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3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企业用人不当的启示

[复制链接]

512

主题

6

听众

1万

积分

同进士出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11-23
积分
15740
精华
1
主题
512
帖子
15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11:3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某公关公司的老板L最近头痛得不得了,不是因为业务萧条,也不是因为客户拖欠资金,而是他最看重的员工Z把火烧到了他的身上。 ( h/ g/ M2 Z8 ?3 X; | $ C5 {; ]$ @6 q& z( M   Z的职位是媒介总监,于2002年春进入L的公司。当时公司刚成立,只有2个客户,月收入不到3万,在执行力、经营上极其匮弱。就在L心焦如焚的时候,Z敲开了公司的大门。Z虽然没有这个行业的工作经验,但是非常聪明好学。Z果然没有让L失望。2个月后,公司的媒介能力开始上升,客户增多。L很快把Z提升为“媒介总监”,Z的薪水增加了两倍有余。4 {7 B' Z$ D! u" W( q 5 M0 U# r3 `- e1 u( D) y2 b+ f" s  随着公司的职工从5个增加到20个,客户从2个增加到10个,月收入从3万增加到50万,Z开始感到焦躁。他找到老板L,提出自己应该得到公司至少20%的股份。老板L不否认Z对于公司的贡献,也打算在Z任职满3年的时候给予他股份。由于Z的工作时间还不到2年,而且工作能力明显没有及时跟上公司的发展,也没有以往投入,L没有马上拒绝Z的要求,而是以和其他股东商量为由,请Z先安心工作。   Z等了半年,L的回答还是同样的言辞。Z终于心生怨恨,觉得老板在捉弄他。虽然L的态度依旧如常:比如,在旅游时带上Z和他的家人,经常送给他一些诸如笔记本电脑之类的贵重物品,但是Z认为,这些“关心”只是诱饵。Z在不平衡和埋怨里摇摆了一个月后,决定报复。 , h2 F9 A) T. y) W$ G' d  Z是很有心计的人,虽然媒介部有10多人,但80%的权力被他牢牢地握在掌心。一旦他发现某人的能力即将对他构成威胁,就会千方百计地把对方赶走。不知情的老板L依然把Z当成罕见的人才,对他更为珍惜和关怀。其他员工虽知内情,但是碍于L的偏袒,一直敢怒不敢言。 5 r; H0 F4 u8 V! d4 D   直到公司的副总、策划总监都交了辞呈、分别去了L公司的竞争对手那里就职,老板L才看出他们另有隐情。他在下了一番工夫后,终于从已经辞职的原秘书那里得知真相——Z频繁地无事生非,由于L总是偏袒Z,员工失望之余选择了离开。 ; |* L" B, D( Z' y3 C6 l) d   这种事情,在中小型私营公司屡见不鲜。从这个典型的案例,可以看出,老板L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他在用人上犯了3个原则性的错误: ! R. t; x' x! |0 v1 Z; y* N* ^: Q8 H# }  [b]选择高层的标准错位[/b] ! T: p! _" y- N, a: C5 e  德才兼备,人格健全是最基本的选才标准。其中,尤其要强调“德”这一要素。无才无德是庸人,有德无才是好人,有才无德是小人,德才兼备是贤人。老板所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贤人,且正如联想的董事长柳传志所言,“德”排在首位,才华次之。 ' M9 w& d# m* c$ D2 q' ~" u+ g  老板的收入和员工们永远不可能相等,这也是老板和员工永远对立的根本原因。在面对老板的个人财富时,一个德才兼备的员工,除了羡慕还有理智。他会理智地思考,老板是怎样走向成功?是如何维持的?又是如何打算明天的?自己是否具备做一个老板所必须的背景、门路、资金、才华等因素? : w6 |3 I; _! p% L0 S* ^ v5 O- g* u   德才兼备的员工,会冷静下来,投入工作、充实自己;同时寻找、准备通往成功的桥梁。而才大于德的员工,很难静下心来考虑这些问题,他只看见了老板和自己在收入上的不平等,继而产生破坏的心理。 $ }5 `- D( ]- b" p  [b]进行恩惠的对象单一 [/b]$ p! p1 U# i# G/ p* B* ]   所谓独木难成林,公司业绩有了好转,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老板L只看到了Z的工作能力,忽略了别人。其实,没有其他部门的配合,仅凭Z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可能成功?策划和媒介是公关公司的左膀右臂,老板L却只注意Z的功劳。 3 @0 ~8 T! l: w" S$ ]2 R$ U   这样,L给自己设立了3个陷阱:首先埋下了Z居功自傲的祸根;其次是让其他出了力又得不到肯定的员工们心怀不满;最后是老板对某个人过分“专宠”,让别的员工以为此人就是老板的心腹,进而事事设防,生怕此人“告密”。假如这个人的性格像Z那样极端自私,没有容人的度量,那么对其他员工来说,此人比老板更让他们畏惧。时间长了,这些和Z同样为公司出了力,却被老板冷落,再被Z排斥的人自然心灰意懒,不得不离开。 ! ~: M( T/ n5 \$ v   [b]赏罚不明[/b] . j" y: b \( m. s% @   合理的管理制度既有严肃性也有人性化的一面,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优秀的管理。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然是恩威并用。而老板L对Z施恩太多,或者说L几乎把应该给其他员工的“恩”全部给了Z。Z自然是个人才,但是一旦人才故意犯错,也不应继续偏袒下去。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老板L面对故意惹是生非的Z,非但不劝戒、警告,还处处袒护,为他开脱,使得Z更加有持无恐。——所以造成L困境的原因,除了Z个人品德有问题,老板L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