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43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某500强外企是这么做的...”,我们就应该学习吗?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听众

1599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4-3
最后登录
2010-4-12
积分
1599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10:2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更多原创精彩见解,请登陆作者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longli20080808][color=#810081]http://blog.sina.com.cn/longli20080808[/color][/url]: _1 W# k4 X9 }7 b- a6 r ; v8 w& I% U# @. u* u0 B% s 前段时间为某企业提供组织管控的咨询服务,涉及到企业的部门职能设置时,大家意见不一,其中一位领导坚持自己的部门设置方案,并言:“我们这个行业的XX外企,500强企业,他的部门设置就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学习借鉴他们呢!”! d: F7 Y4 K- @ D+ y. Q3 ^9 j! w 8 X2 ? F0 w" G( R3 K" ^9 C, \ 可能我们在别的场合也能经常听到这样类似的话语“IBM的管理体系就是这样设计的,我们要学习借鉴”、“GE作为全球最优秀的企业,他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我们就应该学习”等等之类! ; Y8 Y! l6 w! X$ W" x" Z2 J: ?# \3 W) c / i4 V" C; S: d, a0 u% d+ r, ^那么我们应该向这些优秀企业学习吗?[b][u]向他们学习什么[/u][/b]? 2 S' G: M/ Q# @% Z$ a7 r / a+ o" y- n# [我的观点:一是要向优秀企业学习;二是要清楚向他们学习的不是其具体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案,而应该[b][u]学习其体系设计背后的逻辑[/u][/b]!9 J9 B0 j1 R( f/ f! D1 [ , P$ Y, ~5 I. v( \. g每个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产业环节、竞争环境不同,发展历史、发展阶段、发展方向不同,人员素质、管理理念、信息化平台不同,怎么可能照搬别人的方式呢?所以我认为,需要向先进企业学习的不是他们现有的管理体系,而是其先进体系背后设计的逻辑! 3 h4 Q( U2 e3 i5 `$ R 0 Y/ g& E9 ]" {" R; }0 ^% G1 z( }2 c这个“背后的逻辑”说起来比较抽象,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6 [2 d& c+ T7 s* |+ q l; C4 d: D$ D0 K ^4 J0 X/ g大家都知道美国3M公司是以创新而著称的,据3M大中华区总经理余俊雄说:“3M在创新管理方面有5大步骤:首先要找对人;其次是拟定目标,好的目标是执行者和领导达成共识;第三是赋予资源,譬如资金、培训、时间等等;最重要和最困难的一点是,领导者要懂得授权——把嘴巴闭起来,把手放在口袋里,放手让团队去做事情。如果领导者总是对员工的做法予以否定,员工怎么会有创造力?最后,事情做得好一定要给予肯定。失败了怎么办?做错了怎么办?没有失败哪有成功,这时候领导一定要鼓励。”, R/ D% e* r5 U8 ]: n 3 o3 u' i0 L( T5 ?* N$ t, G) P 从上面的这个案例,我们能从背后看到什么管理逻辑呢? 7 f* e6 }1 P n( }% E) l4 f ! L9 V! A3 [( F6 T6 o& Q8 E/ Q$ l依据我对企业管理的观察和管理咨询经验的积累,我觉得可以分析判断出五点结论:- ?- u9 I% ]+ \1 a [b][color=#000000]一是[/color][/b]所有的管理活动都是环环相扣的,企业如果希望将企业发展成一个持续创新的企业,就需要系统化考虑相关管理体系的构建;8 \$ b* r" k7 e1 V* w, Q 由此,[b][color=#000000]第二点[/color][/b]就是企业高层领导者首先需要率先示范,过程性的参与一些企业重大或者示范性较强的创新活动,学习“商鞅立木”的做法,持续推动创新活动开展;1 Z9 F3 k+ {+ f6 b [b][color=#000000]第三点[/color][/b],领先的创新型公司一般都建立了创新管理体系,如上述余俊雄谈到的“人+目标+资源+授权+激励” 2 |! t! E9 t% [5 I; Z2 R6 c- e[b][color=#000000]第四点[/color][/b],通过多种形式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积极鼓励创新尝试,可以容忍失败,但不容忍不创新;; f# P/ t; [9 _- w$ A [b][color=#000000]第五点[/color][/b],通过机制建立和内部传播,形成优秀创新理念和创新文化氛围,使得创新成为企业的成长“基因”。 F, |' M- a, c( J; f # u2 \( G( G0 O- A j 所以,如果企业只看到500强企业的一些外在的管理活动,如上面所说的“人+目标+资源+授权+激励”,而没有去仔细分析其内在的管理逻辑和管理假设,简单的去照猫画虎,那“成犬”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了。 : _ t5 p! y& R1 | , J% O0 e, M4 ]( U9 e更多原创精彩见解,请登陆作者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longli20080808]http://blog.sina.com.cn/longli20080808[/url]

55

主题

5

听众

2656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52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08-6-19
最后登录
2022-5-17
积分
2656
精华
1
主题
55
帖子
481
沙发
发表于 2008-7-22 15:21: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某500强外企是这么做的...”,我们就应该学习吗?

某些先进的机制或管理方法可以借鉴,但也要根据自身企业的环境及条件来进行适当改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3

主题

4

听众

19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9-21
最后登录
2008-10-7
积分
19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64
地板
发表于 2008-9-21 17:53: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某500强外企是这么做的...”,我们就应该学习吗?

呵呵 借鉴 筛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

听众

26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12-20
最后登录
2011-6-14
积分
26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46
5
发表于 2008-10-30 10:43: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某500强外企是这么做的...”,我们就应该学习吗?

学习了,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

听众

6767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7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4-2-27
最后登录
2021-8-22
积分
6767
精华
0
主题
22
帖子
694
6
发表于 2008-11-8 10:32: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某500强外企是这么做的...”,我们就应该学习吗?

的确是如此,我在外资做过。民企的确差的远呢。第一,我和老板沟通过管理模式,即管理体系的建立,老板不屑一顾。第二,我们公司领导喜欢自己制定制度和体系,然后再由自己去破坏这些东西。第三,我们公司领导找不到所谓的合适人才,把所谓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寄托在一帮本科一类院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身上。没有带头起到标杆作用。第四,既然没有了人,那么目标,资源,授权,激励运用到不适合的人身上去,就成为空话。第五,周而复始的重复着上述四条步骤,原地踏步走。而不是将合理的激励体系或者支撑体系运用到底,注定民企的很多工作是失败的。正所谓民企无管理,只有创业的功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

听众

6767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7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4-2-27
最后登录
2021-8-22
积分
6767
精华
0
主题
22
帖子
694
7
发表于 2008-11-8 10:36: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某500强外企是这么做的...”,我们就应该学习吗?

所以民企再怎么操作,也行成不了浓厚的企业创新文化,创新体系也就是口号了。就和5S管理一样,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要想形成素养(即文化)必须有前面的四个步骤,否则虚伪主义伴行企业管理活动。因此用5s活动来对比楼主所说的5个步骤,虽然不恰当,但是有异曲同工的意思在里面。仅供各位友人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