师传授的这些招聘技巧,我把它统称为招聘的外功,不一定恰当,但只要明白它的含义和作用,使之与自己的招聘实践结合好,就应该能提高自己的面试水平。同时应该提醒自己,招聘的内功是外功的基础,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个道理,没准备的仗,是打不赢的。
其实,张老师在她的《面试的革命》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招聘面试的六部曲,既有招聘的内功要点,也有外功指要,有时间可以认真学习,细细体会,那也是一种享受和快乐,就像听音乐,看电视,品书画,打棋谱一样。
另外:
在此专门感谢“仙灵子”,是仙灵子给我发的邮件-张老师的《面试的革命》PPT,多谢仙灵子的助人为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