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10-17
- 注册时间
- 2011-8-24
- 威望
- 6
- 金钱
- 207
- 贡献
- 67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8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8
- 主题
- 7
- 精华
- 0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11-8-24
- 最后登录
- 2012-10-17
- 积分
- 280
- 精华
- 0
- 主题
- 7
- 帖子
- 28
|
本文版权属 吴下阿谋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吴下阿谋-(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2382)
前几天有几个朋友聊天,他们提到一个问题,就是被殖民者为什么很难超越殖民者?政治上的事情我懂得不多,管理上的事情也了解不多,想就这个话题展开不是很容易。经过这几天的思考以后,就我的心得体会拿出来共享一下。
/ i. ~. _1 ]6 Q* J& c" v/ ?2 z4 }学习是基础,但不是模仿
2 v, { U5 v9 X2 E* C6 P# F6 C+ \; ~0 ^. [! P/ O
每个人从小就开始接受教育,形成自己的心思对世界的看法,以及通过学习形成自己的生成的本领。通过这些年的学习,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后天努力不一样,加上性格的成长,我们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基本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不管他们的生理条件(比如双胞胎)多么相似,但是我们一下就可以区分去他们来。
; Q. K% s- D6 o" v& Z3 \: K尽管可以模仿不同的人,但是我们最后还是要形成的是自己独立的性格,生活观点。在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应该是不一样的路。 6 C' `3 Z$ O0 u5 d" ?
: }! @6 ?1 G$ o* X S 所以,不同的环境,制度,人文情况下,就会产生的是不同的企业!你只有不断地学习管理模式,创新自己的管理模式而不是模仿。任何一个企业只要指望去模仿或者照搬别的企业的管理制度,都会失败而已告终。
6 M- C' U6 S7 R; @7 {
) q9 h. d) f6 g% h' p管理通过自身的积累创新
8 |5 G- q0 Y+ t- x$ M8 L* b3 |: Q- r& [2 f M/ t
殖民者也是希望通过自己派遣的人员到被殖民的国家来进行事物的管理,推行当地的管理模式而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其实也希望被殖民地方获得长足的发展而推广其管理模式。这种照搬的管理模式往往是导致被殖民地落后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因,因为被殖民地往往有自己的环境,人文以及当地的习俗。; O0 o$ M/ P, V4 p) o
: P+ e% Z9 U! c8 r2 j
同样:很多外企刚进入国内的时候,跑马圈地,长驱直入,占领了不少的场地,在他们事业发展的初期,总能的达到长足的发展,他们的所谓管理人员也得到其他企业的亲睐。但是随着当地企业的兴盛,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发现,那些外企的管理模式,甚至外企的管理人员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吸引人。于是就照成现在外企还多要撤离的原因。
4 @' ~" q! g% J+ K1 t4 z9 w! ^& x5 B; n s' Y% n: Q" g
笔者做过调查,那些大凡只是想在国内赚点利润,没有长远打算的企业,基本上的管理都是照搬其所在国家企业的的模式,基本没有任何创新,所以淘汰也是迟早的事情。4 G1 {" Q! ~; b9 ^# n& x0 k
9 G3 _* S0 i6 K' o" ^8 U; D' ] 笔者接触到发展好的企业,基本上是本地的民企,他们大多能在借鉴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之上,形成本地企业合适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完全是模仿,而是把各种好的管理模式本体化,然后再这个基础之上形成适合本企业的发展模式。
, l9 k' Q+ H6 Q1 w) s3 E' B1 [, I
: x% i4 T$ y8 ~ 所以,一味认为西方月亮圆的那些海龟有可能搞不过本地土鳖的原因之一吧。 ; P! Y/ g. P& `5 D& }; ]0 o
5 i( p( r& e: z1 ~
管理没有边界,信息化平台支撑管理
/ s' d( a2 Y- W2 |1 G
$ P% H7 \1 ?& o6 w" t 现代的企业,哪怕300人左右的企业,只要不是纯粹的来料加工企业(这种靠人口红利发展的企业迟早要淘汰的)都是集团管理模式。这种企业的办公地点是跨地域的,其管理的团队可能也是不同行业的。如何让集团型的管理模式落地是需要思考的。1 s3 ^. q. A* R5 [
; i; u' u6 g- v
就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包括管理内容,管理流程,管理模式以及决策层所需要的信息组合方式随时都要发生变化。一个好的信息平台应该支持这种变化并由用户自己调整。同时一个好的业务平台应该是一个工具而不让用户来作为一个奢侈品使用!: \5 _! `3 @+ ~. {9 a
1 P" b1 `! O, R c6 R 世界在变化,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不是自大到摒弃所有的管理模式的学习,而是应该按照我们的方式去学习!这也应该是前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我们管理模式总结反思的时刻了。9 c8 X* ?- q8 U( ]/ n+ w* s5 A+ O
1 K, [# @* E2 |, ^/ o 这个文章没有谈具体的管理模式,仅仅是空洞的谈一下管理只有从本土生长起来的模式才是最合适的模式。具体信息化平台的事情,可以咨询北京勤科科技有限公司。
8 G4 x& D+ _, Y# ~$ A; H9 A+ w; C |
-
总评分: 金钱 + 20
查看全部评分
|